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
把漁塭變種電!大亞攻76MW地面型太陽能,20年發電收益達24億元
國內陸續有大型太陽能電廠完成融資,綠能產業前景看好。大亞集團獲政府核准把養殖魚塭變太陽能電廠,是台首宗私人土地整合案子,估20年發電收益達24億元。
用 AI 挑對的維護時間!慧景科技讓太陽能發電業者不再只看老天爺臉色
用太陽能發電並非「設備架好」就萬事皆備。落塵往往會影響太陽能發電效益, 慧景科技(thingnario)推出 PHOTON 智能監控軟體協主業者改善現狀。
吃電怪獸Google的轉型里程碑?全年綠能輸出打平總用電量
Google在全球有15座資料中心,每天消耗大量電力,碳排放也相當可觀。經過數年投入能源轉型,Google宣布去年購入的再生能源輸出,已打平年度總用電量。
綠能屋頂攻占科學園區,友達新建太陽能板,年發電量近千戶台灣家庭
響應政府能源轉型計畫,友達光電與康寧合作在中科、南科園區的兩座廠房屋頂建置太陽能板,年發電量可達2.5百萬瓦(MW),預計未來每年可減少2,375公噸以上的碳排放量。
追著太陽跑!永遠向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Smartflower POP
太陽能發電近年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但仍受限安裝位置的日曬角度、美觀等問題,外觀像太陽花的 Smartflower POP 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法國最大氣體供應商也找他們合作!用軟Q太陽能板革命僵化太陽能產業── Flexwave
你知道嗎?台灣曾是全世界第三大的太陽能板生產國,從路燈、公共裝置藝術到建築外牆,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都是太陽能板能大顯身手的舞台。面對市場低迷的買氣,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Flexwave,並不打算輕易向市場壓...
SolarCity與特斯拉用太陽能取代火力發電,供應一座南太平洋島嶼所有用電!
特斯拉與近日完成收購的SolarCity,在南太平洋一座島嶼上架設太陽能發電設施,解決島上居民長期用電問題,同時也取代了高碳排放的燃油發電。
家用太陽能發電機──可放陽台蓄電的日本Tiny Light輕巧裝置
進入夏季後的炎熱天氣,是否讓你早起一睜開眼看到大晴天就無奈?來自日本的這套小巧太陽能發電設備Tiny Light,或許將讓你從此愛上太陽。...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