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累積5000家次新創參展!企業、創投匯聚新創展會Meet Taipei,搭起台日交流橋樑
十年累積5000家次新創參展!企業、創投匯聚新創展會Meet Taipei,搭起台日交流橋樑

亞洲最大的國際新創展會「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於12月2日落幕,超過400家新創、30家企業以及國發會、數位產業署、中小企業署、證交所等政府單位共襄盛舉,展會三天湧入超過5萬人次,不僅促成新創與新創、企業與新創之間的交流與經驗傳承,更激起與日本等市場的海外對話,彰顯Meet Taipei作為國際級新創展會的地位與價值。

Meet Taipei成國際新創聚集地,台日交流最為火熱

今年是疫後Meet Taipei再次迎來近百家國際新創,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這是MeetTaipei十年來所累積的國際聲量與影響力,可見Meet Taipei已經成為國際新創探索市場、尋找資源的重要場域,也顯示Meet Taipei在亞洲新創生態系的國際級地位。

Meet Taipei 2023 國際團隊
今年是疫情後Meet Taipei再次迎來近百家國際新創,可見Meet Taipei在亞洲新創生態系的國際級地位。
圖/ 創業小聚

作為國際新創聚集地,除了協助國際新創在台灣尋找新機會外,Meet Taipei也將國際觀點帶入台灣,例如「創新創業主題論壇」邀請到活水資本創始合夥人卓彥安分享東南亞市場現況,包含「金融科技」與「電動車」都是當前的熱門趨勢,在這個賽道上的台灣新創可以把握住機會。

在所有國際串連中,台日交流是今年展會最盛大的主軸之一。台北市長蔣萬安在開幕致詞時就提到了與日本新創生態系交流的渴望,例如與日本福岡共同打造創業家友善城市,透過創業家任意通護照,讓兩邊的新創共享彼此資源;日本創投Cool Japan Fund總經理佐野一士也在台日交流論壇中提到,日本政府於2022年推動「創業發展五年計畫」,將提出發放創業簽證的政策,提供海外創業家臨時居留的身份在日本創業,免去當地營業的申請證明和高額費用。

Meet Taipei 2023 Cool Japan Fund總經理佐野一士
Cool Japan Fund董事總經理佐野一士在「台日交流論壇」提到了兩國之間的新創優惠政策。
圖/ 創業小聚

在參展新創中,也已經有新創團隊敲開了日本市場的大門,例如以5G、AI技術打造即時翻譯的聲麥無線已經與鐵路單位、旅客中心跟飯店等業者洽談合作。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蒞臨Meet Taipei展會時,更首度宣布國發會將在2024年更要在矽谷與東京設立常設性的據點,以利新創迅速對接海外資源。大會甚至在展會期間都與inline合作提供台灣代表性的餐飲點心給國際館新創,除了商業上的合作外,也能開啟文化上的對話。

台灣新創圈「量變引發質變」,Neo Star展現經濟發展未來趨勢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的重頭戲、台灣新創圈最具指標性的年度精選新創「Meet Neo Star Demo Show」,是探索新創趨勢與生態變化的關鍵指標。今年Meet Neo Star評審團大獎的首獎、貳獎與參獎皆由AI應用新創奪得,可見這一年的AI發展,也會是未來各個產業、各個企業的首要任務。

Meet Taipei 2023 Neo Star Demo Show
台灣新創圈最具指標性的年度精選新創「Meet Neo Star Demo Show」的評審團大獎的首獎、貳獎與參獎皆由AI應用新創奪得,可見這一年AI的火熱程度。
圖/ 創業小聚

《數位時代》執行長陳素蘭指出,過去13年《創業小聚》採訪超過1,500個團隊,累積至今已經產出390個Neo Star,包含政府、企業、創投、加速器、非營利組織跟媒體都逐步加入新創生態系,是量變帶來的質變,例如提供Meet Neo Star評審團大獎獎金的臺灣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這象徵資本市場挹注更多資源到早期新創企業,銜接從零到一、從新生到成為國家棟樑一棒接一棒的過程。

除了資金與資源挹注外,新創之間的交流是Neo Star更重要的核心意義,從250家脫穎而出的30強新創中,已經在Demo Show過程中開啟彼此之間的合作可能,甚至是與評審團的創投有更深入的對話。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於Meet Neo Star Demo Show開幕致詞時表示,新創是台灣未來的出路,聚集在Meet Taipei的新創都是箇中翹楚,政府以及所有新創生態圈的角色應該要打造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讓年輕世代勇於嘗試、不怕犯錯,才能找到創新的突破口。

