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整年,由行政院每月發布的景氣對策信號幾乎都是「藍燈」,暗示著台灣景氣低迷、經濟疲軟。但同時,新聞卻也不時播送「新開幕Outlet人氣爆滿」「民眾排隊搶購限量商品」「2016年第一季餐飲業營收創歷年單季新高」,似乎台灣經濟狀況並沒有想像中的悲觀?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執行長蔡鴻賢解釋,台灣既有的產業指標,多是建立在電子、機械、製造等出口導向的產業,「但以國內消費者市場為主的服務業,已經在整體GDP或是台灣就業人口占比都超過5成,卻沒有相對應的經濟指標。」
「服務業的特點就是彈性和靈活,經理人特別需要時時觀察環境變化、快速做出反應,才能搶到商機。」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別蓮蒂說,製造業的供應鏈較長,廠商需要在一年或是幾個月前,就判別出終端消費市場的變化以做出新策略,但服務業卻是以周和天為計,當颱風來臨時該不該補貨?下個月要不要開新的零售店?要不要搭市場的新話題?都考驗著經理人「隨機應變」的能力,對景氣的看法也會和製造業大不相同。
生意不好,是因為景氣低迷,還是經營能力不佳?
因此,《經理人》與東方線上、別蓮蒂教授合作,在2016年第二季首度發表「服務業經理人信心指標」調查結果,提供給經理人做為決策參考,更精準地掌握台灣產業動態。
服務業經理人信心指標的問法,是請產業內的經理人預測未來半年的景氣走向。通常受試者在填答時,會參考自己過去三個月工作時的感受,藉此推估下半年產業狀態。
蔡鴻賢說,這群經理人在企業中扮演管理、策略規畫與預算控制的角色,對市場風向特別敏銳,每一天的決策和判斷,都需要了解上游供貨的掌控、合作夥伴的動態、消費者端的行為變化,才不會失準。因此,以經理人做為樣本調查,會使研究結果更具參考價值。
別蓮蒂也提到,綜合同產業的經理人看法,足以消弭個人意見的偏誤,藉此判斷公司最近的營運狀態究竟是景氣使然,還是經營能力帶來的結果。
比方說,你原先預測產業發展狀態較差,但信心指標的結果卻是相對樂觀,「可能表示生意不好是你的經營策略有問題。」要是你覺得生意難做,同產業的經理人也都略顯悲觀,或許就是整體景氣使然,而非經營能力較差。當你預估的產業發展狀態比信心指標還正向,則表示公司在產業內的經營狀況相對穩健。
確定了自己所屬產業未來半年可能的動態,經理人可以做出哪些決策?別蓮蒂的建議是指數偏向樂觀時,值得擴大投資。投資的面向包含聘雇人數增加、店鋪數擴張、推出新產品、增加行銷資源等等。相反的,當指數偏向悲觀,表示經理人該更慎重地考慮投資和擴張機會。
2016年Q2,服務業經理人對下半年的景氣看法「略顯悲觀」
點圖可放大
(詳細調查結果和產業經理人解析,請見《經理人月刊》2016.8月號)
觀光遊憩業相對悲觀,人身保健話題延燒
此次調查將服務業區分為五大產業:「餐飲/服飾/百貨」「觀光遊憩」「生活零售」「人身保健」「資通訊」,透過跨產業的比較會發現「人身保健」是未來的重點商機,經理人對未來半年的預測最為正向。
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觀察,健康、保健、養生的話題持續延燒,除了帶動人身保健產業的發展,其他產業的經理人也可以思考如何借力使力,以跨業合作的方式把握市場風潮,例如全家便利商店就和大樹連鎖藥局合作開設複合式店型,提供藥品調劑和保健諮詢的服務。
至於相對悲觀的觀光旅遊業,別蓮蒂認為是受到5月政權輪替的影響,業者擔心中國緊縮觀光客來台政策。她建議,除了資源投入要審慎評估外,經理人可以聚焦適合的利基市場,鎖定特定客源,減緩大環境和政策的衝擊。
調查方法:
調查內容分為整體環境、產業狀況、投資意願三大面向,請服務業經理人分享對於未來半年的台灣市場看法。指標計算方式沿用中央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標的算法,分數設定為0至200。其中,100~200表示偏向樂觀,0~100則表示偏向悲觀。調查期間為2016年5月15日到2016年6月15日進行網路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196份。本次研究將服務業經理人區分為5大產業做分析比較。
合作單位:
EOL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
旗下包含東方線上、東方快線、東方社群研究與上海東方線上。開發指標研究模型,運用市場調查工具來挖掘消費者洞察和市場趨勢。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別蓮蒂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消費者行為研究與零售學博士。結合心理學與管理學領域知識,長年研究台灣消費者生活型態,解構未來商機。
延伸閱讀:經濟不景氣,公司就只會裁員?主管這樣做,才能帶領團隊破局而出!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