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才女張鈞甯化身EOS M廣告女主角 清新展現攝影樂趣
氣質才女張鈞甯化身EOS M廣告女主角 清新展現攝影樂趣

全球光學領導品牌Canon今日(30)正式宣佈旗下第一台無反光鏡(mirrorless)數位單眼相機–EOS M迷你單眼相機正式在台灣上市。氣質才女張鈞甯亮麗現身為產品代言,以清新俏麗的裝扮,呈現EOS M輕巧具質感的設計,現場並首播EOS M電視廣告,由張鈞甯化身為廣告女主角清新代言,充分呈現EOS M可輕巧、可專業的特色。此外,Canon並宣佈推出上市首購禮,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凡購買EOS M任一套組,即贈送迷你隨行包乙個(可可色/桃紅色-隨機出貨)。

Canon全新推出的迷你數位單眼相機EOS M,輕巧的機身搭載1,800萬像素APS-C尺寸CMOS感光元件及DIGIC 5影像處理器,細膩的畫質呈現讓消費者可輕易捕捉迷人的世界。EOS M配備多點觸控式螢幕,輕觸式快門及選單操作,帶來全新的拍攝體驗。配合EOS M的誕生,Canon同步推出搭配的鏡頭EF-M 18-55mm f/3.5-5.6 IS STM鏡頭、及EF-M 22mm f/2 STM餅乾鏡。此外,搭配鏡頭轉接環EF-EOS M之後,消費者可連接全線EF及EF-S鏡頭,無論是剛進入EOS領域的使用者、或已擁有其他EOS數位單眼相機及鏡頭的玩家,皆可靈活選配鏡頭來拍攝。EOS M共有黑、白、紅、銀四色可選擇,帶來全新時尚輕巧新體驗。

Canon消費影像產品事業處資深總經理 蘇惠璋表示:「Canon全新推出的迷你數位單眼相機EOS M,機身輕巧但功能及畫質表現卻令人驚艷,並可連接Canon全系列EF及EF-S鏡頭,擴充性強大,適合剛入門單眼相機的消費者及原有EOS鏡頭的專業用戶。EOS M承襲了EOS數位單眼相機的高畫質影像拍攝能力,相信EOS M的誕生將為Canon建立一個新的里程碑。」

EOS M 建議售價:

單鏡組(EF-M 18-55mm f/3.5-5.6 IS STM) NT$22,900元(含稅) (黑/白/紅/銀)

單鏡組(EF-M 22mm f/2 STM)+鏡頭轉接環EF-EOS M NT$24,900元(含稅) (黑/白)

雙鏡組(EF-M 18-55mm f/3.5-5.6 IS STM+ EF-M 22mm f/2 STM)+90EX閃燈 NT$29,900元(含稅) (黑/白)

 

輕巧機身搭配優秀EOS系統技術 高畫質細緻影像魅力綻放

EOS M承襲EOS數位單眼相機的高畫質影像拍攝能力,將EOS系統的眾多優秀技術融入在小巧機身之中。EOS M在體積及重量上大幅減少,相較入門級的數位單眼相機,厚度及高度分別減少約60%及30%,輕巧機身僅約108.6 x 66.5 x 32.3毫米大小,重量更減輕一半至約262克,令相機更加輕便、容易攜帶。EOS M配備1,800萬像素APS-C尺寸Canon CMOS影像感測器,採用無縫隙微透鏡技術強化集光能力,並結合DIGIC 5數位影像處理器提供高速14-bit影像處理,重現豐富色彩及細緻影像,更帶來ISO 100至12800的寬闊標準感光度範圍,最高可擴展至ISO 25600,以增強拍攝靈活性。憑藉DIGIC 5的強大影像處理能力,EOS M提供每秒最多約4.3張連續拍攝速度,快速捕捉精彩畫面。EOS M採用的混合式CMOS自動對焦系統(Hybrid CMOS AF System),加入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感應器作輔助,並配合反差檢測對焦,加快即時顯示模式時的自動對焦速度,並帶來優秀的連續自動對焦(Continuous AF)表現。

