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宜振
[朱宜振] 未來屬於軟體,物聯網時代是硬體再崛起的機會?
大家都同意軟體才是未來,但是硬體和軟體思維壁壘仍分明,傳統製造業要如何抓住物聯網時代的機會?本文作者朱宜振指出,「若硬體人的硬思維無法改變和突破,那麼被世界的遺忘是必然的!」
[朱宜振] 放下包袱!企業如何透過新創公司的方法來創新?
企業為何無法有效創新?企業找到產品市場定位後,往往會持續做「對的事」,才能成為茁壯的企業,但只會做線性的創新,也讓企業被自己的成功綁住。然而,公司花在開發新產品的成本,其實跟投入創新的成本差不多。開放...
[朱宜振] 如果連124歲的GE都成了軟體新創,那台灣呢?
GE(奇異)作為物理世界中最大的製造商,舉凡核電廠、飛機和火車無所不包,但已經124歲的GE正試著讓自己龐大的身軀脫胎換骨,孵化出全新的樣貌...
[朱宜振] 亞洲矽谷?先問臺灣對物聯網相關的頻譜策略在哪裡?
智慧電表用手抄、加上數位時代 2016 年七月號封面故事引出林百里對「物聯網」與「聯網物」的討論,「物聯網」最常被重視的就是其中的「物」和「...
[朱宜振]原來跟你想的不一樣!真正投資到「人」的硬體加速器:HAX
HAX原來叫做Haxlr8r,但實在太繞口了,於是在2015年正式改名叫HAX。大多數認識HAX的人對他的印象就是協助硬體新創透過Kicks...
[2015 Meet Taipei] 真正的maker是為了好玩
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在全球風起雲湧,不論是大企業或是新創公司都積極加入maker行列。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maker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