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的生活周遭早已充滿講究品味的飲食文化、追求時尚的衣著風格、融合多元特色的風格小店、崇尚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這一切,似乎宣告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
為提升國內業者經營體質,培養在下一波體驗經濟時代下的新競爭力,經濟部工業局自2003年開始推動「創意生活產業發展計畫」,從各個領域整合生活的智慧與文化魅力,執行單位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並於每年評選出優質企業,帶動產業持續發展。
從遊戲中體驗工作的樂趣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也是父母的最大期待,尤其在少子化的趨勢下,現代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與學習成長。抓住了大多數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中興保全集團在去年在國內成立了第一座兒童職業體驗城。
Babyboss職業體驗任意城是專為3到15歲的小朋友所打造的職業模擬城市,其中包括了電視台、警察局、觀光飯店、銀行、太空總署等50種行業的70種職業角色,所有存在於大人世界裡的行業,這裡幾乎都看得到。而每一位進到城裡的小市民,只要憑著市民卡,就可以自由選擇想要體驗的職業,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一起完成該職業的完整工作流程。當把整個工作流程都做完之後,小朋友就可以了解每一種職業是做什麼的、以及該具備哪些知識。
Babyboss不只滿足了小朋友的職業夢想與好奇心,更透過遊戲的方式鼓勵小朋友勇於嘗試各種職業;對父母來說,利用市民卡上的職業紀錄,對孩子的職業性向也能有所了解。Babyboss以「角色扮演、職業體驗」為訴求,創造了一個兼具娛樂與教育功能的空間,難怪能受到大小朋友的青睞。
用生活經驗說故事
日本松下與《每日新聞》為了慶祝1970年萬國博覽會在大阪舉行,合力建造了一座時空膠囊,時空膠囊內共存放了兩千多項產品,舉凡日常生活用得上的,全都收藏在內,以便讓後代的子孫能了解祖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型態。
相較於每一百年開一次的日本時空膠囊,生活在台灣的人就幸運多了,只要走一趟坐落在台北市中心鬧區的台灣故事館,就馬上能體會40年前台灣的生活況味。占地1500坪的台灣故事館為亞洲最大的常民文物館,全館以1960年代台北市城中區為背景,將當時台灣的生活型態與文化元素一一重現:從傳統的日式老建築、迂迴狹窄的紅磚巷道、貼滿各種標語的木頭電線桿、停放路旁的三輪廣告車、早期店家使用的紅燈管招牌、曬在廊簷下的麵粉袋衣褲。
更特別的是,這裡不是只有復古的建築外觀,每間屋子裡也相當考究地擺放當時生活的日常用具。台灣故事館透過懷舊元素喚起許多四、五年級生的兒時記憶,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也可藉此了解上一代的生活文化;同時故事館每個月還會規劃不同主題,吸引更多人一起分享台灣的古早味。
為傳統磚瓦注入新意
形塑文化要靠生活經驗的累積,許多存在於生活周遭的一磚一瓦,日後都是最珍貴的人文寶藏。坐落在高雄大樹鄉的三和瓦窯,是目前南台灣僅存最古老的瓦窯,至今仍舊秉持最傳統古老的窯燒方式來燒製土埆磚、紅磚以及屋瓦,每件產品都充滿濃濃的傳統風味。
台灣傳統民間建築的建材多以磚瓦為主,全部來自以人工操作製造過程的瓦窯,但隨著時代進步與建築方式的改變,三和瓦窯除了提供許多古蹟、古厝和廟宇修繕之用,也開始轉向結合「休閒、產業、文化、教育」的多元化方式經營,希望能再創瓦窯業新生命。
近年來,搭上休閒產業風潮,三和瓦窯將傳統磚瓦加上文化創意元素,將磚瓦的功用轉換成生活用品及裝飾品,像是磚心項鍊、戒子、各式造型的杯墊、筆筒、吊飾等,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為了讓更多人對傳統磚瓦、生活陶藝、藝術陶藝產生興趣,瓦廠也開放民眾參觀及提供教學的服務。而利用本身所燒製的土埆磚、紅磚和屋瓦所蓋成的三和瓦窯,搭配繞富古味的庭園造景,也成為民眾尋幽訪古的最佳去處。(資料提供:經濟部工業局、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更多新藝美學、樂活養生的創意生活事業系列報導,請至創意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