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選個有「錢」途的熱門科系,資訊、電機工程等理工科或許是許多人心中的答案,但選對科系後就高枕無憂?現實可能比你想得更殘酷。
根據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最新分析,2023年部分大學科系的應屆畢業生正面臨嚴峻的就業市場。
這份報告針對73個主修科系、年齡介於22至27歲的大學生畢業生進行分析,當時應屆畢業生的整體失業率為3.6%。人文學科、純科學甚至備受追捧的科技領域,皆有科系出現高於平均的失業率。
其中, 人類學失業率高達9.4%,位居所有科系之首,物理學則以7.8%緊隨其後。意外的是,電腦工程與電腦科學的畢業生失業率也偏高。 凸顯了即使在傳統教育認知中的熱門領域,這些畢業生也可能在求職初期遭遇困難。
高薪與高失業並存!科技畢業生寧缺勿濫
本次調查中最引人關注的現象,莫過於電腦工程與電腦科學領域。
《Business Insider》指出,儘管這2個科系的應屆畢業生失業率偏高,但他們一旦找到工作,薪資水準卻是所有科系中的佼佼者,與化學工程並列為應屆畢業生起薪中位數最高的領域,達8萬美元(約新台幣230萬元)。
美國求職平台Glassdoor首席經濟學家丹尼爾·趙(Daniel Zhao)分析,這反映出電腦領域的畢業生清楚自身專業的長期價值,因此他們寧可花費更長時間等待符合期望的職位,也不願輕易接受與學位不符的工作。
紐約聯儲銀行的經濟學家傑森·阿貝爾 (Jaison Abel) 補充,2022年中至2023年間,科技業在疫情後的需求高峰期結束後,人才招募力道普遍放緩,直接衝擊了高度依賴該產業的電腦科學、電腦工程及物理學畢業生。
就業市場全面降溫,科學領域前景分歧
報告同時顯示,不同科學領域的就業前景呈現兩極化。相較於物理與化學系畢業生較高的失業率,地球科學的失業率僅1.5%,生物學3.0%也低於平均值。
經濟學家認為,純科學領域的就業機會相較於工程學科更為侷限,且高度依賴政府的研究經費。
而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美國整體就業市場正從疫情後的榮景中降溫,職位空缺數減少,這對所有求職者,特別是剛踏入職場的畢業生構成了壓力。
數據指出,2025年3月,應屆畢業生的失業率已攀升至5.8%。專家建議,面對趨緩的就業市場,加上科技業面臨大裁員潮,畢業生應積極運用校友及家庭人脈網絡,並仔細研究目前仍在積極招募的產業與企業,以增加成功求職的機會。
延伸閱讀:AI落地效應來了!全球科技業近6.3萬人喝西北風:什麼是人工智殘?被裁員都是因為AI?
Z世代後悔念大學!直言浪費金錢、技能比學歷更重要……學位文憑為何貶值了?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紐約聯邦儲備銀行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