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治國的1+1總是>2
毛治國的1+1總是>2
2001.06.01 | 人物

PUMA馬球衫配卡其休閒褲,便鞋上還露出一截佐丹奴白襪,周六到公司加班的毛治國,一派輕鬆打扮,看不出平日董事長的威嚴。應記者要求現場揮毫,毛治國思考良久,拿起毛筆濡滿墨汁,穩穩寫下「創造價值」四個大字。
這四個字,不但是毛治國對中華電信員工的殷切期許,也是他擔任公職十餘年來,在每一個位置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每個位置都有專業表現

**
1948年出生的毛治國,成大土木工程系畢業,修得曼谷亞洲理工學院碩士與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返台在交大管理科學系任職。1987年,毛治國被當時交通部長郭南宏徵召入閣,歷任交通部主任秘書、觀光局長、高鐵籌備處長等職。劉兆玄任交通部長後,又拔擢他為常務次長,還兼任過民航局長。
鼓勵員工創造價值,毛治國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擔任觀光局長期間,他成功包裝觀光產品,推出台北元宵燈會、台北國際旅遊展、中華美食節等活動,引發國民旅遊熱潮,打響觀光局名號。轉赴高鐵籌備處長後,引進當時國內金融界尚不熟悉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官辦民營),順利籌措資金,解決高鐵財務窘境。
1994年華航發生名古屋空難,民航局與國內航空業者一陣大亂,毛治國臨危受命出任民航局長,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事故狀況,穩定飛航秩序,充分展現危機處理的能力與智慧。
尤其是擔任交通部次長期間,毛治國協助推動政府電信自由化政策,克服萬難修改電信三法,在國內電信自由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劉兆玄就表示,毛治國是他擔任部長時最倚賴的左右手之一,「很多電信專業知識還是他教給我的。」
毛治國的專業能力,連競爭對手都不得不佩服。台灣固網董事長孫道存,雖然對中華電信許多作法感到十分不滿,但談到毛治國專業能力,孫道存不禁點頭讚許:「找一個真正的電信專家來經營電信公司,成功的機會很大。」
劉兆玄還說,毛治國是「很有味道的人。」當他把毛治國由高鐵籌備處調來當次長,毛治國立刻質疑:「部長是不是要調虎離山,取消高鐵計畫?」他的耿直令劉兆玄當場「印象大好」,決定更加重用。

**體力和幹勁充沛

**
1997年中華電信改制為公司,當時傳出劉兆玄有意讓毛治國接掌中華電信,但是以考慮內部安定為由,改由人事出身的陳堯接任。沒想到過4年,這個重任還是落在毛治國身上。毛治國使命感油然而生,決定「刀山油鍋也要走一趟。」
一肩扛起中華電信民營化的重擔,毛治國拚得比誰都有勁。中華電信副總許奎璧透露,毛治國為節省時間,平均吃一個便當只要10分鐘,效率驚人。長通分公司副總工程師石木標也說,毛治國和主管開會時常開到晚上10點,假日上班更是家常便飯,員工要有充沛的體力和幹勁,才能追得上毛治國的速度。
在交通部時代就擔任毛治國幕僚工作的董事長特助羅子亮透露,毛治國比以前要忙碌好幾倍,多次熬夜加班,都將就睡在董事長室隔間裡的一張簡陋小床。兩次發表長篇電子郵件給員工,事前還「閉關」在小隔間裡專心寫信,一通電話都不許打擾。
4月份中華電信開始促銷ADSL,毛治國頻頻在媒體曝光,平均每周出席2至3個記者會,還要隨時抽空赴立法院備詢。毛治國不但不覺得辛苦,還表示不久後要開始全省走透透,把中華電信30多個營運處繞一遍,親自向各地員工傳達他的想法。
長期擔任公職,外界一向認為毛治國很嚴肅,其實他也有溫馨、人性的一面。空閒時候,毛治國會陪讀國一的兒子去網咖,陪大一的女兒去看電影。董事長室裡原本有一張陳堯留下來的大椅子,毛治國卻認為它太「霸氣」,一直擱在角落不願意去坐。
雖然工作忙碌,毛治國還是花很多時間唸書,他最佩服趨勢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毛治國略帶得意地說,他可能是早期國內少數對杜拉克下過功夫研究的人之一,對他的理論知之甚詳。
卸下公職後,毛治國也想跟杜拉克一樣繼續教書、寫作。進入中華電信前,毛治國正進行一本書的寫作計畫,已經完成前二章,後來工作忙碌遲遲沒有進度,但他始終念念不忘。
劉兆玄說,大家應該「多給毛治國一點時間,再來論斷他的成績。」到底毛治國能激發中華電信員工創造多少價值,目前還看不出來,但可以確定,他對自己的要求,表現絕對是淋漓盡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隨著政策法規開放與消費者行為改變,金融服務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加速數位金融服務往個人化、智慧化與互動化靠攏,觀察到這股趨勢,台北富邦銀行不僅積極展開轉型旅程,更於 2023 年中啟動 Fubon+ 行動銀行 App 專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以「簡單」、「直覺」、「懂我」三大設計理念重塑產品架構、系統介面與使用體驗,打造專屬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

