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熱鬧喧擾多時,終將隨著選戰落幕而暫歇,但現在不僅勝選一方大開香檳慶祝,還有另群人,不管選舉輸贏,都一樣有功可慶,而這群人,便是在這次選戰行銷中大出風頭的科技新創公司。
有別於傳統選戰的時代背景,現在的候選人要在Web 2.0氛圍下勝選,要照顧的媒體面向,可是更多而繁雜,舉凡YouTube、Facebook等網站,在上一次美國總統大選時,都還名不見經傳,但現在這些網站,都在這次選戰中,成了候選人凝聚支持者與更新消息的最佳行銷工具。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科技新創公司,搭上此次大選行銷列車,一方面瓜分了大筆行銷預算,更大舉擴張了在主流市場中的知名度與能見度。
包括作手機促銷、宣傳簡訊的Distributive Networks、微型部落格Twitter、及線上遊戲廣告商Massive等,都藉著這次的選戰行銷,大大打開了市場。以Twitter為例,在9月26日舉行第一次辯論之後,其會員數就較前一週提升了135%之多,令人吒舌。
歐巴馬陣營發言人Nick Shapiro也表示:「那些不整天看電視,或是第一次參與選舉的人,可以透過這些手機簡訊及線上集結的活動,讓我們可以有機會激起他們的熱情。」
的確,熱情在這一波新媒體行銷戰已經被徹底翻攪,剩下的,就是看這些新創網站,如何有效利用選戰帶來的熱度,持續發光發熱了。而他們的戰爭,現在,才要開始。(撰文=何宛芳、編輯=陳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