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報告】宏達電解套!與蘋果和解,簽署10年授權協議,三星準備接招
【有物報告】宏達電解套!與蘋果和解,簽署10年授權協議,三星準備接招
2012.11.12 | 科技

今天蘋果與宏達電突然宣告雙方簽署了 為期十年、全球性(global)的專利授權協議 。同時宣布 撤銷所有彼此之間的訴訟 ,這包括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及美國德拉瓦州聯邦法院的多項訴訟。

在雙方共同發表的新聞稿中,並沒有揭露協議細節。對許多觀察家來說,這兩家公司和解非常令人意外。今年八月時,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還說和解遙遙無期 。雙方從2010年纏鬥至今,中間經歷了2011年宏達電的產品被擋在美國海關,勞駕王雪紅飛去美國協調。後來雖然宏達電更改設計,讓美國海關放行,但雙方仍然持續僵持中。

圖片來源: Monica’s Dad

有閱讀 《有物》 的朋友就知道,我是少數認為蘋果的 Tim Cook 應該在取得專利訴訟上的絕佳優勢、 贏得價值10億美金判決時 ,儘快與 Android 陣營和解的人(請看 這裡這裡 )。大部分的觀察者反而認為以蘋果過往的作風,絕不會輕易授權給第三方。

和解對宏達電有利,對三星不利

和解對宏達電、蘋果、以及消費者都是好事;兩家公司可以省下大筆律師費,轉投資在產品開發上。

對宏達電來說,它終於能掙脫與蘋果訴訟的泥沼,回歸它真正的長處–研發產品。宏達電如今股價落至谷底,在 Android 的市佔率更被三星拋至腦後。如今宏達電是少數擁有蘋果、微軟、以及 Android 授權的手機製造廠,至少它可以告訴它的代理商跟電信商:『你們不用再擔心我的手機被海關卡了。』

不過,宏達電獲得的授權應該有限。宏達電當然不可能製作 iOS 手機。有一些蘋果的「皇冠」(crown jewel)專利,也就是蘋果認為最獨特、最創新的介面專利,例如「點擊縮放」(pinch to zoom)、「橡皮圈」(rubber band)等,我推測也不在授權範圍內。

蘋果保護皇冠專利的決心堅定。在蘋果最近一份提交給舊金山法院的陳述中,蘋果就解釋了他們 不願意授權部分專利給智慧型手機的競爭者 (這是蘋果與三星訴訟中的文件)。

「蘋果認為這些專利「提供獨特的使用者經驗」因此不得授權,特別是給競爭者 . . . (蘋果)與微軟的協議僅及於2002年前的專利,而且不涉及本案 . . . 與 IBM 的協議是一個與不銷售智慧型手機的公司的交互授權,並且是在 iPhone 問世前5年簽的 . . . 與 Nokia 的和解協議是一個解決訴訟的暫時協議,並只牽涉到本案中的一個專利 . . . .」

不過,和解的缺點自然是要付錢。但這一點還不明確,宏達電的發言人 Jeff Gordon 聲稱此協議 :『不預期會對宏達電造成任何財務上的傷害。』

詳細的授權金額我們不知道。不過由於蘋果大、宏達電小,我們可以合理假設雙方互相授權的淨(net)結果是宏達電要付蘋果錢。但這樣會出現一個奇妙的現象:以後宏達電每出貨一台 Android 手機,都需付給微軟及蘋果授權金?現在 微軟從 Android 系統收取的權利金已超過其從 Windows Phone 賺到的收益 ,或許隨著 Android 的市佔提高,哪一天蘋果從 Android 的收益也將超越來自 iOS 的收益?

蘋果將專心對付三星,它的頭號敵人

這個協議將再次助燃「 庫克不等於賈柏斯 」的討論。大家都很熟悉賈柏斯當年對 Android 系統「熱核戰」的宣戰宣言,我就不贅敘了。庫克顯然更靈活、 對 Android 也沒有賈柏斯的深惡務絕

庫克這次對 Android 的收手與賈柏斯當年對微軟的狀況有幾分類似。當年賈柏斯也對微軟深惡務絕,認為是抄襲蘋果;但最後他卻認清現實,與微軟達成長期的授權協議,開啟了 Mac 電腦進入消費市場的契機。

現在 iOS、Windows、Android 在行動裝置中三國爭雄。而在 Android 陣營中,又有一個三星、宏達電、摩托羅拉的小三國志(指北美市場,當然還有華為、中興、小米的崛起,暫且不表)。摩托羅拉市佔不高,宏達電解套 首當其衝的將是三星

對三星的第一點不利,是蘋果可以縮小戰線,專心施壓三星。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第二點則是在蘋果與三星的訴訟中,蘋果將可把三星描繪成「不合作的壞孩子」。

