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產業改變心態 朝開放與免費靠攏
音樂產業改變心態 朝開放與免費靠攏
2009.01.20 |

(bnext.com.tw編輯部撰文=張恩溥)國際唱片交流基金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IFPI)於上周五(1/16)公布2008年的音樂市場報告,報告中雖然表示數位音樂去年成長25%達到37億美元的產值,同時,其銷售額佔音樂產業總體銷售的20%,相較之下2007年只有15%,乍看之下似乎讓人振奮,但報告也提到去年違法下載的音樂檔案約有400億個,盜版率高達95%。

由於盜版依然猖獗,實體唱片的銷售又年年下滑,除了希望在數位音樂市場搶下市場以挽救節節敗退的營收數字,也為了打擊盜版,音樂產業開始向網路服務供應商(ISP)洽談合作,曼島(Isle of Man)政府日前即宣布所有寬頻用戶每月需付一筆權利金,即可下載所有的音樂,無論來源為何,就算是仍舊非法的網站也行。曼島政府的內部投資經理Ron Berry表示:「無論如何盜版是難以杜絕的,那就讓我們擁抱它吧!」除此之外,音樂產業也開始更積極朝向開放與免費的方向發展。

Nokia在去年秋天倫敦推出「Come With Music」的免費音樂下載服務,只要購買特定型號的Nokia手機就能夠使用。而目前最大的線上音樂通路iTunes也已決定取消DRM的限制,讓使用者能自由複製、分享購買下來的音樂。這些舉動對於以往給人「什麼都要錢」的印象的音樂產業來說,除了是對盜版商的重拳反擊外,無疑也是對消費者的一大讓步。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