北富銀以簡單、直覺、懂我為核心訴求,Fubon+化身專屬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集結跨部門 600 位同仁的力量、歷經一年餘的時間,台北富邦銀行在去(2024)年 11 月正式推出 Fubon+ App,在極短時間內協助高達九成的行動銀行用戶轉移,更因應使用者需求快速迭代功能服務,透過數據分析完善個人化體驗,成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傅奕樵解釋:「Fubon+ App 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金融使用行為進行服務分類,並以牌卡介面提供信貸、信用卡、帳戶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直覺的點選與連結所需服務,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與優化使用體驗。」

富邦金控
Fubon+ App不僅系統介面翻新,功能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擴充
圖/ 數位時代

根據統計,Fubon+ App 上線之初即整合超過 200 個功能服務,每月平均 以5 到 7 個新增或更新功能向上攀升,滿足不同使用場景。例如,針對偏好夜間使用App的族群推出深色主題介面、考量年長者需求提供五種字級選擇,以及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夜間換匯服務等。

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多元功能與使用體驗至關緊要,對此,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周郭傑認為:「功能越多元,系統介面與操作流程越需要簡潔直觀,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設計每一個互動細節與使用體驗。」以生活繳費為例,使用者只要以Fubon+ App繳交水費或電費,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並主動發出繳費提醒,降低遺漏與逾期風險,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Fubon+ App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化身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具體作法有三:整合銀行、人壽與證券數據資料,讓使用者可以單一平台掌握各種資產數據,如銀行存款明細、人壽保單與投資績效等;其次是在App提供「富邦共學」等免費線上課程資訊,以及專屬的理財建議,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所需的理財資訊,以及透過「我的權益」提供使用者專屬優惠與回饋,加速使用者下達各種金融決策。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蒐集與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軌跡,例如交易數據與互動行為,讓台北富邦銀行可以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提供專屬使用者的產品服務與資訊,例如在使用者的信用卡額度將滿時發送調額提醒訊息等,即時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金融場景的服務需求。

聚焦五大進化服務,Fubon+ App與時俱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為擴大Fubon+ App設計理念與價值,台北富邦銀行將聚焦「安全」、「財富」、「暖心」、「便利」與「智能」五大面向,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量。

傅奕樵表示:「資安風險與詐騙事件頻傳,讓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抱持戒心,為改變這個狀況,Fubon+ App全面提升系統安全、裝置安全與落實資料保護,針對信用卡戶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內連帳戶安全中心提供多重安全設定,包含裝置綁定跟透過OTP(MOTP)進行身分與交易認證等,更透過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以及知道如何降低風險,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此外,台北富邦銀行將於下半年度導入FIDO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易時可以生物辨識的方式快速通過身分認證,更好保護用卡安全。

富邦金控
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
圖/ 數位時代

除了防詐安全,Fubon+ App更同步進化財富管理功能,以暖心設計與簡單直覺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在線完成資訊查詢與金融交易,如匯率到價通知、視覺化市場燈號,到個人化的消費與投資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理財體驗。此外,還可依需求串聯實體分行,由專人提供即時協助。「我們將以使用者視角持續優化Fubon+ App,同時,攜手跨業合作夥伴一同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生活場景的金融需求,如旅遊金融等,成為真正『懂你』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關於Fubon+ App的未來發展方向,周郭傑如是總結。

了解更多Fubon+ >  https://fubonapp.taipeifubon.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