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大廠台泥集團在20日深夜宣布以1.32億歐元(約新台幣44.7億元),取得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 SA共60.48%股權,進軍儲能、充電樁市場。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此購併案相當重視,不畏疫情當前,親率高階主管前往義大利,舉行NHOA交割儀式,並以NHOA新任董事長的身份主持首次董事會。台泥入主後,ENGIE EPS SA更名為「NHOA(New HOrizons Ahead)」,有邁向永續發展未來的意思。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在7月股東會時曾提到,能源事業將補上儲能、充電樁兩塊重要拼圖,未來台泥企業團將成為國內具有綠能、電池、儲能、電動車快充的研發與自製能力的能源集團。如今收購的儲能公司NHOA有什麼來頭?與張安平的能源佈局有什麼關聯?
併購NHOA後,補上儲能、充電樁兩大技術
NHOA是位在義大利米蘭並於法國上市的儲能公司,擁有儲能、電動車快充裝置、智慧電網,以及擁有130項氫能相關各式專利及完整產品線,案場遍布歐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2020年營收達1,110萬歐元,年減45%,從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來看,虧損從2019年的570萬歐元擴大至840萬歐元。而對張安平來說,野心將會放在NHOA在儲能、電動車市場佈局。
NHOA擁有BESS(電池儲能系統)技術,產品涵蓋工業與公共事業的儲能系統,在全球完成的儲能建置有300MWh、建置中有600MWh。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統計指出,合併NHOA後,台泥儲能將成為儲能系統建置容量全球排名第四名公司。
台泥指出,台灣現有的儲能櫃,單座約是1.5-2MWh,台泥併購NHOA後的技術可達5.3-6MWh,單位體積容量增加三倍,效能大幅提升。
以台泥在彰濱的AFC智慧儲能系統來看,主要功能在調頻,可支應停電時15-30分鐘的電量。未來台泥結合NHOA技術,可實現高能量密度的長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充電、尖峰時段放電,協助削峰填谷,在停電時備援可達到2小時以上。
此外,也能搶下電動車的入場券。NHOA過去研發了電動車充電與支援雙向充電(V2G)的充電解決方案,今年1月更與世界第四大汽車公司 Stellantis(原飛雅特、克萊斯勒加標緻)成立合資公司Free2Move eSolutions,積極開展佈署南歐最大電動車雙向快充V2G電網,並在當地打造最大虛擬電廠。
光是Stellantis旗下就有十多個汽車品牌,是全球僅次於豐田、福斯及日產雷諾三菱聯盟的第四大車廠,未來台泥與全球車廠都有合作機會。
過去台泥旗下的能元科技主要聚焦電池生產,併購NHOA後等於一舉跨入目前最夯的電動車充電市場。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預估,全球充電樁市場則從2020年的490億美元,躍升到2030年的2120億美元,商機潛力無限。
台泥第一步:瞄準國內用電大戶需求
目前台泥企業團旗下子公司「台泥綠能」、「能元科技」、「三元能源科技」及「台泥儲能」都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發展,從風、光、地熱到漁電共生,具有儲能設備、智慧電網和高階電池生產。可以看出,台泥逐步從過去生產水泥的高碳排形象,朝向綠能環保發展,張安平也定調,公司未來十年將朝向水泥、能源、廢棄物三主軸發展,要做全球的能源生意。
在收購NHOA、補足研發技術的能量後,台泥下一步瞄準國內「用電大戶」需求,國內用電契約容量在5000瓩以上的大戶約300家,需在5年內設置契約容量10%的綠電,目前台泥儲能已與國內大型電子及傳產公司合作,進行設備規劃及場域佈建。
張安平強調,「要走到世界市場,一定要與世界的人才合作,能源佈局不能只看台灣市場,必須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
在全球大量資金從化石燃料轉向乾淨能源,儲能、充電樁在2030年都是千億美元規模市場,台泥已著眼龐大商機、準備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