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打造創新服務,不再是一般產業的專利,擁有百年歷史的中華郵政,近年來積極透過數位轉型發展全新郵政金融服務,像是與全球數位支付科技領導品牌 Visa合作發行無實體卡的郵政數位Visa金融卡,可以用於電商或實體通路交易場景,不只引領簽帳金融卡行動支付趨勢,便捷的服務與體驗,也獲得用戶高度肯定。
數位轉型3大目標 打造郵局即服務
擔任這家百年公司數位轉型要角的中華郵政協理陳棟梁表示,自從 2021年7月正式設置數位發展委員會後,中華郵政就定出以下三大轉型目標:
第一是導入AI人工智慧、BlockChain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及使用者體驗五大科技應用,提升各部門或跨部門的作業效率。
第二是以POST(Personal個人化服務、On-demand隨選服務、Smart智能服務、Trust信賴安全)核心價值為基礎,以此不斷精進「行動郵局APP」的服務,追求客戶體驗最佳化。
第三為整合全臺近1,300個營業據點,及郵務、儲匯、壽險與電商服務等各項業務的資源,持續發展創新的商業模式。
由行動郵局APP出發 追求客戶體驗最佳化
上述三大轉型目標中,中華郵政對客戶體驗的重視,頗令人好奇,因為在眾人眼中,中華郵政只有一家獨營,無論服務體驗好或不好,民眾都一定會使用,但陳棟梁的想法卻不是如此,「正因為各族群都一定會使用郵政服務,我們反而身負普惠便民重任,不能只思考商業利益,更要重視不同客戶的需求,讓每一位民眾都能有好的體驗。」陳棟梁強調。
也因此,中華郵政在準備開發新版「行動郵局APP」前,特別投入近半年的時間進行使用者體驗研究及規劃設計,除了站在一般使用者角度,更針對身障、銀髮、偏鄉、外籍及新住民5大族群的使用需求,思考適合他們的APP介面與操作流程。
以視障族群為例,陳棟梁說明,在開發新版APP前,中華郵政即邀請社福團體人員進行焦點團體訪談,其中包含視障協會相關社工與視障者,以充分瞭解視障者使用APP的方式與需求,之後才進到程式開發階段,待資訊人員完成開發後,同樣先邀請視障族群試用並根據試用心得即時調整,待「行動郵局APP」正式上線後,再委由淡江大學視障中心製作教學影片,希望讓廣大視障族群都能順利使用。
不只在介面與流程設計,考量到使用者需求,在功能規劃上亦遵循前述所提POST價值,例如,提供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字體大小和語言版本,就是符合「個人化」價值;由用戶自行設定要將哪些服務放在APP首頁,則提供「隨選」彈性;將生物辨識技術與APP登入及轉帳、繳費(稅)等機制結合,為善用「智慧」科技創造使用便利性;而遵循金管會所定安全規範及國際標準,則是為了符合「信賴安全」核心價值,讓用戶可以安心使用郵政金融服務。
同時,行動郵局APP的 Logo 亦加入象徵郵差的信鴿,而信鴿翅膀後的4條線則代表郵務、儲匯、壽險與電商四大服務,意味著這四大服務都將遵循POST價值追求客戶體驗最佳化,而信鴿飛躍POST,也期許郵政超越自己,具有POST Beyond POST的意涵。
滿足數位支付需求與永續理念 推出郵政數位Visa卡
這種重視客戶需求和體驗的精神,也是中華郵政選擇與Visa合作的原因。「我們觀察到疫情後,民眾的消費付款習慣出現很大的轉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路上買東西,或使用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等行動支付工具。」陳棟梁說,中華郵政已經與9家電子支付業者合作,提供連結帳戶付款服務,為進一步提升郵政晶片金融卡支付功能,因此希望透過與Visa的合作,讓郵政金融卡也能應用在消費支付場景。
自2023年7月起,只要是郵政晶片金融卡的成年持卡人,皆可在「行動郵局APP」按下申請鍵,將郵政晶片金融卡升級為郵政數位Visa金融卡,日後不只可以在電子商務網站進行交易,也能綁定 Google Pay 、LINE Pay與 台灣Pay 等,於實體店家感應或掃碼支付,倘若要查看卡號與效期,或申請掛失或調高消費額度,都可以在「行動郵局APP」上完成。
陳棟梁指出,目前郵政晶片金融卡的發卡數量已超出1,280萬張,幾乎等於全臺一半人口,基於此用戶數量的基礎上,中華郵政與Visa合作,提供郵政金融卡「一鍵華麗轉身」的便利性,不只更貼近現代人的消費習慣,亦有助於將數位支付拓展到全臺民眾。
更重要的是,郵政數位Visa金融卡非信用卡,只能在帳戶可用餘額及刷卡限額內圈存扣款,餘額不足則無法刷卡消費,民眾在改變使用習慣的同時,不必擔心可能會有循環利息或帳戶透支的風險。
「Visa是全球第一大發卡組織,不只特約商店數量多,且有完善的安全防禦機制,是中華郵政最佳合作夥伴。」陳棟梁語氣肯定地說。
陳棟梁進一步指出,郵政數位Visa金融卡的推出,不只是滿足客戶的數位支付需求,更是中華郵政邁向永續理念的重要關鍵,因為採虛擬卡形式,可以省下實體卡在製作和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平均一張卡就能減少超過 800克的碳排,讓民眾輕鬆實踐永續理念,呼應臺灣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
未來,中華郵政將持續創新求變,依循提升效率、優化體驗、創新商模三大數位轉型目標,與更多業者合作發展多元數位服務,以「服務不必在我,但一定有我」的形式,打造共生、共榮、共好的郵政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