企業、政府與各單位加入參與新創發展,共創未來基礎

《數位時代》2014年發起Meet Taipei至今已十年,當時的新創如今已是發展成熟的企業,也有許多公私部門變成新創生態圈的要角,邁入十週年之際就有30家企業與公部門的單位參與,可見企業逐漸將資源、經驗與機會傳承給發芽中的新創。

在三天的展會期間,包含中華電信5G加速器Demo Day、遠傳新創加速器、文策院的文化創業加速器、高通台灣創新競賽Demo Day、Dragons’ Chamber等活動,共促成了154場新創Demo Pitch,以及新創與企業、創投共有超過500組媒合,在在顯示企業支持新創的能量蓬勃發展。

Meet Taipei 2023 媒合
在三天展會期間共促成了154場新創Demo Pitch,以及新創與企業、創投共有超過300組媒合。
圖/ 創業小聚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邁入十週年,年年都號召數百家海內外新創參與,不僅見證本土新創生態圈從沙漠步向雨林的過程,也吸引海外新創藉由Meet Taipei探索台灣市場、尋找人才;走過第一個新創發的十年,可以說是台灣新創生態圈已經完成從零到一的過程,下一個十年的目標,將是繼續擴大Meet Taipei的國際影響力,與台灣新創共創更好的未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助你高效升級專業實力, 香港科技大學 Digital MBA 為專業人士打造高效進修路徑
助你高效升級專業實力, 香港科技大學 Digital MBA 為專業人士打造高效進修路徑

星期六早上9點,一位科技公司的策略長在家中啟動筆電,準備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線上直播課程。這是他報讀線上MBA課程後的第6週,平常全力投入公司業務、晚上與假日則用於進修科技與商業管理等相關議題,在緊湊的生活中,持續充實知識、拓展視野。

這位策略長並非特例,而是全球許多專業人士的縮影。根據多項國際調查,線上MBA課程的報名人數近年持續攀升,也有越來越多學校加入線上MBA的行列。線上MBA,不再是疫情期間的權宜方案,而是兼顧效率與彈性的理想進修模式。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 (Part-time Hybrid Mode) ,早在數年前便瞄準此趨勢,率先推出亞洲首個數位MBA課程(以下簡稱DiMBA),結合國際師資、混合式學習模式與沉浸式學習課程,為新世代管理人才量身打造職場升級的最佳路徑。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李兆基商學院大樓。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港科大 MBA 連續2年勇奪亞太第一寶座

提及港科大,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全英語教學環境、國際化師資和多元學生背景,尤其在科技創新與商業管理兩大領域,更是具備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佈的「2025大學影響力排名」報告中,港科大再次蟬聯全球第19名,持續引領亞太區高等教育發展。

港科大不只整體表現備受肯定,MBA課程更是表現亮眼,其以「培養立足亞洲、放眼世界的領導人才」為課程使命,致力於協助商業菁英養成全球視野與在地洞察力,因而深受業界領袖與學生的一致肯定。不僅超過14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香港第一,在《彭博商業週刊》全球最佳商學院MBA排名中,更連續2年抱走亞太區第一名的殊榮,成為想要提升商業領導力與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士進修首選。

這樣的聲譽和實力,也清楚體現在學員背景多元化上。根據港科大統計,DiMBA課程的前三屆學員來自美國、加拿大、台灣、新加坡、日本及韓國等20幾個國家,涵蓋製藥、區塊鏈、投資銀行、旅遊、零售等多元產業背景,並服務於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包括萬事達卡(Mastercard)、花旗(Citi)、摩根大通(JP Morgan)、滙豐(HSBC)、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國際)、騰訊控股、迪奧(Christian Dior)、國泰航空 、 UNIQLO(優衣庫) 等。

那麼,為什麼港科大DiMBA課程能夠吸引眾多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中高階專業管理人才?關鍵就在以下5大課程特色。

特色1、全球頂尖師資陣容
港科大DiMBA課程的師資團隊橫跨全球25個國家,且兼具學術深度與實務經驗。除了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UCLA等全球知名院校的知名學者外,更不乏曾任職於跨國企業的業界領袖,將第一線的管理經驗與洞察帶入課堂,讓學員得以融合理論與實務,拓展全球視野。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實體授課現場。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特色2、彈性教學模式,兼顧工作與學業
港科大DiMBA的課內容涵蓋完整的商業核心知識及多元選修課程,學員可依據個人興趣與職涯規劃,深入探索AI人工智慧、區塊鏈、ESG永續發展等最新商業趨勢,培養跨領域競爭力。

