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樂活 自己定位旅行座標
慢遊樂活 自己定位旅行座標
2009.12.11 | 科技

看到他人漫遊在山林鄉間,品嚐在地好滋味,總是忍不住燃起欣羨與旅行的念頭,好想給自己放一個假,一場短期的旅行也好。然而旅遊總是在還沒出發 前,光一趟行程下來的資料蒐集工作就耗費時間與心力,如果有一個兼具行程周詳、資訊豐富、主題多元、自由規劃與優惠好康的旅遊網,不但造福眾多網路鄉民, 還能為大家省下一大筆時間與金錢,更重要的是鼓勵國人親自走訪台灣各地,感受在地農民努力打拼中那股樸實溫暖的力量。

農業易遊網默默耕耘 累積好口碑
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自民國90年起,建立了國內農業與旅遊的線上整合平台「農業易遊網」,將25縣市319鄉鎮的美景美味、好山好水、好玩好住一網打盡。擁有 全國最完整的休閒農業資訊的「農業易遊網」,歷經八年的深耕,深獲眾多網友、旅遊玩家與休閒農業者的肯定,今年網站升級改版、擴大線上服務,讓更多旅遊的 愛好者輕鬆掌握國內農旅資訊。

藉由這樣專業的平台發揮農業多元化的功能,發展優質的台灣農業,提供國人舒適遊憩空間,鼓勵農民與業者發展環保農業,維護生態和諧,讓大家吃飽吃好、吃健康,還要讓國人悠遊於大自然,感受心曠神怡的舒暢,滿足身、心、靈的需求。

>>找麻吉參加跨年派對  賞101煙火吃大餐

以人出發,打造更貼近使用者的旅遊平台
升級改版後的首頁,簡化了過去繁複的功能列,且重點顯示最常用和當令推薦的旅遊地圖。以「Google Maps」替代傳統龐雜的搜尋與分類,自動歸類出主要景點的相關情報,搭配上圖示化的icon,看路線、找聚落,想玩哪裡就看地圖,一網打盡食衣住行育樂。

 

Ezgo, Let’s GO!

>>一步一腳印, 網路現蹤跡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強化互動與分享概念的「旅遊足跡」,鼓勵網友主動分享自己的旅行點滴,每一個旅行腳印代表著不同的主張,也提供大家更多元的玩法與資訊參考。

各地有玩法,四季有新招
農業易遊網整合了龐大的休閒農業資料庫,針對各地特色與時令節慶,建議一波波精采行程玩法,不只擁有多元的主題規劃、完整的配套行程,搭配地圖的空間搜尋,讓人更便利發掘農遊樂趣。

>>日光森林、採果季、鐵馬行、美食探索、咖啡飄香任你選

走訪原鄉、深入台灣,處處都有好風景!在農業易遊網精心規劃的主題行程裡,不只應地合時、包羅萬象,還兼具田園教學,讓豐富的休閒農業資源,在有系統的整合下,吸引更多旅人造訪、認識自己家園的好風光!
**
>>從一個點到一條線**

為了符合不同使用者的背景與高自主性,新版農業易遊網強調自主性的行程規劃服務,不管是一個人的旅行還是親子同遊、團體行程,創意行程自己安排,創造獨一無二的祕境,通往美好的旅程!

掌握旅遊時間 自動計算哩程
針對開車出遊的民眾,「農業易遊網」不但規劃地圖的導航功能與路線自動規劃功能,還能連同里程數、行車時數、排碳量一起計算,更方便大家掌控旅程中每個景點的停留與交通移動時間,真正放慢腳步體驗旅行帶來的美好。
**

時時更新,隨時上網去旅行**

農業易遊網不只定期更新網站內容,還提供旅遊電子報的訂閱服務,隨著雙週出刊提供最新的訊息、精選的行程與好康內容等,好吃好玩的情報不漏接。

會員功能的升級與線上服務,網友主動留下自己的旅程紀錄,打造旅人足跡、做自己的玩家,讓每個人的精采旅程同步分享外,E化的旅遊明信片,透過平台發送將旅遊心情分享給親朋好友,當然滿足網友享有優惠與好康的服務不能少,不管是行程的優惠,還是美食名產好康通通一手帶走。

>>旅遊達人自己來 好康鑑定團先探路

網友熱愛討論與分享,透過彼此的串連與推薦,讓資訊來源不再單一化,有話題就有回應,景點特蒐、必買特產、住宿情報、優質行程或交通建議等,有了他人的經驗 與推薦,不只省時省荷包,還能與其他人熱烈討論旅遊心得,在農業易遊網上,自己當導遊開拓新玩法、扮演旅遊達人出新招。

>>行動化嘛也通,隨身攜帶的旅行寶庫!

