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亂跑也能快速定位!Fi打造的智慧狗項圈助攻估值破2億美元,背後有強大團隊撐腰
狗狗亂跑也能快速定位!Fi打造的智慧狗項圈助攻估值破2億美元,背後有強大團隊撐腰

2019年狗狗項圈科技公司Fi宣佈獲得700萬美元A輪融資,由 RRE Ventures領投,現有種子輪融資投資者Lerer Hippeau 和Freestyle VC,以及其他知名科技投資者參投,共累計融資1000萬美元。

僅僅三年多後,今年2月這家初創公司更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並執行擴大團隊和引進頂尖技術人才的計劃,該輪由Longview Asset Management的Chuck Murphy領投,估值更是超過2億美元。

Fi智慧型狗項圈的特別之處

Fi
圖/ Fi官網

Fi成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布魯克林DUMBO,由Jonathan Bensamoun和Loren Kirkby共同創立,公司致力於提供最美觀的GPS狗狗項圈,防止寵物狗走失。

Fi是世界上首款應用LTE-M技術的狗項圈,可以在美國的任何地方立即定位寵物狗的位置。利用AT&T最新的LTE-M低功耗網路,Fi的項圈可以在一次充電後,長達有3個月的時間都可以運作。

還有一項最重要的逃生檢測功能,如果狗狗逃跑了,Fi項圈會立即通知遛狗的主人,同時項圈也會自動亮燈,讓狗狗在晚上更容易被發現。Fi的專有演算法可快速檢測狗何時逃跑,並及時通知主人。

Fi的項圈還可以設置狗狗每天、每週或每月需要完成的行走步數,或者通過測量狗狗當天的行走步數,讓狗主人可以知曉寵物的健康狀況。

近期Fi更是宣布新添加追蹤睡眠功能到項圈當中,這項功能讓主人可以了解狗是否有睡眠過多、睡眠不足,或經常在半夜去喝水等作息。這些危險訊號可以幫助狗狗避免日後嚴重的健康。

Fi
圖/ Fi官網

Fi由兩位創辦人成立,Jonathan Bensamoun為現任執行長,先前在Square當任產品經理;Loren Kirkby則為Fi技術長、聯合創辦人,先前在Nest任職技術人員,奠定了未來相機產品研發的基礎。

Charles Nicholson為Fi的軟體工程師,主要負責在Fi硬體上的運行代碼。他在撰寫程式上有20年豐富的經驗,跨越影視遊戲、金融科技、機器學習研究和醫療設備等。Charles 之前更是在Google編寫過TensorFlow.js的程式碼。

另外還有供應鏈和營運總監Ranjeet Mankikar,他在加入Fi之前,曾在Amazon Lab126擔任電氣工程商品管理負責人,先前的經歷還包括Noon Home、Nest和英特爾公司。

Nathan Jordan為Fi的高級軟體工程師,在Uber工作了七年後進入Fi,他負責各種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構建內部客戶系統團隊的初創工程師。

Nathan Jordan說,「在過去的七年裡,我經歷了Uber從一個小眾產品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通過那次的經驗,我希望將這些知識帶到養寵物上,為寵物的主人創造世界一流的體驗。」

Bensamoun說:「我們很高興Fi現在正式的進入到健康追蹤領域裡,讓狗父母能夠盡可能地照顧他們的寵物。如果你的狗累了,它不會告訴你,但Fi會。Fi可以回答關鍵性的問題,例如:我的寵物睡得好嗎?或它的活動水平最近是否下降了等問題。」

Fi
圖/ Fi官網

大型投資人的支持讓Fi的前景看好

據TechCrunch報導,AVP聯合創辦人Courtney Robinson 表示:「一年多來,我們一直關注Jonathan和Fi的團隊。他們的執行力和快速成長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已經確立了自己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在狗項圈領域中,其設備在設計、電池壽命和準確跟蹤等方面,都擊敗了競爭對手。」

透過這輪的成功融資,Fi也正在努力攻破大型實體寵物零售商,希望上架產品並搶佔更多市場分額。

目前這款狗狗項圈在Fi的官方商店有販賣,可選擇GPS和LTE兩種不同價位的技術。此項圈的行動應用程式也適用於iOS和Android手機。

參考資料:Business wireMdEditorTechcrunchTechcrunch(2)

【熱門焦點】

1.五倍券數位綁定開跑!如何在官網上數位綁定、加碼券怎麼領,三大方案一次看懂
2.台灣Pay綁定五倍券,加碼方案特別多?如何操作、各家優惠一次看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智慧裝置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