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漸入家庭生活,科學家促研究互動心理
機器人漸入家庭生活,科學家促研究互動心理
2009.12.09 | 科技

日本的機器人展剛結束,國內接著有首屆迷你機器人比賽對岸則有人請機器人當伴娘、伴郎。美國則除了已經上市一陣子的家用掃地機器人Roomba之外,可以和人互動的玩伴機器人,毛茸茸的Furby也很流行。

可陪伴孤單老人的日本海獺Paro,頗受大眾好評,被觸摸時可以有所回應,是其特點。

根據ABI research的預估,2015年個人機器人的銷售將達50億美元。

也因為機器人越來越盛行,加州一群學者們最近也開始討論機器人的倫理議題,例如說假如機器人傷害人類應該怎麼辦?還有就是人類對機器人產生感情,甚至連Roomba都擬人化取名,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有人建議多多研究人類對於機器人會產生的心理反應,還有就是設計出可以跟人類解釋自己的思考邏輯的機器人,這樣可以增進雙方溝通。看來機器人的世紀來臨,全面進入到人類生活前,得要先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

關鍵字: #機器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