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年餘,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進入高速數位轉型階段,巷口的小吃攤販也開始提供數位支付,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消費者的日常,線上線下串聯讓銷售無所不在;遠端工作凸顯中大型企業在雲端營運管理的需求,上下游供應鏈在疫情下亦暴露脆弱斷點,讓數位需求大幅躍進。在全球數位經濟蓬勃發展之際,支付龍頭Visa在致力持續滿足消費者對數位支付(Consumer Payments)需求之外,調整策略特別著眼B2B創新金流服務(New Flows),以及附加價值服務(Value Added Services)業務,攜手與數位圈內各樣夥伴形塑未來金融樣貌。
反轉數位支付 手機變身刷卡機穿透小商家
「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不分企業規模,數位優先、快速回應市場成為每個企業必修課程,再加上低接觸經濟崛起,消費者對於數位支付的倚賴越來越高,企業能否因應需求提供無所不在的金流服務,將左右競爭力高低。」Visa大中華區總裁于雪莉表示。
她補充:「過去一年,Visa代碼化支付(Visa Token Service;VTS)的發行量增加近一倍、累計全球發行超過40億組代碼化卡號,顯見市場對數位支付的強勁需求。」「接下來,Visa將因應中小企業、小微商家需求提供創新金流服務,助其打造兼顧安全、可靠、便捷的數位支付系統,滿足消費者對數位支付的多元期待。」
「例如,推出 Visa 手機感應收款(Tap to Phone)方案助商家化手機為刷卡機:商家只要在智慧型手機下載並啟用收單機構指定的App即可將隨身手機轉變為刷卡機,彈性的讓消費者以感應卡片、數位錢包App或者是具備感應支付功能的智慧型手錶支付費用。」
Visa台灣區總經理趙麗芳則分享:「今年,Visa台灣特別推出『#挺好的小店』活動,向200家小微商家介紹手機感應收款服務,協助其以數位支付服務更好的擴展客源、減少錯帳率。」「目前在台灣包括小吃店、餐飲店、計程車、連鎖健身與美容等小微商家導入手機感應收款服務,預期規模化導入更多店家與應用場景。」
串聯金融機構與新創 虛擬商務卡強化企業雲端競爭力
另一個Visa著眼的是透過虛擬商務卡協助優化金流機制。于雪莉以Visa跟台灣線上旅行業者(Online Travel Agent; OTA)新創與金融機構合作案為例指出,透過Visa虛擬商務卡服務簡化、透明化與自動化原先複雜的財會與支付流程,OTA新創不僅成功縮短員工花費在訂單與發票比對等工作的時間、縮短支付週期與成本,更重要的是,吸引世界各地的旅館業者與其合作,為業務擴展奠定堅強基石。
虛擬商務卡解決方案也在中國大陸與香港Visa持續發展,特別多應用在跨境電商以及出口貿易,例如企業平台店租、網路廣告或各種營運費用的支付場景。關於Visa在全球數位支付領域扮演的角色,于雪莉面帶微笑的說:「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綿密的支付網絡,為極大化服務綜效,Visa將擁抱開放、以負責任的創新打造通行各地(支付應用場域)的高速公路,讓各種車輛(企業客戶、小微商家)都可以順暢的駛向目的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支付需求)。」
除了因應商家或企業需求與時俱進的推出創新金流服務,Visa亦積極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從資料分析、產品權益、應用程式介面、風險管理與行銷推廣等層面提供多元附加價值服務、協助企業發揮支付與數據的最大價值。
數位賦能實踐普惠金融
「我們的目標是實踐普惠金融,讓全球多達17億、缺乏金融服務的弱勢人口也可以享受數位支付帶來的安全與便捷生活。」為實現這個目標,于雪莉表示:「Visa除攜手金融機構、銀行、金融科技新創、政府機關與眾多機構一同協助中小企業與小微商家建構數位支付與收款機制,更提供豐富資源協助其掌握相應技能與知識,讓其可利用對的工具加速創新轉型腳步。」
例如,成立Visa中小企業實用商務技巧(Practical Business Skill)網站,以多元且豐富教材協助小微商家掌握金流、數位支付、電商營運、銷售、物流、售服等技能,更好的在疫後新經濟拓展業務。除此之外,Visa台灣還有跟進出口同業公會合作提供中小企業一系列教育活動,以及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合作賦能地方觀光商圈店家,今(2022)年是為新北市平溪商圈的在地商家舉辦線上永續主題工作坊,協助在地商家掌握數位工具、推動在地商圈的永續發展。
「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接下來,我們將側重創新發想到具體產品的速度與力度,透過產品與技術等跨部門同仁腦力激盪的方式,以簡單化、標準化、模組化的方式進行負責任的創新,將經過在地市場驗證的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市場,更好的回應市場需求、共創未來金融。」關於Visa未來的佈局,于雪莉如是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