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6.從全球碳交易到全民碳焦慮,到底哪裡走歪?

碳稅、碳權和碳交易等伴隨減碳而來的名詞,多數人都聽過卻不完全了解,因此產生焦慮和信息不對稱,實際情況和進展如何?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與清華大學科技法律所范建得教授共同交流:

  1. 碳權是各國或區域間制定可排放的碳額度,形成一種類金融商品,讓不足和有餘者間可經由交易轉讓; 碳稅(碳費)是各國根據碳排放總量管制目標制定收費標準,向國內企業和機構收取,類似使用者付費。減碳有技術創新和金融商品這兩個面向。

  2. 綠色金融直接連通資本市場,減碳成為一種金融創新和工具,資本市場成為最熱衷推進碳交易的力量。多種跨國交易的碳權產品陸續推出,但這些境外發行的產品,有多少能在台灣被承認並抵減,存在相當風險,要等台灣相關法令推出後才會清楚。

  3. 制定碳排總量和碳稅收費標準,以及規範碳交易成立市場,關乎各國主權行使,不可能委外。台灣會有自己的相關政策和交易所,但牽涉多個公部門協作: 環保署、金管會、証交所、經濟部甚至農委會等,必須加快腳步,以免影響出口和產業轉型。

塊轉Web3_8. 銀行接連倒閉!加密金融是絆腳石還是試金石?聽律師一起讀判決

Web3大西進6. 【系列特輯:什麼是貨幣?什麼是錢?】(一)貨幣功能、種類和記帳方式

記者茶水間59.百萬網紅,背後其實是假人!虛擬網紅為何讓Z世代愛不釋手?

數位關鍵字74.你敲碗的趨勢報告來了!2023的數位行銷關鍵字

EP135: 微軟重押,生成式AI商機會怎麼發展?ft.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

塊轉Web3_7. 用數據創造被動收入!如何打造資料經濟新玩法? 專訪Measurable AI創辦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