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亞洲新媒體高峰會:為融合共榮探路、開創產業新生
2024亞洲新媒體高峰會:為融合共榮探路、開創產業新生

在全球數位匯流的巨浪席捲下,影視新媒體產業正經歷一場典範轉移。新科技改變內容生產模式,也顛覆傳統的內容消費型態。面對市場快速變化,台灣內容產業既要突破本土市場規模限制,也要在國際競爭中找到立足點。這樣的轉型課題,需要集結各界集思廣益、共同探索。對此,NMEA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第六年主辦亞洲新媒體高峰會,以「CONSOLIDATION」為主題,線下活動吸引近千位產業人士參與、線上直播超過八萬人次觀看,共同時為產業尋覓融合、共榮、與新生之道。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文化部部長李遠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如《影后》劇中所說,『生存』就是關鍵。」文化部部長李遠以業界時事開場,宣布國發會同意第二個百億國發基金支持,盼挹注文創產業成為國家級戰略產業。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則宣布明年推出「台北戲劇獎」,從地方政府角色鼓勵文創發展。台灣國會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蘇巧慧也承諾,將擔任產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助力產業前行。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內容產業應攜手合作,解決過度破碎化、資源無法聚合的問題。」NMEA理事長暨台灣大哥大新媒體事業副總經理李芃君指出,台灣文創產業從業人員規模與半導體產業相當,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在尋求突圍的此刻,攜手合作將是產業邁向國際的關鍵力量,「透過更緊密的上下游與水平整合,串連產業價值鏈並提升終端價值,才能帶動產業及公司的健康成長、新生與永續!」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NMEA理事長暨台灣大哥大新媒體事業副總經理李芃君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此刻,產業下一步怎麼走?

從在地製作到國際市場,台灣內容產業正面臨轉型時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王敏慧指出,台灣內容產業約86%為資本額五百萬以下的中小企業,財務體質不健全,不利於投資創新與市場拓展。這樣的產業結構,不只限制企業的研發動能,更影響到國際競爭力。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關鍵對談】串聯生態系:探尋內容產業股權合作的最適架構。由左至右為:王敏惠/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龔汝沁/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暨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營運長、胡學海/中華數位文創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游明德/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副執行長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更大的衝擊,來自觀眾行為的轉變。除了政經發展導致的生活壓力影響娛樂消費支出,更關鍵的是,多樣化的娛樂內容正在分食有限的觀眾時間,尤其是短影音;如資策會調查顯示:40%觀眾將一半以上時間投注於短影音觀看,傳統長內容正受威脅。綜觀產業,NMEA理事謝佩芳更點出「五缺」:廣告主缺乏品牌價值展現平台、媒體代理商產品不夠多元、內容創作者缺乏回收管道、媒體缺乏吸睛內容,以及觀眾付費意願不足。

佈局全球,先融合才能壯大!

面對挑戰,團結是解方。如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王敏慧指出,要串聯生態系,不妨透過產業併購與策略結盟,助企業快速整合資源,建立規模優勢,加速國際市場布局。

內部壯大後,面對全球化浪潮,《屍速列車》、《Moving異能》幕後的韓國製作公司NEW ID則分享,如何打造全方位的K-Content進軍全球市場;或如區域平台Viu採取聚焦策略,鎖定東南亞、中東的女性觀眾市場,展現差異化競爭力。

最終,國際合製是成長必經之路。如台日合製的《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雨中的慾情》等作品探索跨國合作模式,兼具人才、文化、城市交流的意義,從水平與垂直分工路徑具體實踐「CONSOLIDATION」。然而,邁向國際市場並非一蹴可幾。律師周逸濱、林發立、劉承慶提醒,跨國合製必須建立完善的智財保護與合約框架,才能確保各方權益。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走進彼此的世界:探索台日合製的共榮與新生。由左至右為:袁支翔/NMEA 秘書長/製片、黃江豐/一種態度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監製/製片暨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製作人、厨子健介/中的慾情監製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科技賦能,實現共榮

科技創新正從多元面向重構產業韌性。如微軟策略合作總監Mike Bayman現場展示「Copilot」,從劇本發想、場景規劃到成本評估都能用AI協作,大幅提升內容產製效率,他也強調,AI並非取代創意,而是協助創作者更有效地實現想法。與此呼應,兔將創意影業執行長李昭樺分享,公司已推動全員學習AI,不只賦能工作,也塑造開放與韌性的企業文化。

科技創新同時驅動內容傳遞模式的演進。如華納兄弟探索集團搶先在台推出新平台「max」,展現串流服務的新布局。Media Partners Asia分析師Adrian Tong則指出,在VOD串流平台持續蠶食傳統電視市場的同時,新興的FAST服務模式值得關注;如影評人葉郎分析,FAST平台有別於VOD與傳統電視,將有更高的廣告注意力與豐富的內容資源,為產業創造新興營收來源,也為既有內容提供新的變現機會。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Jason Monteiro|APAC Streaming Lead, Warner Bros. Discovery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在內容創作與傳遞之外,科技更開創全新的體驗形式。如文化部將沈浸式體驗納入文創產業範疇,全球首座MR沈浸式劇院「夢境現實」在高雄誕生,都代表著台灣內容產業邁入新里程,為產業拓邊界,開創體驗經濟時代。

探索創新與新生,實踐產業永續

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馮勃翰從影視串流新賽局切入,強調台灣業者需從流水線思維轉向生態系思維,建立內需市場的穩固基礎,才能進軍國際;尤其,在粉絲經濟崛起的時代,人設與商品的精準結合、優質故事的轉化運用,都是內容創作無遠弗屆、創造影響力的方式。

在宣傳創新上,除了動漫發行業者齊聚一堂分享近年成功的IP破圈經驗,牽猴子總經理陳怡樺也以《鬼才之道》為例分享,從好故事、資金引進到在地綿密行銷,強調行銷策略的重要性不只幫助作品打開市場,更建立品牌價值,為後續開發奠基。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當 IP「中」了以後-解讀動漫 IP 的破圈及經營。
圖/ 2024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Asiahub New Media Summit

最後,產業永續的根本,在人才。從建立與人才共榮的企業文化出發,打造以「故事引擎」為核心的創作思維、建構從編劇到演員的系統性培訓機制都是關鍵;盼透過分階段培育、客觀考核機制,為新秀打造清晰的職涯路徑。「CONSOLIDATION」不只是口號,更是行動方針;唯有整合人才、技術與資本,深化跨域合作,產業才能站穩並大步邁向新未來。

立即前往官網,獲取更多資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