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成立四十多年來,累積近3萬件專利,並新創及育成273家公司。
(來源:
工研院
)
工研院
建築占全球耗電量5成!台灣首座亞熱帶旋轉屋、節能屋,怎麼幫住宅省電?
國際吹起零耗能建築風氣,工研院攜手日本東京電力、台達電、台塑打造節能展示屋,以及首座亞熱帶旋轉建築測試平台,希望替國內零耗能建築提供解方。
玩家打遊戲不卡卡!工研院推行動邊緣運算系統,如何讓5G更接地氣?
為了讓5G能更快加速不同場景的應用,經濟部攜手產學界、研究單位進行研發,其中工研院提出了行動邊緣運算系統的創新服務,提升從遊戲到工廠等場景應用。
「週休三日」未來不遠?工研院提2030年技術藍圖,管家機器人成最夯家電
相對過去提到AI會搶人類飯碗,工研院提出2030年技術策略與藍圖,上班工作時數將縮短,有望週休三日,而包辦所有家事的管家機器人是民眾最期待的科技情境。
劉德音、魏哲家獲選工研院新科院士!台積電雙首長分享做半導體初衷,最感謝的是他
工研院於今(27)日公布第九屆院士名單,名單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台積電雙首長,在領航台積電逾2年的日子後獲此殊榮,對劉德音、魏哲家來說意義非凡。
護國神山也是客戶!帆宣攜手工研院推預診斷系統,提前4天警示:「設備要故障了!」
製造業、醫療產業甚至是商務場景都想導入人工智慧提升產業價值,過去做設備、材料的帆宣面對滿手的數據,如何靠工研院的AI加持開發出全新的應用場景跟服務?
充電就像ATM領錢?工研院牽手50家廠商組聯盟,要讓電動車有共通充電規格
基礎充電網尚未健全,是台灣電動車市佔仍低的關鍵因素,工研院宣布,聯手產官研近50餘家廠商,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他們要做什麼?
比Amazon Go辨識有效率!工研院攜手全家開智慧商店,商品拿起即進App購物車
工研院推出商品辨識度高達99%的全新無人商店「易取智慧商店」,並攜手全家,將於年底正式開始試營運。它和7-ELEVEN與Amazon Go有何不同?
跟悶熱防護衣說再見!MIT「檢疫亭」上線,5特點支援前線醫護
工研院開發的「正壓式檢疫亭」具備5大特色,可省下醫護人員每次穿脫防護裝約20分鐘時間、一套3千元左右成本,比美國、以色列現行檢疫亭更具舒適與安全性。
掌握8千張安養床!全台最大長照機構「榮民之家」啟動轉型,想做什麼?
榮民之家,在全台擁有16間安養機構,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供開設8,538床,並連續5年服務超過3.5萬就養人次,是國內最大的安養機構。
追蹤居家檢疫者累慘基層?這款手機App,把里長防疫工作自動化
台北市居家檢疫人數,平均約1萬人上下,為了減輕基層里長負擔,工研院開發出「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讓整套關懷流程自動化,同時大幅提供精準度,如何做到?
台灣半導體上演大團結!80家業者齊攻AI晶片,備戰下一個10年
半導體不僅是AI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帶領台灣創造兆元商機的產業。結合我國80餘家半導體的AITA聯盟,要靠垂直整合打團體戰,在AI潮流下也不缺席。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