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Computex展前】年度最佳資通訊產品出爐,智慧聯網受評審青睞
【2014 Computex展前】年度最佳資通訊產品出爐,智慧聯網受評審青睞
2014.05.27 | 科技

世界第二、亞洲最大B2B資通訊台北國際電腦展即將登場,今年共有1,700家廠商參展,使用5,000個展位。共同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TCA)今(27)日舉辦第13屆官方評選活動Best Choice Award(BC Award)展前記者會暨得獎產品發表會。

現場公佈40件得獎產品,涵蓋智慧生活、商務應用、遊戲娛樂等趨勢共同展出,為6月3日開幕的COMPUTEX TAIPEI 2014提前暖身,至於最受矚目的年度大獎(Best Choice of the Year),將保留到電腦展開幕典禮中公佈並頒獎。

被海內外買主視為新產品採購指標的BC Award,今年共有477件產品報名,比去年增加8%,創下舉辦13年來的歷史新高紀錄!報名廠商包括來自華碩、宏碁、NVIDIA、瑞昱半導體、微星科技、華擎科技、鈺創科技、曜越科技、三緯國際、怡利電子等國內外知名COMPUTEX參展商共183家,也突破歷年記錄。

因應資通訊市場走向行動化、雲端化與生活化趨勢,今年BC Award 2014新增了六類競賽項目,包括電競娛樂、觸控顯示、雲端應用、行動裝置、智慧穿戴與智慧科技,藉此展示COMPUTEX不只展示電腦科技,更同步展出深入大眾生活的資通訊應用商品。

由於智慧科技風潮成功帶動資通訊產品進行跨界整合開發,因此包括技術創意、產品功能、應用方式、外觀設計、操作介面等皆成為評選關鍵要素。最終嚴選出的40件得獎產品,真實反映出在智慧城市、智能生活、休閒娛樂、數位家庭等日常生活應用領域的市場趨勢。

今年得獎產品勝出的關鍵因素,在於產品硬體規格雖然不斷地往上提升,但是廠商對於功能應用的整合設計,聚焦在真正改善了消費者生活體驗,並且容易理解上手。

主辦單位之一的電腦公會指出,資通訊廠商要能夠結合設計美學及智能科技等相關領域技術,推出各式具創意及創新應用產品才夠具有競爭力。比方網通設備正在快速朝向行動化應用的方向發展,這也代表著網通設備與其提供的網路服務,必須更貼近消費者。

而今年參賽的網通設備產品,普遍在行動應用App上有所著墨,尤有甚者,更能掌握行動化的關鍵特性,透過App、雲端服務、智慧服務,創造出有別於過往的產品定位,引領全新的使用情境,大大受到評審團的稱讚與推薦。

Gartn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經濟附加總值將於2020年達1.9兆美元,聯網裝置數量高達260億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認為物聯網是下一個Big Thing。評審團指出,今年有20件功能各異但設計獨到的智慧聯網產品參加競賽,無論在產品的創新性、市場潛力都表現優異,相關產品的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2014 Computex Best Choice Award  得獎智慧聯網產品**

無線高清牙視機    亞柏工業

無線嬰兒攝影機    愛瑪麗歐

進步者方向盤        玄懋科技

智能居家整合控制屏    精聯電子

智慧雲端無線音響紅外線夜視監控分享器        金智洋科技

SiME智慧眼鏡       鉅景科技

Autonet車用智慧型多媒體主機  博睿網通

 

【延伸閱讀】
6/4【2014台北國際電腦展高峰論壇】4大領袖齊聚,形塑未來!
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ARM執行長Simon Segars、AWS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hane Owenby等重量級講者,共同聚焦雲端應用、軟硬整合、智慧生活等前瞻議題,以宏觀視野,探討產業鏈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一起預見下一波商機!
時間:6月4日(三)9:00-13:00
地點:臺北國際會議中心3樓宴會廳
線上報名:請詳見活動網頁

7/9【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6/10前享65折
當穿戴裝置、物聯網、智慧應用為全球焦點時,你我的機會、台灣的機會在哪?7月9日創業小聚年會以「軟硬結合,啟動大創新時代」為主題,邀請Google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營運長申元慶、HWTrek硬體加速平台創辦人王仁中、大陸京東硬體平台JD+計畫負責人那昕、微程式資訊總經理吳騰彥(Youbike)、創意引晴執行長黃俊傑(影像辨識)、北京極科極客科技執行長王楚雲(智慧路由器),還有多組創業團隊分享他們觀點和經驗。
時間:7月9日(週三) 9:30-17:0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R201,台北市徐州路2號2樓
參加方式:6/10前享早鳥票65折優惠
參見活動網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