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5日,美元對全球主要貨幣呈現顯著貶值趨勢,而新台幣則創下近期新高, 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已降至29.65元 ,顯示新台幣強勢升值。
網銀大當機!全台民眾瘋換匯
值得注意的是,正當不少民眾急忙打開手機App準備換匯時,多家銀行系統卻集體都無法登入,畫面紛紛呈現「轉轉轉」或必須排隊的畫面,一度難以登入。
依據讀者反映,包括國泰、台新、永豐、中信等多家銀行的App,在5月5日早上時段登出現塞車情況,登入畫面卡住、交易延遲,無法即時操作外匯並查看帳務。
根據《數位時代》測試,甚至要等了超過10分鐘才成功進入系統。台新銀行則率先宣布,將於5/5(一)10:55~11:00,暫停所有Richart相關服務。
不少網友在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哀號「全台灣網銀目前都炸掉了」,懷疑與今早換匯需求激增有關,直言「不知道哪時候會好,超崩潰!」、「登不進去+1,完全無法搶到換匯搖滾區。」
新台幣升值多少?為何升值?
截至2025年5月5日,美元兌新台幣匯率為29.645元,創下近期新低。 與前一日相比,美元兌新台幣單日下跌了3.5%,顯示新台幣大幅升值。從更長時間來看,過去7天約下跌8.8%、過去30天約下跌10%。
在過去一週中, 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從4月28日的32.513元高點跌至5月5日的29.645元低點 ,波動幅度顯著。
5月3日,美元對新台幣大幅下跌0.953元(3.07%),至31.064元,這是自2002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使新台幣成為當日亞洲市場表現最強勁的貨幣。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分析,新台幣強勢主要受三大因素驅動:
- 市場預期台灣將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要求新台幣升值以減少與美國的貿易順差
- 台股強勁表現,外國機構投資者大量淨買入
- 市場多認為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可能降息4碼,在利率差異下,新台幣本來就有升值動力
林啟超5月2日時預測,美元短期內可能跌破30元新台幣關口,但長期來看,新台幣匯率走勢將與其他亞洲貨幣保持一致。
美元為何下跌?
美元在2025年初以來呈現持續走弱態勢,特別是近期跌勢明顯加速。自年初至今,美元已對一籃子主要貨幣貶值約8%,而僅在4月份就下跌超過4.5%,創下自2022年底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儘管2024年美元曾在經歷兩次聯準會降息後仍上漲7%,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在2025年,這種「違反重力」的升值表現不太可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因素1:美國關稅政策衝擊
最顯著的轉折點出現在2025年4月2日,即川普總統稱為「解放日」的日子,美國宣布對180個國家實施10%的進口關稅,並對各國根據與美國的雙邊貿易不平衡比例增加「互惠」關稅。這是自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以來美國最廣泛的關稅提高。
傳統經濟理論預測關稅應該使徵收國貨幣升值,但這次美元反而大幅貶值,打破了市場預期。高盛研究指出, 這主要因為關稅政策和其他不確定因素侵蝕了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改變了全球對美國和美國資產的看法。
因素2:經濟增長與貨幣政策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美國經濟增長將從2024年的2.8%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僅1.8%。與此同時,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將降息多達100個基點,這進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美元因關稅不確定性和衰退擔憂而受到打擊,未來還有相當大的下跌空間。這種貶值或將加劇通脹壓力,但也可能使出口更具競爭力,有助於減少美國貿易赤字。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