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拒付美政府15%抽成:若無正式法規,公司可繼續對中國銷售
輝達拒付美政府15%抽成:若無正式法規,公司可繼續對中國銷售

輝達曾點頭願向美國政府支付銷售額的15%抽成,換取在中國銷售AI晶片的許可。不過輝達財務長科蕾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近日表示,美國政府應先開放輝達對中國銷售AI晶片,並且在法規正式出爐前,無須支付任何抽成。

延伸閱讀:輝達公布未來3年產品路線圖!推跨資料中心連結技術、矽光子交換器,直攻AI基礎建設

除非法案出爐,否則輝達不支付15%分紅給美國政府

根據《彭博社》報導,克雷斯表示,「我們一直在溝通,如果沒有任何正式文件,我手上有許可證。除非我們看到真正的監管文件,否則不需要支付這15%的費用。」希望美國政府先一步開放輝達對中國銷售AI晶片。

輝達如今正處於中美科技角力的中心,先前美國政府祭出限制措施,讓輝達無法在中國銷售AI晶片,直到8月輝達點頭讓利15%給美國政府,才獲得放行。但輝達也表示,「美國政府任何抽成一定比例收入的要求,都可能讓我們面臨訴訟、增加成本、損害競爭地位,使不受這類措施束縛的對手受益。」

克雷斯表示,公司已從財測中排除高達50億美元的中國資料中心營收,因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讓他們無法確定訂單何時能夠實現 。儘管如此,她相信部分收入最終會入袋,只是時間無法確定 。

在輝達以15%抽成換取美國政府放行後,傳出他們正在開發基於Blackwell架構開發的新一代中國版AI晶片B30A,最快9月就會將樣本交給中國客戶測試。現在輝達喊話希望美國政府早一步開放銷售,或許也不難理解。

成長漸緩、競爭對手萌芽,輝達急需中國市場

儘管輝達財務長態度似乎有些強硬,對他們來說,重新回到中國市場是他們的當務之急。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受訪時表示,他不確定這15%抽成能否算被迫答應,但「只要能獲得許可在中國銷售,我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_
黃仁勳近日表示,只要能獲得對中國銷售許可,他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圖/ 蔡仁譯攝影

輝達本週公佈的第二季財報中,營收達到46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華爾街日報》指出,這季營收56%的年增實際上是兩年多來最低的成長速度。輝達市值超過4兆美元,外界對他們的成長速度有著極高期望。

並且AMD等競爭對手在積極搶食輝達的市場,多位重要客戶如Google、亞馬遜也在著手打造自研晶片,甚至還有新創公司想來分一杯羹,種種挑戰都使得輝達可能無法一直維持當前的成長與利潤,需要廣大的中國市場開啟成長空間。

並且輝達被排除中國市場之外的這些時間,也給了中國半導體業者開發替代方案的時間。《金融時報》指出,中國業者正努力在2026年將AI晶片產量提升一倍,減少對輝達的依賴。

華為計畫年底啟動一間專注AI晶片的工廠,還有兩間工廠預計將在2026年啟用。這三家工廠的總產量有可能超過中芯國際當前AI晶片的產能。不過中芯國際也在著手擴大7奈米產線,主要供應華為。

輝達被禁止向中國銷售AI晶片時,就曾警告此舉可能加速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讓他們開發出替代產品,如今的消息或許也部份證實了他們的擔憂。

延伸閱讀:AI關鍵材料,CCL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跟PCB差異是?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爾街日報Economic Times

關鍵字: #Nvidia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