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軟體LINE在台灣擁有2100萬用戶,滲透度高加上訊息轉發容易,已經成為假消息散布的溫床。尤其近日關於政治、民生的虛假資訊更是如野火般不受控制,若沒有及時提出相對應的對策,恐將進一步衍生成國安問題。
「LINE對這個社會是想盡一份心力,想有所貢獻的。」LINE台灣總經理陳立人表示,2018年針對資安、假帳號打擊的努力已經看到成果,今年對LINE來說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要打擊氾濫的虛假訊息,「這一題龐大、複雜又微妙。」
LINE除了與行政院攜手合作增設「政院即時澄清專區」,以政府的高度,提供官方正確資訊,此外,也提出抑制假消息的三大方針。
LINE 為什麼找上行政院合作?
未來,LINE也會與行政院共同啟動「數位當責計畫」,計劃將「政院即時澄清專區」放入LINE TODAY分類話題中,將提供權限給政院代表,除了同步官方澄清資訊,也會顯示官方網站中的「已查核訊息區」,提供使用者查閱。
之所以會找上行政院,陳立人表示:「希望至少有一個來自政府官方機構的說法,」未來行政院在平台上的角色是澄清新聞的提供者,而非查核機構。如同目前LINE TODAY的運作模式,所有行政院的內容,LINE都不會進行編輯、美化,進入後台系統後會在分類後直接呈現。
陳立人強調,與行政院合作完全沒有政治考量,「我信任我的政府,這些都是經過選舉產生的團隊,沒有政治立場問題。」平台想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在國安、交通建設、農民漁牧資源上政府最清楚;對LINE來說,讓政府澄清的資訊可以被大眾看到,是重要的社會責任。
台灣明年將迎來總統大選,許多人特別關心虛假政治新聞的解決方法,針對較為敏感的政治資訊,陳立人表示:「政治性新聞也都是訊息,都可以被公斷或查證,查核機構也會提出專業判斷。」LINE絕不會作為評斷內容的一方,「往後就算政黨輪替,我們也會持續做下去,」陳立人強調。
對於打擊假消息,LINE提出三大方針。
第一招:推訊息查證官方帳號
LINE的設計是一個點對點的加密平台,陳立人很直接地說:「我們也沒有資格定義真假。」
LINE預告將在今年第二季(預計六月底),推出「訊息查證官方帳號」,加入這個帳號後,只要群組中有人帶入一則不確定真實性的資訊,用戶可以直接將連結貼到官方帳號中,接著會有專業的組織幫用戶做查核事實。
陳立人解釋,官方帳號後台的設計會像猜燈謎的清單,提供配合的專業組織認領,因此用戶提交有疑義的連結時,並不能保證結果回覆的速度。
第二招:具公信力的合作夥伴
陳立人強調:「LINE本身並沒有事實查核的能力,檢核內容也不是我們專長。」
因此,訊息查證官方帳號會與「Cofacts 真的假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蘭姆酒吐司Rumor & Truth」、「MyGoPen」這四大具有公信力的事實查核機構合作。
事實上,現在在LINE TODAY頁面中,已經設有「謠言破解」專區,不過一般民眾在瀏覽時並不容易看到。陳立人表示,隨著官方帳號準備推出,未來也會讓「謠言破解」專區的位置變得更加醒目。
第三招:加強媒體識讀教育
無論科技工具如何進步,最基礎的媒體識讀能力依舊是最核心的關鍵,陳立人認為:「必須培養閱聽大眾發問的能力。」
未來LINE會著手規劃專業課程,開辦國高中老師的媒體識讀研習營,讓老師能夠用有系統的方式,將正確知識傳遞給下一代。除了線下培育師資,未來也會有線上課程讓一般大眾接觸。
年輕一代的媒體識讀問題並不大,假消息散布的問題核心,往往發生在中老年族群身上,陳立人坦言,針對中老年族群的媒體識讀教育,「目前還沒有想到好的方法。」但也會朝向線上教育的方向努力。
被動把關訊息真偽,用戶必須「主動發問」
從LINE目前端出的方案看來,打擊假新聞的重點仍鎖定文字資訊,還沒有能力針對影片、圖片等型態的假消息散布,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此外,目前的型態是採「用戶舉手發問」的形式,以被動的方式鼓勵民眾查證資訊,不像之前的LINE Bot「美玉姨」,會主動把關訊息真偽。
但你我都非常清楚,被假消息所影響的民眾,是沒有自覺、沒有能力自行提問尋找真相的,陳立人解釋,LINE本身是一個點對點加密的設計,「這是LINE的底線,」設計上就是不希望放一個機器人到大家的群組,容易有「被監視」的感受,而是先讓有疑問的人有提問的管道,「這樣會讓用戶心理上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