旅遊不帶電腦依然能即時掌握在地的旅遊情報,農業易遊網每個景點網頁都能使用手機二維條碼立即上網搜尋鄰近的旅遊資訊、活動情報和好康優惠,和提供外籍人士查詢的英文版,讓大家找台灣休閒農業資料更easy。

樂活風潮,親身體驗!
隨著農業易遊網的移動,踏上旅程留下自己的足跡,實現旅行的夢想,你可以賦予他深度的意義,或是來一場美食饗宴、百 花之旅、田園尋幽、鐵馬行,品嚐原汁原味的在地旅行,沒有計畫卻都在計畫內,一個轉角遇見一片花田、一份在地溫情,從點進網站啟動全新旅程,深入台灣各鄉 鎮,讓我們看到國內農民認真打拼,力求提升產業價值的用心,向來不擅長自我行銷包裝的農家,也能透過這樣的平台在網路上發聲,發揚真材實料的台灣味,呈現 我們所擁有的多元與豐富資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長期觀察臺灣新創生態,推動國內Meet創業小聚、AAMA搖籃計畫的巨思文化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她指出新創若要跨越成長瓶頸,必須穩固「品牌、信任、資本」三大支點,並形成動態的正向循環。

特別是今年迎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2.0新局,新創更應該善用資源,藉由透明化治理贏得市場信任,同時借助資本平台放大品牌能量,鍛鍊好企業體質後進軍國際市場。上市,從未是終點,而是企業累積第二成長曲線的底蘊,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進入永續成長的起點。

從品牌認知到信任資本:新創企業的成長三支點

新創從零到一的過程,通常會經歷哪些關鍵的成長階段?陳素蘭直言,「新創是社會上的新面孔,必須要先被看見有知名度(Awareness),接著才能被市場認可(Acceptance),最終進而累積深厚的品牌信任感(Trust),這是一條每家新創企業的必經之路。」

不論是經營B2C或B2B市場,品牌信任感的建立,不能只依賴短期預算所帶來的瞬間行銷曝光。陳素蘭建議,新創進入市場前先清楚定位自身的獨特價值,持續落實言行合一的經營策略,向消費者與商業夥伴展現長期的價值承諾。換言之,品牌與信任的塑造並非一蹴可幾,背後往往需要資本的挹注支持。

由此觀之,新創要走得踏實、奠基穩固基礎,陳素蘭認為需要三個關鍵支點「品牌力、信任力、資本力」的構成,而且這三個支點環環相扣、彼此影響。陳素蘭解釋:「品牌力帶動信任力,信任力吸引資本力,然後再運用資本的投入,讓企業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行銷;同時,也能推動組織管理優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競爭力,三者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正是企業穩健成長、立足市場的關鍵。」

創新板2.0升級啟動,為新創點燃成長引擎之火

數位時代X臺灣證券交易所
圖/ 數位時代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創業環境,這三個支點之中,臺灣新創過去大多較忽略的,是善用「資本市場」以作為加速成長力道的槓桿資源。因為許多創業者花更多心力在技術打磨、產品開發,但當要拓展更大的營收版圖時,才赫然發現,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可或缺。

正因如此,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創新板2.0」升級,即是賦能新創,強化品牌信任與營運體質的關鍵轉捩點。陳素蘭指出,觀察創新板2.0做了一系列革新,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新創多階段上市輔導機制,以及上市後加強品牌曝光、媒合投資人互動等措施,藉此讓更多具潛力的新創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也協助企業在募資、品牌信任與市場能見度更上層樓。

陳素蘭舉兩個登上創新板最有印象的企業,其一是首家進入創新板的錼創科技,一路看著他們透過資本市場的公開透明與品牌強化,不僅打開市場知名度,甚至受惠創新板2.0新制,股票流動性的提升,反映市場對其價值的信心,也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訂單。另一家來自AAMA計畫第二期學員的Gogolook,在創新板的助力下穩健營運體質,近年有更多消費者認識他們的資安解決方案,甚至Gogolook順利進軍歐洲完成策略併購,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佈局。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陳素蘭提到:「創新板2.0的存在意義,不是單純協助新創企業掛牌上市而已,更是為企業打開信任之門、提升品牌能見度與資本能量的成長引擎。」加上證交所提供系統化、階段式的支持輔導機制,越來越多新創得以從市場的新面孔,蛻變成有競爭力與市場信任的長青企業。

立足臺灣,邁向全球:上市是新創永續經營的起點

面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臺灣新創在立足本土市場後,下一階段將放眼國際商機。這時候,資本市場的支持,亦是新創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陳素蘭提到,她觀察創新板效法那斯達克(NASDAQ),是支持創新的首選籌資平台,幫助尚未獲利但有商業模式潛力的企業,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資金。而且有創新板的背書,臺灣新創在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對品牌信任更是加分元素。

陳素蘭就觀察到,證交所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時,持續投入資源並展現高度支持。她指出,「近期證交所與KPMG一起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就是扮演鏈結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的橋樑,幫助更多新創在東協市場進行業務拓展、資金媒合與合作交流。」

不過陳素蘭也強調,新創在跨足國際市場時,更需要「負責任地」使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對資本的負責態度,就是願意把自身的經營承諾、財務表現公開在陽光底下,接受各界的檢驗,不僅有助於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能贏得國際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信任,」她補充道。

因此,上市進入創新板,對新創企業而言,絕非是成功的終點,更是邁向國際化及永續經營的新起點。借助證交所創新板2.0的支持,相信有更多臺灣新創企業在資本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化「三大支點」實力,穩健立足在地、勇於挺進國際,展現臺灣新創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