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頁

EP32. 不是唱高調,是進入新商業世界門票
從CSR到SDGs到ESG,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不斷演進,但本質是什麼?企業除了賺錢照顧好員工、股東和客戶,為何還需要承擔更多?

分享
收藏

從CSR到SDGs到ESG,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不斷演進,但本質是什麼?企業除了賺錢照顧好員工、股東和客戶,為何還需要承擔更多?而這些付出如何幫企業賺回更多?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與CSRone創辦人及頤德國際事業群總經理嚴德芬交流:

  1. ESG涵蓋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這三方面的行動,重點在於資訊透明和揭露,持續地reporting,而不是定期出report。ESG正在成為銀行審核貸款、投資者盡職調查標的物、外國客戶稽核供應商、以及消費團體認可企業時的參考標準。

  2. 台灣業者通常會將ESG與財務工作掛勾,由財務長負責,也有企業設永續長(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來推動。在ESG上的投資,表達企業對長期經營的決心。根據統計,ESG表現好的企業,財務表現也更好。

  3. ESG不是選擇而是義務。那斯達克已向美國証管會(SEC)提交新的治理規定並通過,要針對目前在那斯達克掛牌的三千多家企業,要求在董事會裡至少要有兩席來自女性、少數族裔或多元性別者,否則將予以處罰,嚴重者退市。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