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菁英階級,程式老爹用桌遊學程式
破除菁英階級,程式老爹用桌遊學程式
2016.10.22 | 人物

憑著對程式教育的滿腔熱血,六名交大學生組成「程式老爹」,在短短六個月內從無到有做出台灣第一款程式教育桌遊「海霸」,還沒出貨便在網路上掀起熱議,最終更以120萬元新台幣登上台灣自製桌遊集資金額第四名。

「我相信大學生能做到的,不只是辦營隊,而是可以影響更多人、創造屬於台灣價值的東西。」剛從交大畢業的李學誠,於大四創辦「程式老爹」。在那之前,他觀察到程式和生活越來越緊密,但非程式科系的他,卻找不到自己可以著力的點。有了切身經歷,他號召學弟妹一起思考如何打破階級、將程式教育推廣到全台灣。

李學誠_20160903_蔡仁譯攝-1(去背).jpg
李學誠,22歲,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畢業,程式老爹創辦人。
圖/ 蔡仁譯攝

「因為大家都喜歡玩遊戲,所以選擇用桌遊當程式教育的媒介。」李學誠說,透過桌遊不僅可提升學習效率,還可吸引更多人接觸程式思維,從小紮根。

雖然政府已將程式教育列入106年課綱,但卻只針對國高中、起步年齡晚,程式教育師資也嚴重短缺;而在民間,程式教育始終是菁英階級才能接觸的。相較之下,低成本、不插電、傳遞性高的桌遊,似乎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完美解方。因此,程式老爹希望透過桌遊,將程式思維快速傳到教育資源缺乏的學校,改善資源分配不均,還能增加人與人互動,翻轉「學習程式就是孤伶伶面對電腦螢幕」的印象。

他們參考國外程式教育教材Scratch和Robot Turtles後,將程式中的順序性(sequential)、判斷式(and/or)和迴圈(loop)三大核心概念帶進海霸。遊戲移動方式為按照卡牌順序一步步前進,就像程式必須逐行執行;而將不同卡牌以「and」或「or」的概念組合,可用來越過障礙;迴圈則可重複執行某些步驟,誰先在藏寶圖上以最快速度獲取對手的寶藏,就能勝利。為了提升娛樂性和耐玩性,他們也加入桌遊的核心元素:陷害別人,和國外的程式教育教材走出差異。修改超過七個版本、跑了20幾間國小測試,終於在六個月內做出海霸。

對程式老爹而言,程式教育不只是教寫程式,除了培養程式思維和邏輯思考,還能帶領孩子探索和創造。李學誠說,程式設計剛好介於「重邏輯、但難以在生活應用的理工學科,以及重創造、卻沒有客觀標準衡量好壞的藝術學科」間,可以讓孩子在嚴謹的邏輯和規則下,盡情揮灑創意,加速進入創造的過程,「這就是工程思維。」但程式老爹並不希望把所有人變成軟體工程師,他強調:「台灣教育好像把大家變成一模一樣的人,但台灣需要更多創造、應用的東西。」就像海霸雖然只是一款桌遊,卻以培養台灣創造者為目標。

其實,李學誠本身就不是循規蹈矩的乖學生。小學時,他便號召同學經營漫畫店,從想故事、畫畫到裝訂一條龍生產,三天就賺了500塊,還因學校禁止營利被老師罵;雖然大學念化學系,卻不想當工程師,反而跑去做平面設計、專案經理等工作,大三短短一年內就參與了九種不同計畫;喜歡旅遊、卻不住民宿,曾睡過水庫、公園和地下道。「怪」這個形容詞對別人可能是貶義,李學誠卻相當樂在其中。

「我最奇怪的地方是,我的人生很難被計劃好。」李學誠說,儘管目前他還不確定未來要做什麼,但有一點很肯定:「不想做只讓自己餓不死的工作,而是繼續挖掘台灣下一個問題並解決它。」這樣的怪,是不被主流價值收編的堅持。他期許,未來自己仍然是那位毅然決然喊出:「我們來做海霸吧!」的熱血怪怪青年。

關於李學誠

走路環遊世界

很喜歡旅遊,大學曾經環島三次、一個星期夜衝八次。環遊世界是一直以來的夢想,希望在三年內實現。

很愛看漫畫

漫畫可以培養想像力,現在正在追蹤的連載就有20本,最推薦《賭博默示錄》。

配件-康派爾.png
海霸中最喜歡的卡牌角色:康派爾
圖/ 程式老爹提供

康派爾其實就是程式中編譯器的意思,不論用哪種程式語言,最終都要回到編譯器。特殊功能是可以多抽三張移動卡,快速移到寶藏附近。

Q&A

Q 為什麼強調開源?
A 要真正推廣一個東西、讓所有人可取得,方法就是開源。為了達成推廣程式教育的目標,除了規劃12堂程式基本概念與Scratch的免費網路課程,也將桌遊素材全部開源,希望當「桌遊界的Arduino」。海霸官網的開源專區,除了開放下載所有素材,也讓大家設計並上傳自己的關卡、卡牌和規則,一旦開源運作模式成熟,教案會變得更豐富。

Q 怎麼讓自己短時間內學會這麼多事?
A 1萬小時理論告訴我,一項技能從完全不會到一定程度,沒有想像中難,只要用對方法,學任何東西都非常快。我的學習公式是,學東西一開始不要用大腦、而是用肌肉思考。例如,不知道怎麼做設計、就看別人怎麼做設計,包含字型、排列、顏色等;放棄思考、嘗試模仿,上手後便能學著應用,把東西變自己的。我學東西時會變得廢寢忘食,學攝影時,可以一天花12小時看攝影資料、看完就出去拍照、拍完回來修圖,不斷重複這過程。

Q 個人的未來計劃是什麼?
A 下一個計畫是「化學之美」。顯微鏡底下的世界其實非常美,但只有化學家、教授、尖端工程師才能看到,很可惜。我希望用平面設計包裝這些美的圖片,再加上想像力帶入社會議題。例如,某個顯微鏡下的化學元素長得很像台灣,就可以用隱晦的方式連結到某些社會議題。另外,也能向大家介紹尖端科學研究。近期會開始運作社群,預計明年7月在交大辦展覽。

關鍵字: #開發者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