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費者網購愛什麼?資策會MIC公布七大調查
台灣消費者網購愛什麼?資策會MIC公布七大調查
2017.03.15 | Facebook

針對台灣消費者的網購習慣,資策會MIC今(15)日公布七大調查結果,而從調查可以發現,除了網購金額和消費占比呈現穩定成長外,台灣消費者常用的網購入口、網購習慣也出現變化。

一.消費總額提高

MIC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台灣消費者網購的年消費總額達27715元,比2015年成長12%,相比於2014年則是更顯著的28%成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消費總額增加,網購金額占每月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也呈現上揚,和2014年的12.3%和2015年的15.4%相較,在2016年的占比已經達到17.8%。

二.消費入口轉變

MIC調查顯示,目前台灣消費者最常獲取商品資訊的管道排名前三依序為:入口網站(44.1%)、Facebook(39.9%)、電視廣告(38.2%)。另外新興的部落客/網紅(21.2%)與LINE(17.4%)也開始取得一定的比例,並且已經高於報章雜誌(14.6 %)。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認為,此次調查除了顯示Facebook已經逐漸成為台灣消費者網購的「新入口」,另外不同年齡層傾向透過不同管道獲取資訊,也值得電商業者留意。她指出,18~30歲的消費者有超過55%偏好透過Facebook;而31歲以上則較常透過入口網站、電視廣告與EDM(電子傳單)。

三.網購支付仍以信用卡為大宗

MIC調查消費者常用網購支付方式,排名第一個是刷卡(75.7%),其次為超商貨到付款(66.4%)與ATM轉帳(25.2%)。

四.超商仍是取貨首選

而在網購物流的管道選擇上,台灣消費者最喜歡超商取貨,占比高達82.4%,其次才是宅配(79.6%)。而新興取貨方式比例仍不高,如取貨櫃目前僅占0.5%,顯示新興取貨仍需要一段市場教育期。

五.四成消費者曾跨境網購

MIC調查發現,台灣有將近四成消費者有過跨境網購經驗,並以26~30歲的比例最高。而消費者選擇在海外網站購物的前三大誘因依序為:價格實惠(69%)、種類多元(42.2%),與折扣多或促銷頻繁(29%)。

張筱祺認為在「價格實惠」這個選項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消費者想要購買真正低單價的產品;二則是為了購買國外相比國內較便宜的產品。她估計未來不具規模優勢的製造商,或賺取價差的貿易商都將受到跨境電商崛起的衝擊。

此外也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消費者對跨境購物已經愈來愈熟悉,有高達84.3%消費者表示未來有意願嘗試或繼續跨境購物。

六.逾七成消費者自行跨境網購

同時,MIC調查有過跨境網購經驗的消費者中,72.9%跨境網購消費者是自行從海外網站購買,31.8%透過國內個人代買家,另外25.8%則是會透過國內代購網站。

對此,張筱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網路資訊越來越透明,跨境網購的廣告行銷、分享文、教學文也愈來愈常見,再加上國際網站的外語介面也愈來愈友善,都大幅降低網友自行從國外網站訂購的門檻。

七.意見領袖影響跨境網購風向

另外在跨境網購調查指出,消費者獲取跨境網購訊息的主要管道分別是:入口網站(45.3%)、親友推薦(34.1%)、Facebook(25%)、部落客/網紅(20.3%)。張筱祺指出,雖然入口網站、臉書對於跨境訊息皆具有強大傳播力,但是親友推薦、部落客/網紅的宣傳力有排名上升的趨勢,顯示出意見領袖在跨境網購推廣占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