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甦,消費回熱,當大多數銀行專注撒銀彈推優惠搶市,唯獨國泰世華別有洞見,將目標鎖定在「使用者體驗」而非僅止於追逐帳面數字。2022年底啟動品牌整合,主張結合「CUBE卡」和「CUBE App」,推出全新的國泰世華數位金融品牌——CUBE,首創卡友可透過CUBE App隨選自主切換權益,更是一鍵通往集團數位服務的管道。接近商業模式創新的產品思維,國泰世華CUBE如何實踐科技金融,為用戶帶來有感體驗?
突破舊有思維,國泰世華累積700萬數位使用者
日新月異的科技工具問世,促使愈來愈多的金融服務商品出現,雖為消費者謀福利,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歷經長期觀察與聆聽使用者心聲後,國泰世華推出嶄新的數位金融品牌「CUBE」,全方位滿足不同消費族群在儲蓄、理財與投資等面向的需求,打造跨場域的一站式生活金融服務。
CUBE,其實就是「Cathay United Bank」(國泰世華銀行)+「Empower」(賦能)的縮寫,作為國泰金控旗下的數位金融品牌,CUBE可以說是國泰從2016年累積至今的數位轉型集大成之作。
「我們認為是時候讓CUBE問世,以全新的面貌向大眾宣告國泰世華的『質感金融』願景,滿足用戶多元金融需求。」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表示,截至目前,國泰世華已擁有700萬數位使用者,每月數位登入超過3,500萬人次,CUBE卡更超過500萬卡,為目前數量最多的銀行卡。
但比起用戶數,其實國泰世華更在意的是「Engagement」,也就是用戶的互動率、登入率。陳冠學分享,在改版成CUBE後,今年App登入次數比去年成長50%。顯見使用者對CUBE App產生黏著度。
化繁為簡,CUBE讓用戶越來越依賴的秘訣
從金融服務設計,到建構UI/UX,以及最終的落地與修正,CUBE作為集團資源集大成的全新數位品牌,傾團隊之力打造的,已不再只是一個單純銀行App,而是富有野心的數位品牌。
「做好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離不開我們的金融生態圈,收益自然就會上升。」CUBE想帶給使用者的數位體驗可歸納為簡短的六字心法——簡單、好用、美感。質感金融的願景說來簡單,卻是知易行難。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滿意度、安全性、以及客戶賦能,陳冠學時常要帶著團隊進行跨部門、甚至跨子公司的溝通。
「由於CUBE涵蓋了國泰金控所有的數位金融服務,而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的資安法規、主管機關都不同,所以時常要溝通、協調,且不能放掉『使用者體驗至上』的品牌精神,」陳冠學說。
以資安為例,CUBE App領先台灣金融業先行使用FIDO(Fast Identity Online)、「登入兩步驟驗證機制」、直接人臉辨識技術等,為使用者提供更快速、安全的登入方式。此外,若發現陌生登入、異常消費行為出現,也能及時管理監控並提醒使用者。
不過,對國泰世華來說,嚴謹的資安不過是最基礎的建設。CUBE實踐質感金融的方式,陳冠學坦言,並非是推出一個驚天動地的金融服務,而是將「解決用戶痛點」作為服務設計的最高指導原則。
因此,從最基本的說明文字、使用介面改寫得清楚簡潔、到整合證券保險等子公司服務,CUBE要做的,就是讓金融服務不再是艱澀難懂的複雜麻煩,而是能讓使用者時常主動登入App、方便實踐生活金融管理。「這也是所謂的客戶賦能,我們不再去單點式的打擾使用者,而是能讓使用者自主登入App,像是看Netflix一樣輕鬆自在的探索金融生活。」
以留白為意境,CUBE實現「為可能,竭盡所能」
點開CUBE App,眼見白色極簡為主視覺的CUBE映入眼簾,象徵品牌不止步、持續為更好的可能留白。陳冠學分享,整個CUBE的開發過程都十分注重細節,尤其介面設計上不只力求好用、更要好看。「假使有設計突兀的廣告訊息出現、有礙使用者體驗時,就會產生跨部門的折衝,因為我們還是希望可以重視細節、保持質感金融應有的美觀。」
「在數位環境裡,好的使用者體驗,才會讓使用者持續選擇你。」這是國泰世華經年累月觀察的遊戲潛規則,也是品牌突圍切入點。國泰世華推出CUBE,在FinTech領域繳出漂亮的成績單。
關於下一步,陳冠學表示,「我們希望將CUBE打造得更聰明,不只完成用戶提出的需求任務,也能主動協助決策、提供金融提醒、財務規劃建議等。」在AI話題愈來愈熱、發展漸趨成熟的不久未來,或許可以好好期待CUBE成為個人金融小秘書,為人們帶來美好的質感金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