多功能輕觸操控 輕鬆捕捉迷人世界

EOS M配備多點觸控式3吋104萬點Clear View II LCD螢幕,操作簡單直接,可於螢幕上點選選單功能或調校設定,更支援輕觸式快門操作,只需輕觸螢幕即可對焦及拍攝,帶來全新的簡易拍攝操作體驗;於檢視影像時,亦可以多點觸控方式縮放影像,或向左右橫撥來檢視前後影像。EOS M提供多種靈活易用的對焦操控,除了可以輕觸螢幕選擇對焦點外,亦支援FlexiZone多點自動對焦,能自動選擇31個對焦點或由使用者於9個對焦區中自行選擇對焦位置,更提供人臉偵測及追蹤對焦,於即時顯示模式時只需輕觸螢幕選擇對焦主體,相機便會自動追蹤主體動態,確保主體時刻清晰對焦,輕易獲得高畫質影像。

多項拍攝模式及影像優化功能 影像表現大幅提升

EOS M更提供一系列拍攝模式及完備影像優化功能,應付不同拍攝場合,讓使用者輕鬆塑造最佳影像。透過「A+」智慧自動場景拍攝模式,能偵測多達29種不同場景並切換至最合適設定,全面最佳化相片效果,於即時顯示模式或EOS Movie拍攝時,螢幕上會顯示所偵測到的場景,讓使用者更易掌握拍攝情況。EOS M備有「手持夜景」模式,利用較快的快門速度連續拍攝4張相片,並自動合成一張較明亮的相片。較快的快門速度大幅減低手震機會,即使沒有腳架,仍能輕鬆拍攝動人夜景;而「HDR背光控制」拍攝模式會連續拍攝3張不同曝光的相片,並合成一幅高動態範圍的影像,特別適合應付明暗反差大的場景,如逆光的風景,也能拍攝出明暗細節分明的影像。EOS M內建7種創意濾鏡,包括油畫藝術效果、水彩畫效果等,可於拍攝時即時應用或在檢視相片時加入效果,帶來更多創意選擇。為進一步方便使用者輕易掌握拍攝操控,EOS M的「Feature Guide功能指南」會利用顯淺的文字清楚說明各項拍攝模式及功能設定,即使是入門級使用者亦能輕鬆掌握相機的各項功能。

高畫質EOS Movie拍攝功能 拍攝專業短片效果

EOS M提供Full HD(1920 x 1080)EOS Movie短片拍攝,支援自動及手動曝光拍攝,讓拍攝更具彈性,更加入短片伺服自動對焦(Movie Servo AF)功能,於短片拍攝時能為人臉或主體作追蹤對焦,配合Canon最新內建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的鏡頭[1],達到流暢、自然、寧靜的連續自動對焦效果,讓入門使用者都能拍出清晰流暢的優質短片。此外,EOS M內建立體聲麥克風,同時支援外接式收音麥克風,為短片帶來更豐富音效,加上64級手動音量控制,配合風聲過濾器及能防止因音量突然加大而出現破音情況的衰減器,大幅加強音效表現。EOS M的短片拍攝更突破4GB容量限制[2],帶來更多創作可能性。

機身設計時尚輕巧 結構穩固加強耐用性

時尚的鋁金屬外殼設計,共提供黑、白、銀及紅4種顏色選擇。鏡頭接環相關結構採用鎂合金製作,機內部分組件亦採用不銹鋼為材料,輕巧之餘亦令結構更穩固,加強耐用性,令相機擁有出色可靠的表現。透過內建的EOS I.C.S.綜合除塵系統,更能有效減少微塵影響,確保拍攝畫質。

