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創能量日益蓬勃,不論在AR和VR、AI、IoT等各領域,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團隊紛紛冒出頭。但處於起步階段的新創團隊,未必有太多資源,他們做出產品後,該去哪裡測試、驗證,進而修正讓產品變得更好?
四支團隊齊聚Living Lab 驗證產品
digiBlock C Living Lab計畫已邁入第二年,今年的主題是AR、VR、動作偵測、新媒體等互動科技應用,其中選出光時代科技、羊咩咩整合行銷、頑石生活和酷手科技等四支隊伍,進行為期五個月的實證。
入選隊伍各有所長,並且都帶著準備好的產品與服務而來。光時代科技致力於空間互動的軟硬體研發,獨家的「光標籤」技術能將虛擬空間快速座標化,在智慧型手機、AR眼鏡等設備掃描光標籤後,直接建構出與場景互動的虛擬環境,「有機會能驗證自己的產品與服務,我們都很興奮,」光時代科技商務總監張頤文笑稱。
頑石生活過去多為博物館辦展,發展融合文化與科技的技術和服務。傳統AR技術辨識多針對平面圖形,若想辨識立體物件,相當困難。但隨著科技進步,能掃描立體深度資訊的光學雷達掃描儀(LiDAR),變得日益輕巧,最新發布的iPhone 12 Pro甚至直接搭載LiDAR。因此,團隊看好LiDAR將讓立體AR製作愈來愈容易,便據此研發相應的「多人共感混合實境智慧展示系統」。
酷手科技的產品是小巧輕便,不受陽光、雨水和濕氣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的人機介面及手勢辨識裝置。使用者穿戴在手腕時,裝置能感應手部肌肉動作並偵測手勢,可用於取代傳統的遙控器,讓使用者空手時也能控制各式電子裝置。
羊咩咩整合行銷則主打多媒體和數位娛樂解決方案,提供客戶虛擬網紅(Vtuber)的完整配套。例如可以讓在美國參與展覽的母女,直接與在臺灣的虛擬網紅隔空互動。但這樣的技術必須透過5G的高頻寬與資料傳輸才能達成,而Living Lab裡設有中華電信的5G基地台,就是團隊最好的測試環境。
四支隊伍進駐digiBlock C Living Lab一段時間後,不約而同指出,Living Lab確實是適合驗證新產品的舞台。
光時代科技在digiBlock C舉辦的「AR星世紀」展覽,運用光標籤的專利,將大小朋友的手作圖畫,直接轉化為AR內容。目前展覽已吸引超過300人,團隊一方面測試使用者對娛樂類AR應用的興趣,另一方面,使用者以平板掃描光標籤時,內建的程式會蒐集手勢、站位、使用角度等數據,以便團隊日後改善光標籤的精準度,「我們在這裡蒐集使用者測試數據,獲得改善功能的啟發,並且持續優化操作性能,」張頤文說。
酷手科技同樣邀請客戶、來賓使用自己產品。執行長吳季剛透露,透過蒐集使用者數據,能測試手勢操作的誤判率、紀錄誤判動作,並建置肌肉生理訊號資料庫,有效訓練AI模型,讓未來各種人機互動的應用,更符合人體工學。
相較前兩支隊伍,頑石生活專案經理劉詩安有感的還有「場地」。他提到,過去頑石生活大量辦展,知道好場地難尋,不是場租太貴,就是其實只需要使用部分空間,卻必須付出整個場地的租金,這次團隊前來驗證新產品,最大的展品就是一台腳踏車,「我們在Living Lab的空間大約20坪左右,大小就很適中。」
羊咩咩整合行銷也實際測試虛擬網紅的異地傳輸效果。對於實證結果,羊咩咩整合行銷協理朱惟慷頗為興奮:「現在用了5G,在封閉網路穩定的情況下進行點對點測試,最佳數據收集到約50毫秒,非常期待未來5G普及!」
digiBlock C除了提供硬體展演舞台,軟體上也讓團隊在驗證產品、辦展、行銷時,都事半功倍。例如羊咩咩整合行銷過去以產製內容為主,這次測試5G遇到工程技術問題,Living Lab便引入中華電信協助處理,「這裡應該也是臺灣唯一能讓新創團隊驗證5G應用的場域了,」朱惟慷說。
主題切合產品到位 可來digiBlock C Living Lab一試
在Living Lab待了幾個月,酷手科技執行長吳季剛建議,若是以數位內容、AR、VR為主題,且手上已有原型或早期產品的團隊,都可以來Living Lab試試,「目前Living Lab應該是最合適的場域,這裡也會為團隊介紹廠商、做網路宣傳。」
劉詩安更進一步指出,儘管新創團隊做好產品,但初期往往不清楚市場定位,期待digiBlock C能引進更多業界資源、業師,為團隊點火助攻,將臺灣的新創力量釋放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