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過1500位台灣泛娛樂產業人士齊聚一堂,他們全都為了一年一度的「亞洲新媒體高峰會」而來。在短短兩天內,高度濃縮產業精華趨勢,橫跨電視、電影、音樂、出版、遊戲、網路等領域,帶來最前端的重磅分享。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高峰會,圍繞四大主題展開──動戰局(Reshuffle)、準策略(Research)、多變現(Revenue)、新經典(Replay),集結近80位國內外重量級產官學領袖,展開22場專題演講與對談,會中鎖定串流媒體、IP孵育、韓流分析、內容變現、國際出海、台劇復興等最新話題,剖析新媒體產業的未來趨勢。
NMEA理事長蔡嘉駿表示,前三年高峰會已完成不少里程碑,目前NMEA是全台灣內容產業最大的民間組織,擁有高達230個會員,涵蓋國內外公司,真正落實建立內容產業生態圈。同時,為了對台灣政府有更多呼籲,並實質參與更多政策修訂,在NMEA顧問中也有10多位立委。今年NMEA更預計在高峰會後一周,發表一部台灣內容產業的建言書,向政府和相關產業人士喊話,提前儲備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解析韓流成功之道
今年高峰會有不少亮點專講,近年韓流爆發,大家都想知道韓國的成功之道,今年特別邀請Netflix亞太區內容長金敏英,本身即為韓國人的她,負責採購、監製Netflix上所有韓劇,她將帶來第一手經驗,分享如何和國際平台打交道,把韓流輸出全世界。此外,韓國KOCCA文化內容振興院將派主管來台分享韓流成功與政策推動的關聯性。
以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KOCCA)為討論主題,今年請來熟悉韓國的專業人士,包括曾在韓國大學任教的作家鄭匡宇、資深影視評論家葉郎、負責韓國娛樂龍頭CJ集團的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拆解KOCCA打造文化財的成功方程式。
韓國的造星能力也是韓流的成功關鍵之一,每年都有新人變身當紅炸子雞,今年高峰會集結專門培育新人的各方專家,像是TDI夢幻學院執行長朱敬然、《植劇場》推手王小棣、「名模教母」伊林娛樂副董事長陳婉若,從韓國模式來看台灣如何造星。
四大重量級人物暢談經營心法
「除了探討新趨勢、新策略,也不能忘記過去成功經驗,溫故知新很重要,」蔡嘉駿說。今年在「新經典」主題中,非常難得請到台灣內容產業各據一方的四大重量級代表人物來分享。
電影圈請來電影導演朱延平,他曾拍攝許多票房破億、膾炙人口的商業電影,希望借助他的成功經驗,帶給台灣新世代導演不同啟發。電視圈請來映畫傳播董事長郭建宏,過去許多叫好叫座的節目和戲劇如《鑽石舞台》、《快樂星期天》、《浴火鳳凰》、《意難忘》等,全都出自他手,這位王牌製作人將暢談如何打造電視和戲劇王國。
音樂圈請來滾石集團董事長段鍾沂,身為華語世界中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滾石創作能量豐沛,同時兼具質感和商業價值。段鍾沂極少露面演講,這次他將分享滾石走過40年,在成功之外,還有哪些失敗經驗值得引以為鑑。
媒體圈請來台開總裁邱復生,他曾創辦年代集團、TVBS、投資拍攝《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等知名電影、成立影音分享平台imtv,還開過唱片公司和遊戲公司,「他是台灣影視領域斜槓最多的大亨,從電視、電影、音樂、錄影帶、發行到新媒體,無役不與。雖然他也失敗過,但他永遠幫台灣業者在前面作實驗,」蔡嘉駿說。這次他將分享過去40年來的經驗,以及如何看待台灣未來媒體生態的發展。
搭起政府與產業橋梁
高峰會不僅討論業界最新趨勢,也希望能為政府和產業牽起溝通橋樑,每年開幕第一場,都會邀請台灣各大行政法人的負責人進行關鍵對談。今年請來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彭俊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剖析台灣文化內容的競爭力,行政法人又該如何讓政策落地。
提到政府政策,就不能不提今年最受外界矚目的數位發展部,以及轄下設立的「多元宇宙科」,未來將在台灣發展數位內容上扮演什麼角色?這次大會請來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親自說明多元宇宙之於數位發展部的業務範疇,以及未來數位發展部對台灣內容產業的實際應用。
近年全球律政劇當道,高峰會也特別邀請台灣四大律所:理律、萬國、恆達和威律的律師,一同探討律政劇,從專業律師的角度來看戲劇內容,精采火花令人期待。
打造變現之道
有了優質內容還不夠,如何將IP發展成商業體系,走上變現之路,是所有內容業者關心的議題。這次高峰會向IP大國日本取經,找來三大代理日本IP的業者──尖端媒體集團、木棉花國際和香港羚邦集團,分享日本如何經營IP。
近來直播正夯,如何運用直播讓內容變現也備受關注,東森新媒體將分享電視節目打造直播電商的變現術。透過多元主題激盪,高峰會希望為台灣內容產業找到更多新的可能,讓台灣原創內容站上國際舞台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