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更新:
滴滴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柳青傳出有意辭職。根據《路透社》報導,柳青在近幾週告訴一些關係較為密切的同事,中國政府終究會獲得滴滴出行的控制權,並任命新的管理者,因此計畫辭去職務,也鼓勵同事們開始尋找新工作。
柳青是聯想集團首任執行長柳傳志之女,在2014年加入滴滴出任營運長,擁有公司1.6%的股份以及23%的投票權。她曾主導與阿里巴巴旗下快的打車合併、收購Uber中國業務、引進蘋果等投資者的關鍵決策。
消息傳出當天,滴滴股價也大跌6.6%。不過面對這樣的傳言,滴滴也出面澄清絕無此事,強調他們正積極配合網路安全審查,並點名抨擊這次爆料的媒體《路透社》。
「路透社關於管理層變動的傳言為不實消息,就某些媒體多次針對滴滴惡意造謠傳謠的行為,我們表示強烈譴責並保留採取一切法律措施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滴滴在微博上指出。
在中國逐步壓制科技巨頭,加強對私企的影響力時,《彭博社》披露,中國政府正考慮入股滴滴出行,控制這間全中國最大的乘車平台。
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市政府正考慮透過首汽集團收購滴滴出行一部份股份,進而在公司內部獲得董事會席位及一定的影響力。而首汽集團背後的控股公司北京首都旅遊集團,則是一間國有企業。
從數位金融、乘車、教育到遊戲領域,中國政府一步步加強對科技公司的控管,而滴滴出行也在今年7月初遭遇中國政府「鐵拳」的制裁,應用程式被強制從App商店下架,且禁止新用戶註冊服務。
中國政府也以維護數據安全為由,對滴滴出行展開審查,這一連串的波折使得6月底才熱騰騰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滴滴出行,才締造今年規模最大的IPO,兩個月過去股價已大跌36%,市值降低至不到450億美元。
中國政府傳有意入股滴滴出行,官方出面澄清
《彭博社》指出,他們不確定北京市政府政府計畫收購多少股份,以及這個收購計畫最終是否會得到通過。滴滴出行目前最大的股東是日本軟銀集團及Uber,分別持有約21%、12%的股份,而滴滴的決策權則掌握在執行人程維與營運長柳青兩人為主的管理團隊手中,IPO後總共擁有58%的投票權。
首汽沒有對收購滴滴股份的消息做出任何回應,但滴滴出行則立刻出面澄清,北京市政府欲藉由國企進行投資是錯誤的傳聞,「滴滴目前正積極配合網路安全調查,外媒關於北京市政府協調有關企業入股滴滴的傳言為不實消息。」
不過中國地方政府對企業重組往往有很大的發言權,且藉由收購股份入股滴滴出行的作法,也符合中國政府當前的方針。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市政府可能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大規模收購滴滴的股份,並取得有較大權力的「黃金股」,以獲得公司內部的話語權,另一種則是收購少量股權,但獲得安插董事會席位的權力。
事實上,中國政府入股私企近期才有案例,字節跳動將子公司字節跳動科技的1%股份出售給由三家國有企業持有的網投中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並獲得一個董事會席位。
中國加強數據管制,11家乘車服務被約談
先前有消息指出,滴滴出行在6月底上市曾遭遇中國政府的攔阻,但最終他們不顧政府的反對意見赴美上市,才會上市一週就遭遇中國政府的監管審查,監管單位更考慮對滴滴出行祭出最嚴厲的懲罰,包括罰款、暫停部份業務,以及引入國有投資者。
中國目前正對擁有大量敏感數據的企業進行嚴厲管制,尤其交通領域更是受到重點關照,即使特斯拉已在中國建立資料中心,將所有資料存放在當地,許多企業與機構仍然禁止特斯拉入內,擔憂牽扯上數據安全問題。還有消息指出,9月初包括滴滴出行在內,多達11家乘車平台被中國監管單位約談。
前陣子《華爾街日報》更披露,中國政府計畫祭出新法規,禁止擁有大兩敏感數據的公司在美國上市,大大打擊投資者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期待。也使得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向東南亞及印度。
《日經亞洲》就指出,印度股市在今年來到了新高峰,大盤本益比達到30倍的新高點,過往10年只有21倍。中國政府對科技巨頭的打壓,不僅正在中國國內掀起一陣波瀾,全球資金也都在關注中國政府的一舉一動。
【熱門焦點】
「遊戲禁令」後終於等到週末!中國青少年湧入王者榮耀,伺服器被塞爆
特斯拉砸50億歐元打造德國超級工廠!歐盟加速擺脫對中國製電池依賴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