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金科反擊!拋5聲明認「未做錯任何事」:使用36億元一切合法,不排除提告泰山
街口金科反擊!拋5聲明認「未做錯任何事」:使用36億元一切合法,不排除提告泰山

(2025/07/24 15:00更新)

重點一:街口金科針對與泰山公司間的投資款訴訟一審敗訴提出上訴,強調判決理由無助解決爭議,並因此導致原上市計畫遭拒,將於7月28日進行二審。

重點二:街口金科已於上週向泰山提出和解方案,但未獲回應,並反控泰山拒絕溝通,持續透過媒體製造不實輿論,傷害街口商譽。

重點三:為符合股東期待,街口金科已另成立街口網金作為新上市主體;同時強調子公司街口電子支付營運有成,今年上半年虧損已縮小至1,900萬元。

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下稱街口金科),近日因與食品大廠泰山公司之間高達新台幣36億元的投資款糾紛敗訴,卻被發現公司帳戶已近乎歸零,導致泰山求償無門。

此街口金科於7月24日發出5點聲明反咬泰山,直言無法認同一審判決理由,認為其無助於解決爭議,並已提起上訴。

街口金科指出,此訴訟案是導致其上市計畫遭臺灣證券交易所拒絕的直接原因,因證交所認為街口金科股權無法確定。

街口金科:並未做錯任何事!

聲明稿強調,與泰山簽訂的為「投資合約」,款項皆用於集團整體發展,一切合法。 街口金科表示,面對泰山持續透過媒體進行不實指控,已對公司及子公司造成嚴重傷害,若對方持續拒絕溝通,不排除提起民事損害賠償告訴。

街口金科重申「並未做錯任何事」,無法認同一審判決理由。二審首次開庭訂於7月28日,期望司法能還其公道。

7/10日查封街口,北院撲了個空

為確保債權,台北地方法院日前於7月10日下午,對街口金科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總部辦公室執行強制查封程序,希望能扣得足額財產。 但意外的是,就在執行前夕,街口內部卻臨時通知全體員工「居家上班」,導致北院查封人員撲了個空,就連1樓入口處原先設置的招牌也一同消失。

據10日唯一在場的街口支付總經理范庭甄指出,對於這場查封行動 「事前不知情」 ,並說7樓辦公室是街口支付在使用,沒有街口金科的財產。

同時,經北院執行處書記官與泰山委任律師確認,發現辦公室各項資產皆登記在「街口支付」而非「街口金科」,由於非屬於債務人,故查封行動無功而返。

據了解,街口金科登記在北市長安東路二段的合庫金控大樓7樓,街口支付則登記在8樓,北院昨擬查封的是7樓街口金科,但各樓層員工中午過後陸續收到公司居家上班指令,並在北院人員到場前提前離開辦公室。據了解,街口內部下令7月11日員工也不必進辦公室,繼續採取遠端辦公模式。

身為支付龍頭的街口為何爆發財務危機?目前街口存戶又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街口支付會倒嗎?從財報數字觀察:沒了母公司新錢續命,支付龍頭下一篇章是?

Q1:我是街口存戶,我的錢怎麼辦?

事實上,在查封事件爆發後,街口支付在官網聲明所有的代理收付款項及儲值餘額皆受到100%的信託保障。 」更強調街口支付的所有業務,「 與母公司所面對的民事程序並無關聯,且用戶服務及店家合作皆穩定如常。

街口聲明.jpg
圖/ 街口支付

但即使如此,有疑慮的用戶仍可採取以下作法,在案情仍不明朗之時求安心:

一、取消信用卡/銀行帳戶綁定

若用戶憂心資金受到影響,可先採取以下步驟將綁定支付方式取消:

  1. 打開街口APP
  2. 在下方列表點擊最右側的「我的」
  3. 點選「支付工具」,選擇「銀行帳戶」或「信用卡」
  4. 選擇「刪除此帳戶」或「刪除此信用卡」
街口App.jpg
在APP中的「我的」頁面,可點選支付方式來調整綁定。
圖/ 街口APP

二、將儲值金額移出或花掉

若為有在街口帳戶儲值金額的用戶, 則可視情況先將現金提領或轉帳至其他銀行帳戶。也可以考慮將累積的街口幣在近日的日常消費中先用掉 ,避免未來權益受損。

延伸閱讀:范庭甄接任街口新總座!三合一條碼、街口券的創新推手,她什麼來頭?

Q2:為何街口會欠泰山36億元?

該事件起源於2023年泰山企業的經營權爭奪戰。泰山公司由詹氏家族創立,是台灣老牌食品企業。2017年起,保力達集團開始收購泰山股票,威脅詹氏家族的經營權。為抵禦外部收購,泰山引進龍邦集團作為戰略夥伴,但最終仍於2023年5月31日經營權變天,龍邦集團取得控制權。

但在經營權變天前夕,時任泰山董事長詹景超於2023年5月5日倉促召開董事會,決議以36億元投資街口金融科技40.39%股權,因此這項決議存在3大程序違法問題:

  1. 程序瑕疵 :董事會通知僅列「股權投資案」,未提供詳細議事資料。
  2. 時間倉促 :從決議到簽約僅隔一天,資金三天內即全數匯出。
  3. 查證不足 :街口金融科技未要求泰山提供內部決議相關文件。

也由於上述程序問題,泰山經營權正式易主後,市場派向北檢告發前董事長詹景超「牟奪經營」、「程序違法」,並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返還投資款訴訟。

而在2025年5月13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交易無效,並裁定街口金科須返還35億9580萬元及5%年息。

該案件時間軸如下:

總結而言,街口金科在本案中,並未依法院判決提出35億9580萬元的全額反擔保金,最終導致公司總部面臨資產遭法院強制查封的局面。至於泰山方面,後續能查封到多少資產,將是能否追回款項的關鍵。

針對外界質疑,街口支付將於7月11日下午2點舉辦記者會 ,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總經理范庭甄預計將親上火線回應外界疑慮。

延伸閱讀:台灣電支王是誰?一卡通「擊落街口」重返龍頭:圖解Top10電支用戶、交易金額排名
iPASS MONEY要撤出LINE了!明年將轉至獨立APP:帳戶餘額怎麼辦?LINE點數還能用嗎?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