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包傳訊vs.電路傳訊
封包傳訊vs.電路傳訊
2000.01.01 |

有人說,競爭是人類所有發明的動力來源。一九六○年代,前蘇聯與美國間的冷戰和核武洲際飛彈競賽,不僅將人類送上了月球,更驅使美國國防部在六○年代末期發展出避免洲際飛彈癱瘓戰情指揮系統的軍用網路ARPANet;這個採用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技術的通訊網路,後來發展成今日我們所熟悉的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在七○、八○年代沉寂了廿多年,在九○年代,開始邁入商用階段,一時風起雲湧,尤其九五年的日內瓦電信展中,成為眾人討論未來通訊願景的焦點;發展100多年的傳統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網路,面臨到嚴峻挑戰,設備製造商、電信服務業者,紛紛將目光集中在封包交換技術的未來可能性。
從電路(circuit)到封包(packet),一場橫越三大洋、跨世紀的典範轉移,開始醞釀發酵。

**設備製造商的新抉擇

**
封包交換技術興起,如同一場「小眾革命」。原只局限企業內區域網路使用的封包交換設備市場,並不受傳統通訊設備廠商重視;一九九五年網際網路熱潮迅速蔓延後,網路設備起家新人開始嶄露頭角,傳統設備廠商也開始紛紛跟進。

**網路市場看俏,封包水漲船高

**
由於封包交換是將傳送的資訊打散成一個個小包裹以不同的路徑分送,在整個傳輸過程中,決定每個封包進行路徑的路由器(router),是網際網路連結的重要工具。
網際網路設備製造商紛紛崛起。除了家喻戶曉的思科,一九九八年以前的路由器市場,還有Ascend、Bay Network兩家重要公司,連同思科,號稱網路設備市場ABC三巨頭。八四年成立的思科(Cisco),以路由器起家,在市場上有85%以上佔有率;在華爾街股市,思科一年120億美金營收,卻有3500億市場價值,上市10年,市值成長超過1000倍。
網路市場興起,電路交換設備大廠紛紛踏進網路設備戰場。網際網路進入商用化後,網路上數據資料傳輸量每年都以40%以上比例成長;相對的,傳統電路交換網路語音傳輸量,年成長率卻不到7%;這種差距使得過去生產電路交換機的朗訊(Lucent)、北電網絡(Nortel)體認,未來通訊網路市場主流將是封包交換技術。
為了迎頭趕上已經遙遙領先的思科,北電網絡也分別在一九九八、九九年買下Bay Network和Shasta;朗訊也從一九九六年開始,買下11家網路通訊相關技術公司,九九年初甚至還併購了路由器三巨頭之一的Ascend。在朗訊所屬貝爾實驗室(Bell Lab)工作長達27年的許濬認為:「封包交換成為未來主流,是毫無疑問的;」他同時也指出:「朗訊買下Ascend,就表示對封包技術未來發展的肯定。」

**百年基礎穩固,電路交換仍具優勢

**
但傳統電信的電路交換網路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目前在全世界仍有7億條電話語音線路,這些花了100多年時間,辛辛苦苦,所費不貲埋下的電話網路,是今天各國過去的電信獨佔業者在電信開放後能夠維持暫時優勢的主要利基;AT&T雖然公開表示,此後不再投資電路交換網路,但也並不打算將舊的電路交換全部立刻汰換。
「 『電路』與『封包』會彼此共存很長一段時間。」貝爾實驗室亞太暨中國區總裁許濬說明,未來10到20年內全世界的電話線路會增加到現在的兩倍14億條,其中一半是新建設的封包交換網路。「消費者並不關心電話線是用哪種技術,重要的是電話會通。因此,朗訊不會放棄任何技術,我們只擔心,我們沒有賭到未來的主流,」許濬強調。
新、舊設備業者分別提出相類似的封包、電路共存的網路架構。不論新業者思科提出的AVVID或是傳統業者法國電信設備業者Alcatel的iVAD,都在提供解決方案,使電信服務業者逐步從傳統電信網路過渡到封包交換網路。
新、舊業者,不論是封包跨向電路;還是電路跨向封包,「其實大家已經在同一跑道上,彼此競速罷了!」思科技術長艾斯翠(Judith Estriun)指出。