完善鏡頭相容性 包括全新專用EF-M鏡頭系列及全線EF/EF-S鏡頭

配合EOS M的誕生,Canon特別推出兩款專用EF-M鏡頭,鋁製鏡身配上金屬色塗層,完美配合EOS M機身設計。EF-M 18-55mm f/3.5-5.6 IS STM標準變焦鏡頭覆蓋相等於35mm相機格式約28.8mm至88mm常用焦距,配備2片高精度玻璃鑄模(GMo)鏡片及1片PMo非球面鏡片,大大修正各種鏡頭像差,為整個焦距範圍提供高畫質影像,並配備提供約4級快門防震的光學影像穩定器及支援動態防震模式(Dynamic IS),確保行走中的短片拍攝更穩定流暢。另一款輕巧易攜的EF-M 22mm f/2 STM廣角餅乾鏡,鏡身僅長23.7毫米及重量僅重約105克,方便日常使用,提供特大明亮f/2光圈及相等於35mm相機格式約35mm廣角焦距,加入1片高精度玻璃鑄模(GMo)非球面鏡片,令整個畫面由中心到邊緣皆擁有高畫質影像。兩款全新鏡頭均採用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為EOS M帶來高速、流暢寧靜的連續自動對焦表現及支援全時手動對焦,並採用7片圓型光圈葉營造柔和自然散景。配合全新微型步進式光圈控制,更有效減少短片拍攝時的光圈操作聲音,為短片帶來更佳音效。

另外,只需配合鏡頭轉接器EF-EOS M,EOS M即可連接全線EF及EF-S鏡頭,並完全支援自動對焦及影像穩定器功能,讓使用者因應不同環境,靈活選配鏡頭拍攝,更配備可拆式三腳架底座,加強於腳架上使用望遠拍攝鏡頭時的穩定性。

全新推出Speedlite 90EX超小型外建閃光燈

EOS M支援全線Speedlite系列外接閃光燈及其他EOS配件,讓相機的擴充性全面提升,更適合應用於不同拍攝場合。Canon同時推出全新Speedlite 90EX超小型外接閃光燈,僅重約50克(不包含電池),並以2枚AAA電池操作,提高拍攝機動性,隨時隨地提供專業靈活的閃光效果。Speedlite 90EX的閃光指數為GN9(公尺; ISO 100; 24mm),閃光輸出範圍覆蓋24mm鏡頭焦距,並支援E-TTL II自動閃光。Speedlite 90EX亦提供光脈衝傳送無線閃光主控功能,最多可操控3組從屬閃光燈作無線閃光拍攝,靈活創造更多精彩的拍攝效果;而且支援相容相機的選單控制閃光燈設定,令操作更簡易方便。

關於台灣佳能資訊

台灣佳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Canon Marketing (Taiwan) Co., Ltd)成立於2001年4月,為全球光學影像知名品牌Canon集團在台灣的分公司,在台灣負責產品的市場推廣、行銷活動,並提供台灣消費者、經銷、代理體系完善的原廠服務。目前台灣旗下產品包括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噴墨印表機、商用多功能複合機…等,提供客戶品質優良的產品及服務,並以專業的技術,致力於提供完整辦公室系統應用及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提高市場競爭力。Canon以"共生"(“kyosei”- living and 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common good)為企業宗旨,「謀求全人類不分種族、宗教及文化,共享幸福美滿生活的社會,為共同、利益、生活努力。不僅對客戶、地區社會、國家、地球以及大自然皆建立良好關係,以促進世界繁榮和實現人類幸福為目標。」秉持此信念與企業精神,Canon將致力於21新世紀中,在台灣成為優良企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網銀體驗到數位品牌革新,國泰世華銀行「CUBE」如何造就質感金融平台?
從網銀體驗到數位品牌革新,國泰世華銀行「CUBE」如何造就質感金融平台?

近年來,銀行業陸續掀起 App 改版潮,介面設計推陳出新。然而,若追溯這股數位美學革命的起點,國泰世華銀行無疑是先行者。

2022 年,國泰世華推出「CUBE」數位品牌,名稱結合「Cathay United Bank」與「Empower」,象徵透過數位力量賦能客戶,讓金融服務自然融入生活。秉持「為可能,竭盡所能」的品牌理念,CUBE 不只是網銀 App,更是國泰世華打造一站式數位金融平台的核心起點。

當多數金融機構仍停留在功能導向思維,強調「快速、簡潔、好用」時,國泰世華已率先從品牌高度切入,以使用者為核心,導入兼具實用性與美學價值的設計哲學。國泰世華做對了什麼?為何能從產品進化為平台?

