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與高通(Qualcomm)前日共同宣布,將會以和解處理這兩家公司在全球各處的法律訴訟,和解的條件包含蘋果支付高通費用,雙方簽署6年的技術授權、2年的授權延長權利,以及多年的晶片供給合約。
外資:雙贏策略,英特爾不利
知名半導體產業研究名師、現任職於大陸國金證券的陸行之表示,蘋果受不了沒有5G基頻決定和解,根據高通說法,將一次付清約24.5億美元金額,每股獲利貢獻2元,但若從訴訟前蘋果支付專利金每年動輒20億美元來推算,應該是已談定降低原專利金金額50%。
陸行之認為,一方面蘋果未來可以減少專利金支出,另一方面,若以每年2億支iPhone銷量計算,高通也因蘋果這位大客戶回歸,可望多認列30億美元晶片營收與10億美元專利金,每股獲利貢獻1元。
而讓蘋果迷更關心的是,5G iPhone今年來不來得及推出,陸行之認為有待觀察,但長期有利高通供應鏈,對英特爾手機供應鏈則不利。
這兩家公司的法律訴訟戰自2017年1月開始,以蘋果控告高通過度收取技術授權費用,涉嫌市場獨占揭開序幕;2018年1月,歐盟反壟斷委員會認為高通支付蘋果費用,讓iPhone不使用其他對手的晶片產品,曾命令高通支付12億美元罰款;高通曾要求美國聯邦法官,來禁止iPhone銷售;去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則認為蘋果侵犯高通的電池省電技術版權。
高通在通訊晶片這一市場,一直走在前端,過去也一直是iPhone通訊晶片的供應商,然而,除了晶片費用以外,高通也對其客戶收取產品授權費,作為專利使用費用。這也是蘋果最初控訴高通的原因之一。
兩家公司訴訟戰演變到最後,變成高通不斷控告蘋果侵權,導致中國與德國禁止蘋果販售舊機種iPhone。
「蘋果與高通訴訟戰結果的背後,不僅僅是為了這兩家公司,也會影響高通未來與全世界其他產品夥伴的授權合約。」美國福坦莫大學法學院教授Mark Patterson對外媒CNN說道。
舉例來說,當高通可以對蘋果要求高額授權費用,這表示高通未來可以對其他任何公司,要求無上限額度的專利授權費用。
自從與高通陷入僵局以來,蘋果就開始採用英特爾(Intel)的通訊晶片,然而,英特爾的5G晶片並無法滿足iPhone的需求,因此先前傳出蘋果陷入無法準時推出5G iPhone的消息。
既然蘋果與高通延續的兩者的合作關係,這也表示,新款iPhone內可能會繼續看到高通的晶片產品,而蘋果也可能解決了跟上5G腳步的問題。
和解消息一出,高通股價隨即漲了20%之多,創自1999年來的股價新高,也將高通公司市值拉到840億美元。
高通主動,撤回與五家代工廠的訴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這一項「世紀大和解案」而來的,還包括了高通與蘋果5家代工廠的訴訟案。
事情回朔到2017年,仁寶、富智康、鴻海、和碩、緯創等5家iPhone、iPad代工廠過去一直都有向高通繳納技術授權金,但在蘋果的「要求」下開始停止支付這筆費用,而在2017年中,高通決定向這些代工廠提告;而後,五家代工廠也在蘋果「指意」下反撲,對高通提出訴訟。
事情因蘋果而起,也因蘋果而落幕,高通今日也宣布已經「主動」與5家代工廠簽訂協議,撤回各方之間所有訴訟,彼此間的糾葛也終於拉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