**電信服務業者的新挑戰

**
封包、電路新舊技術更替的這波衝擊中,電信服務業者除了要面對像設備廠商,在技術層次上的考量;更得面臨新舊技術帶來的經營成本和服務內容的大變動。

**封包價廉,引發成本大戰

**
新技術使網路頻寬成本大幅下降。封包交換技術在網路使用效率上,比傳統電路交換不論使用量多少都得佔用一條線路的方式經濟許多;再加上資料完全數位化,透過壓縮技術使網路的使用效能更為加大;經營「ISP旅館」業務的網上網(AboveNet),為了使網路不塞車,得租用大量網路頻寬,每個月光付給電話公司的線路租費就高達800萬美金;「但若用新技術自己鋪設,成本不到千分之一,」總經理段曉雷略顯無奈指出。
封包技術帶來的經營成本變動,引發電話費價格戰。美國第一大長途電話業者AT&T,最近將費率調降為每分鐘7美分;但之前,主要競爭對手,第二、第三大業者MCI WorldCom、Sprint,和過去兩年內崛起,同時也是全美第四大長途電話公司的Qwest早已將平時減價時段降為5美分。電話公司能夠提供價格如此低廉的服務,一是網路成本減少,一是和地方電話公司接續費用降低。
對於影響成本很大的接續費,一九九六年美國通過新電信法案,不再限制長途與市內電話同時經營後,各家長途電話公司開始利用封包技術帶來的可能性,另尋蹊徑。AT&T斥資1100億美金買下美國前四大有線電視業者的TCI和MediaOne,一躍成為擁有760萬客戶的最大有線電視業者;並希望利用封包交換技術在有線電視網路上同時傳送影像、語音和數據資料,同時也不用再依賴地方電話公司的用戶迴路(the last mile)。

**未來競爭,在內容不在距離

**
封包交換的網際網路帶來「距離消逝」,未來不再有市內電話、長途電話、國際電話。封包技術打破了電路交換時代的網路接續概念,也使頻寬成本大幅下降,這使未來的電信業者都是「點對點(end-to-end)」的服務提供商,重點將是服務「內容」,而非服務「距離」。
MCI WorldCom執行長愛伯仕(Bernie Ebbers)勾繪未來經營願景時說,將來顧客買的是語音、網路、視訊等服務,「我們只賣分鐘給顧客,長途電話不再是長途電話。」
北電網絡執行副總林仰孟認為:「網路不只是一種連結工具,我們該利用其兼容並蓄的特性,在網路上提供多媒體加值服務。」新技術使網路的建置和營運成本大幅降低,大家都可以把價格壓得很低,但結果大家都活得很辛苦;電信服務業務走向多角化是趨勢。
香港電訊在一九九八年提前向港府交回獨佔專營執照,接受市場競爭挑戰;但之前,早已展開網際網路新佈局,三年前開始推動網際網路和多媒體互動服務。推出一年半的互動電視(iTV),收益高達6億2600萬港幣,成長率達146%;相對傳統語音服務獲利卻是逐年萎縮;總裁張永霖頗有感觸說道:「現在世界變了,而且變得那麼快,你若是太慢,就沒法子賺錢了。」

**新進業者的新衝擊

**
不斷湧進市場的新競爭者,為傳統電信業者帶來「壓力」和「驅力」。新技術加上電信市場開放,使得電信業的獨佔特性消失,新固網業者、光纖廠商、甚至ISP都成了同一競技場的角逐者。

**速度就是力量!

**
封包技術所降低的頻寬成本不僅使進入市場門檻降低,更使進入時間縮短。在電信界超過37年經驗的Alcatel亞太區總裁史匹喜爾(Ron Spithill)感嘆:「一些跟我們下10億美金訂單的大客戶,五年前還不存在呢!」他以WorldCom鋪設跨大西洋兩岸的海纜為例,花的時間不到傳統電信業者的一半。
Qwest、Level 3都是近五年內在美國興起的新電信業者,他們大量鋪設遠超過目前所需頻寬的網路,並積極在各大城市鋪設自己的用戶迴路(Qwest目前在全美25個城市動工中),他們深信「高速公路蓋好,車流和沿途各種服務自然會誕生。」

**光纖固網ISP,各家都有祕密武器

**
光纖或固網業者從基礎建設和語音服務出發,ISP從提供整合應用平台和網路服務內容切入,未來勢必在同一戰場相遇。Seednet總經理程嘉君認為:「今天ISP和固網業者是合作,明天卻是競爭,」將Seednet定位在新電信服務提供者的程嘉君指出:「所有固網業者都會朝多媒體的應用服務發展;」因為長期來看,光賣線路,無利可圖;只賣語音,又無法和中華電信拚價。
「決定網路業務勝敗,不再是大量資金;而是對技術和市場的創新能力,」參與台灣固網開放政策會議有70多次的中研院法研所劉孔中教授感慨表示。
ISP或固網,只是對新電信市場不同的切入點。和信超媒體董事長辜啟允就明白表示:「不參與資金門檻高達400億的固網執照競標,並不表示我們不做固網;」他語帶玄機表示:「網路時代,得齊頭並進地作,不能蓋完一廠,再蓋二廠。」
對傳統業者而言,封包交換技術帶來經營成本和結構徹底改變,不僅要自我轉變,過度到新經營典範;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競爭者,新經營形態,如何應對、追趕,將是「十倍數時代」的「速度」大挑戰。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