從功能到美學的品牌蛻變

在數位轉型方興未艾之際,多數金融 App 強調的是效率,但國泰世華選擇再往前一步。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說:「我們的做法是不只要方便,還要具備質感與美感,在簡單的使用前提下,做到『不簡單的簡單』。」

打開 CUBE App,便能看見這種「質感金融」的落實。介面以金融業少見的灰階主色與留白設計,營造極簡氛圍;插畫則以簡潔筆觸呼應,增添現代科技感。從帳務收支、外幣買賣、信用卡到投資、貸款、保險,每個功能都保有一貫的視覺語彙,擺脫傳統金融厚重繁複的框架,傳遞「輕盈」與「透明」的設計觀。

然而,要打造一致的設計體驗,絕非僅靠技術可達成,更仰賴組織文化的支持。當多數金融機構習慣將設計與研發外包,國泰世華則選擇培養內部團隊。陳冠學直言:「外包常受限於專案週期,容易流於短期思維;唯有內部團隊,才能在細節中持續耕耘。」

「品牌就是細節的累積。」他強調,CUBE不只是一款網銀 App,目標更是一個承載金融科技力與美學價值的數位品牌。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強調,CUBE以質感設計與細節堅持,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金融體驗。
圖/ 數位時代

跨場景串聯的全方位體驗

「在數位服務設計上,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業績壓力,因此才會充斥與需求無關的廣告。我們選擇回到初衷——從體驗出發,減少干擾。」陳冠學坦言。但他也強調,這並非否定廣告價值,而是調整優先順序:先確保流程簡單、介面友善,建立使用黏著度與忠誠度後,廣告才能在對的時間、對的渠道、推送對的內容,從干擾轉為加值。

而這種「以體驗優先」的理念,除了體現在CUBE App,也被落實到 ATM:全台 5,400 台國泰世華 ATM 介面大膽採用零廣告設計,提款流程更精簡至兩步驟,時間縮短近五成,展現「少即是多」的體驗哲學。

對於細節的堅持,也從數位介面延伸到實體卡片。如:國泰世華推出全台首張視障友善的「CUBE簽帳金融卡Touch Card (簡稱:CUBE Touch Card)」,透過圓弧切角與特殊壓模設計,讓視障者能以觸覺辨識卡片方向,更榮獲 2025 年德國 iF 設計獎,展現品牌在普惠金融上的細緻關懷。

而當體驗被放大到「整合生活」層次,國泰世華更進一步推動小樹點生態圈。信用卡回饋不再侷限於帳單折抵,使用者還能將點數轉換為米其林餐廳訂位、熱門演唱會門票等限量體驗。從數位介面到線下接觸點,再到生活金融場景,國泰世華正將 CUBE 打造為「金融+生活+娛樂」的全方位平台。

新世代價值驅動的金融競爭力

當 CUBE 體驗日益成熟,國泰世華開始追問: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什麼樣的品牌才能真正獲得新世代的認同?

陳冠學提出兩大方向:一是持續應用前瞻科技,如虛擬資產等創新場景,讓金融服務始終走在市場之前;二是堅持品牌驅動,透過長期累積塑造認同感。「台灣金融市場相較國外,品牌驅動的氛圍不算強,但我們希望品牌本身成為力量!」他強調。

品牌照片(補).jpg
陳冠學指出,CUBE不只是產品,而是從品牌出發的平台戰略,為國泰世華塑造長期競爭力。
圖/ 國泰世華

這樣的思維,正好呼應新世代的價值轉向。對 Gen Z 而言,金融回饋只是基本,真正影響忠誠度的,是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做一件事是利己還是利他,新世代看得很清楚。」陳冠學說。這也是為什麼 CUBE 堅持回歸使用者為中心,透過細節傳遞的「利他」的品牌態度。

這是否也意味著,金融競爭的勝負關鍵不在於誰堆疊更多功能,而在於誰能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體驗、把品牌理念融入每個接觸點?如 CUBE 正在驗證的新模式,以科技創新帶來效率與便利,以品牌文化建立信任與共鳴。當金融服務邁向平台化與生態化,國泰世華已率先勾勒未來格局——讓品牌成為金融服務的真正入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