至於教學模式則依課程內容彈性設計。以理論知識為主的課程,採用「50%預錄影片+50%線上直播」的混合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先觀看預錄影片、研究真實商業案例,並在之後的直播課程中,與來自各地的同儕討論和交流。講述溝通和領導等關鍵軟技能,或是以案例研究為核心的課程,完全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教學品質,讓學員可依照個人步調安排進度,在不影響工作與生活的前提下靈活學習。

特色3、台港往返方便快速,輕鬆重溫校園生活
雖然課程大都可以線上完成,但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安排,參加實體課程,體驗校園生活。往返香港與台灣的單程交通時間不到兩個小時,因此,學生可以輕鬆前往港科大體驗世界一流的先進設備,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菁英進行面對面互動交流,使MBA之旅更加豐富。

特色4、全球沉浸式學習,拓展國際視野與實戰力
為提昇學習成效並強化國際競爭力,港科大DiMBA課程特別設計全球沉浸式學習(Global Immersion Week)活動,並與英美等眾多國際頂尖學府合作,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與世界級師資近距離交流,及親訪Amazon、華納兄弟等全球頂尖企業,近距離了解實務運作與創新策略。

整體內容涵蓋三大學習面向,第一:動態工作坊,由國際頂尖師資引導的互動式課程,深入探討科技、創新與創業等關鍵議題;第二:企業參訪,深入知名企業實地觀摩,瞭解其營運模式與最佳實務操作邏輯;第三:文化體驗,透過導覽與各式活動,理解當地文化、歷史與商業生態,從生活視角理解市場脈動。

對學員來說,參與全球沉浸式學習活動可以獲得2大助益:一是與全球業界領袖、校友及同儕深度交流,建立國際人脈;二是透過與國際教授和領導者的對話汲取經驗,不僅有助於提升領導力與決策力,也能帶回具體可行的創新構想,推動組織轉型與業務成長。

香港科技大學MBA
DiMBA學生到UCLA美國參與海外交流。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MBA
DiMBA學生到UCLA美國參與海外交流。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特色五、激發創新與提昇領導力,港科大DiMBA成職場最佳跳板
港科大DiMBA課程打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在專注工作的同時,也能彈性提升管理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為鼓勵多元背景的優秀人才加入,港科大更設立多元種類的獎學金制度,包含任職於商業科技創新領域、社會與公共服務產業、對企業有重要貢獻、或具女性領導者身份等優秀的申請者,提供專屬獎學金的支持。

對於渴望在職涯中精進自我、擴展人脈、掌握未來趨勢的中高階人才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兼具效率與深度的進修旅程,更是一個放眼國際、重塑個人競爭力的最佳跳板。

台灣豪敏有線公司執行長趙蔓𡩋 (DiMBA 2023級)認為,港科大DiMBA課程靈活而嚴謹的設計,讓職場人士能夠跨領域學習到有價值的知識,再加上同學們的背景多元又專業,使得課堂討論經常出現大膽、打破傳統的視角,有助於思維的轉變和激發創新潛能。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校友:趙蔓𡩋。
圖/ 香港科技大學

曾在中華區微軟工作的台灣菁英黃開宇 (DiMBA 2021級),在加入港科大DiMBA 課程時,已有20年以上的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工作經驗,為了提高商業視野和策略思維及加深領導技能,選擇就讀港科大MBA,並將課程中學到的最新商業技術和知識,與自身原有知識和技術結合,不僅讓自己的思考方式更多元、更懂得如何發揮創造力,在領導能力上也更上一層樓,從而更有信心去迎接未來更多工作上的挑戰。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校友:黃開宇。
圖/ 香港科技大學

港科大DiMBA第三輪招生將在今年8月27日(三)截止 ,現在報名,明年2月就可以開課,把握機會開啟知識升級之旅!
或參加 8月5日(二)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全球現場諮詢活動 ,您也可以花30分鐘與招生團隊會面,深入了解港科大MBA課程,實現職涯夢想,就趁現在!

港科大DiMBA課程打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在專注工作的同時,也能彈性性提升管理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主修課程可以線上完成,但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安排,參加實體在港選修課,體驗校園生活。 DiMBA課程特別設計全球沉浸式學習(Global Immersion Week)活動,並與英美等國際頂尖學府合作,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與世界級師資近距離交流,親訪全球頂尖企業,近距離了解實務運作與創新策略。

了解更多:立即申請港科大DiMBA課程
8/5(二)港科大全球現場諮詢在台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