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大信用卡公司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本季(7~9月)的財報陸續公布,令人意外的是,通貨膨脹似乎沒有阻擋人們減少消費,反而因為美元相對走強,讓美國人更願意到海外旅遊,成為3大信用卡公司本季營收上升的主要動能。
3家公司在旅遊相關的交易量年增幅度從36%到57%不等,當中美國運通旅行相關業務的交易量更一舉突破疫情前的水準。
美元升值帶動旅遊開銷,美國人更願意出國旅遊
Visa的2022年財政年度於9月劃下句點,營收為78億美元,比往年同期增加了19%。當中有幾個關鍵指標, 包含總交易量比往年同期增加10% ,以及值得注意的是, 全球跨境交易量增加了36%,其中跨境交易量主要包含旅遊支出與跨國電商交易 。
萬事達與美國運通,也同樣受惠境外旅遊的刺激。萬事達在2022年財政年度第3季營收為58億美元,比往年同期增加15%,當中總支付量增加15%、跨境交易量增加44%。
美國運通財務表現向來是觀察美國富裕族群消費動向的指標,2022年財政年度第3季營收為136億美元,年增24%。當中總支付量上升19%; 而依照美國運通的財報分類,旅遊與娛樂支出在第3季的營收比往年同期上升57%,首度超過了疫情前的水準。
正是旅行需求的支付量增加,讓3間公司的表現都超出預期。《彭博》(Bloomberg)在Visa財報公告後就指出, 跨境交易量對公司來說比境內消費更有利可圖 。
《路透社》(Reuters)也引述消費金融服務公司Bankrate.com分析師泰德・羅斯曼(Ted Rossman)的觀察,「通貨膨脹(帶來的漲價)並不是導致人們花費增加的主要原因。」意即除了物價上漲導致的支出增加之外,根據這季的財務報告,由於匯兌差異刺激的旅遊消費,也同樣使信用卡公司受惠。
這反應了美國消費者的消費動能仍然相當強勁,外媒《Market Watch》報導,Visa財務長瓦桑・普拉布(Vasant Prabhu)甚至表示,「如果你只看我們(Visa)的財務數字,而不看人們在媒體上的言論,你甚至不會察覺到外界的焦慮或不確定性。」
但相對地,強勢美元對美國在地的旅遊業來說並不是好消息,因為美國旅遊業的一大部分收入是來自國際旅客,而美元走高可能降低他國旅客去美國旅遊的意願。
營收上升減輕通膨憂慮?美國運通多備3.6億美元怕用戶還不了錢
從財報來看,3家公司的財務成績都擺脫了外界對通膨跟利率上升的憂慮。但同時間,必須注意到業者仍然準備了更高的「放款備抵呆帳」(Loan Loss Provision)來因應用戶無法準時償清貸款的可能性。
美國運通在這季報告中,公告了7.78億美元的放款備抵呆帳,比上一季的4.1億美元多出了3.6億多美元。美國運通執行長史蒂夫・史奎瑞(Steve Squeri)說,「並未看到用戶消費行為有改變,但從更寬廣的角度來觀察經濟變化,仍有一些混合的信號可以參考。」
而在萬事達財報公告後,《路透社》引述KBW分析師桑傑・薩瑞尼(Sanjay Sakhrani)的觀察:「第四季(2022年10~12月)的營收預測略低於預期,是由於通貨膨脹的壓力,消費者行為正在發生變化。」
總結來說,不論是從美國運通準備的放款備抵呆帳,或是攤開三家公司過去5季的財報,可以觀察到營收雖然呈現逐季上升的趨勢,然而從年增率來看,營收的成長動能已經放緩的現象,都說明了通膨影響尚未明朗,仍需更多時間觀察。
資料來源:Reuters、Bloomberg、Financial Times、Market Watch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