當藝術收藏成為日常選擇,platform A如何透過創新服務讓你我都能參與其中?
專題報導| 第五期文化創業加速器——19組團隊展現文化內容商業力:轉型策略、跨域對話與科技賦能。
01
3個月內課程銷售突破2000萬!學籽文創從懂消費者到懂事業團隊,擴張路上的轉變
02
一場虛擬音樂祭引領沉浸式體驗革新,涅所未來如何將AUTOMETA拓展至消費品牌世界?
03
開啟全球藝術品驗證的新時代:藝信用光學、AI與區塊鏈技術實現科學化的藝術驗證標準
04
從展覽場域到城市街頭,光癮嗜艷如何藉由企業化管理加速沈浸式體驗進入日常生活?
05
前測服務不只是數據遊戲,樂久國際如何以專業服務助力國片市場與投資人雙贏!
06
多元跨界的美學野心,普普樂藝術事務所如何專注核心競爭力實現穩健成長?
07
揭開青雲閣的面紗:青雲藝文製作以⼈⽂策展創造場域經濟,實現跨時代、跨文化的內容鏈結
08
打造專屬文化內容工作者的財務夥伴:加維思科技如何以SaaS平台解決專案財務管理痛點?
09
從獨特藝術到長效收益!何理互動如何運用商業思維推動作品的滾動複利?
10
進化中的3D動畫:知名動畫製作公司好動動畫如何透過Anter服務轉型為互動廣告引領者,再創營收高峰?
11
面對編劇荒,打字人創意如何找出商業模式,以原創劇本開發成為中階編劇的生存之道?
12
掌握消費者數據:玩水娛樂致力將泡泡打造成全球共鳴的文化體驗
13
讓狐吉說出你的心聲!你好工作室如何靠真實情感助力狐吉成為IP新星?
14
不只是購物平台!打破時裝產業痛點,CLA Fashion Platform 整合紡織資源賦能設計師品牌轉型突圍
15
玉米雞劇團的跨界新挑戰:用IP經營與輕資產模式重新定義劇場未來
16
挑戰市場常規:尼爾互動的RPG新模式如何撬動千億遊戲市場消費力?
17
當藝術收藏成為日常選擇,platform A如何透過創新服務讓你我都能參與其中?
18
多角經營創造文化影響力:山峸製作如何以空間敘事經濟為藝文創作者開拓舞台與工作機會?
19
最懂你的旋律!Sonicstride如何突破創業挑戰,根據場景與情緒打造個性化音樂體驗
17

當藝術收藏成為日常選擇,platform A如何透過創新服務讓你我都能參與其中?

藝術選品電商平台「platform A」致力於成為大眾與藝術家之間橋樑,營運邁入三年之際,如何運用加速器資源擴展事業版圖,實現從1到無限大的未來想像?

在新手買家與新銳藝術家之間,是否能有個透明可對話的橋樑?帶著科技人理性腦的熠曙國際負責人郭鑒中,與充滿藝術人感性腦的熠曙國際總監周韵洳,兩人便是從這樣的想法出發,發揮彼此專長一手打造「platform A」藝術選品電商平台,希望能藉此為藝術品交易市場注入化學變化。

從2021年註冊、隔年上線營運,platform A短短兩年已經藉由官網與LINE官方帳號吸引超過3000名會員,「這對我們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數字,」周韵洳說,加入會員沒有優惠,意味著這群人是對於藝術交易抱有高度興趣的消費者;與此同時,平台上也挑選了近百位的新銳藝術家,作品從各式媒材的畫作到攝影作品皆有,且為了鎖定新手買家,因此價格帶涵蓋了數千元到數萬元希望能藉此打開更多潛在購買機會。

圖一.jpg
圖/ 熠曙國際有限公司

對周韵洳與郭鑒中兩人而言,消費者是支撐起藝術品交易最重要的資產,因此不只是在價格帶上要有入門吸引力,藉由科技輔助強化對藝術品融入於空間的想像也格外重要,「我們打造AR模擬試掛服務為新手買家創造沈浸式體驗,」郭鑒中表示,這讓消費者能更快找到符合空間風格的作品,並藉由條件設定儘速找出在喜好與價格之間的交集。不僅如此,為吸引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消費者,platform A也開始推出包含空間策展等相關主題的文章,使平台不只銷售,也提供吸收藝文知識的服務,擴大platform A的潛在客戶群。

圖二.jpg
圖/ 熠曙國際有限公司

如今,platform A即將邁入第四年,這對郭鑒中是一個加速前進的黃金時刻。「我們創業之初就設定了1+3的策略,」第一年建置、緊接著三年衝刺業務,這回加入文策院的加速器,就是希望能找出團隊營運從1到無限大的資源。

逾40%高開信率重新解讀,精確問卷設計識別消費者輪廓

「我們已經從0走到1,但若想擴大營運就不是團隊單打獨鬥可以達成,」郭鑒中解釋,也因此非常期待能在11月由文策院舉辦的Demo Day中,展現團隊的未來性,吸引投資人目光,但在此之前,梳理募資提案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周韵洳說到,在商業計劃(Business Plan)這門課中,每一次的作業都讓她能重新思考團隊當前的服務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並跟著業師的腳步一次次進行腦力激盪,「以前因為工作而怠慢的募資提案,這回在業師的帶領下變得非常有效率,」周韵洳笑說。

圖三.jpg
圖/ 熠曙國際有限公司

在與業師的深入交流中,團隊獲得了寶貴的反饋,特別是在提到platform A電子報的開信率超過40%時,業師們認為這是一個健康的數據,並建議團隊整理和分析消費者數據。過去,團隊對於消費者購買動機和輪廓的收集方式較為隨機,限制了對市場的理解。為了提升未來的營運發展,團隊依據業師的建議設計了一份精確的問卷,涵蓋關鍵問題並確保適中的長度,這不僅提高了數據收集的準確性,也有助於提高回收率。透過這些針對性的調查,團隊可望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以便未來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服務,並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

此外,也因為文策院的提議,讓她跟郭鑒中首次思索到切入永續(ESG)商業模式的可能性,除了可以跟企業合作、推動新銳藝術家的能見度外,目前platform A也在思考租賃的商業模式,以求能落實企業ESG理念、爭取platform A的更多合作機會。

接下來,platform A將持續搜羅更多好的新銳藝術家作品,「我們希望能逐步達成超過2000項商品的目標,」郭鑒中說到,畢竟是經營電商,內容的多樣性與風格都希望能兼顧。踩在這個藍海市場之上,郭鑒中相信這屬於platform A衝刺的關鍵時刻,有了加速器的經驗,肯定能降低試錯成本、加速往目標邁進,讓藝術收藏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