換句話說,蘋果可以走到法官前,說:『法官你看,宏達電也是 Android 的大咖,也跟我訴訟很久,但連它都願意跟我授權,三星應該比照辦理!而且宏達電的授權金是美金 XX 元,三星至少該付一樣多!』

在「多被告」的訴訟策略中,先從小的被告和解總是可以拿到比較好的和解條件。當原告再拿此協議去施壓大的被告時,大被告就得費力解釋為何同樣條件不適用自己。這招不論原告是 專利蟑螂 或蘋果都適用。

事實上蘋果與三星在舊金山的「10億美金」訴訟,將在12月6日達到另一波高潮。到時蘋果將爭取對三星的 Nexus 手機執行禁制令(injunction)。這時蘋果跟宏達電的和解協議就能派上用場。蘋果可以拿著這份協議說:『法官你看,就算是宏達電,我們也不授權我們的皇冠(crown jewel)專利。因此禁制令是有必要的。』

當然蘋果與宏達電的授權協議是保密的,所以局外人只能推測蘋果沒有授權部分皇冠專利。但如果蘋果要爭取對三星的禁制令,授權同樣的專利給宏達電將是自打嘴巴。

結論

2010年當宏達電被蘋果告20個專利的時候, 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很阿Q的說 :『宏達電被捲入專利訴訟的風暴,是經營品牌成功的後遺症。』現在宏達電終於不再被捲入風暴中了。我們希望這算是宏達電的「畢業」、「轉大人」,期待宏達電能重新思考長期策略、專心打造品牌,並且推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轉自 有物報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在亞洲創投市場相對低迷的這兩年,投資人出手愈發謹慎,新創募資的門檻明顯墊高,尤其是處於早期階段的新創團隊,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投資人點頭注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就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方睿科技卻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5年4月成立,同年9月就達成首輪募資新台幣1億元的目標——投資人包含多位上市公司企業主以及家族辦公室,從零到億,方睿科技只用了短短5個月,在資本市場普遍謹慎、投資人出手趨於保守的當下,其募資速度與成績,顯得格外亮眼。

究竟,方睿科技是如何獲得投資人青睞?答案藏在兩個關鍵要素裡:一支讓投資人信任的明星創業團隊,以及一個切中市場痛點、充滿潛力的巨大生態系。

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市場——商用不動產

方睿的創辦成員多為連續創業家,具備扎實的產業經驗與過往成功紀錄,這是建立投資人信任的第一塊基石;但真正讓資本市場眼睛一亮的,是他們選擇切入的賽道——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與背後的生態系。

「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需求非常穩健,屬於剛需市場,」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尤其近年來受到台灣戰略地位改變、台商回流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更讓這塊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這個市場卻長期被忽略——多數人只看到住宅不動產的熱絡交易,卻沒注意到商用不動產背後的龐大商機。「過往的技術門檻與商業模式都受到限制,只看交易金額又小於住宅市場,既有業者沒有誘因與資源去整合。」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圖/ 數位時代

從交易金額來看,商用不動產的規模確實只有住宅市場的十分之一,但真正的商機,在交易完成後才正要展開。「我們認為,商用不動產市場不應只有前端的租賃、買賣等交易,還包括交易背後衍生的各種服務需求,」方睿科技營運長陳致瑋解釋,當企業完成辦公空間的租賃或購買後,接下來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服務需求,像是室內設計規劃、辦公家具採購、保全系統建置、資訊設備安裝等,這些都應被納入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範疇內,過去這類服務缺乏共同的連結中心,而方睿完整的不動產資訊正好能成為整合的核心載體。

深度且完整的資訊整合,成就邁向產業 AI 轉型的關鍵

有了好的賽道,運用紮實技術結合不動產領域專業轉化出的高執行力,更是方睿脫穎而出的關鍵!
得力於跨領域中頂尖的技術與產業人才,在過往30餘年無人成功整合的孤島數據,方睿團隊僅用了短短數月就有階段性成果,並預計在今年度推出全新的商用地產智慧平台。

「正確、深度的資料整合是絕對必要的。新時代的 AI 要具備差異化競爭力,關鍵仍在於是否擁有足夠且深厚的領域數據。前期這些準備,是值得的投資。」方睿科技技術長郭彥良指出。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訊的連結中心。
圖/ 方睿科技

未來方睿將能透過智慧演算法協助企業解讀市場趨勢、預測價格走向與分析潛在風險,並從專業角度揭示過去不易察覺的關聯與洞見,為使用者提供高度精準且正確的答案。無論是企業需求或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得莫大助力。

以數據為基礎,方睿也能進一步開發各種領域內專屬的 AI 工具,包含空間規劃、資訊收集,甚至能自動化產出專業報告書。

擴大徵才,同時培養新時代跨領域人才

隨著 AI 新時代到來,每個人都希望將科技與 AI 應用於自身專業。然而,不動產這樣深度的垂直領域,往往缺乏適合的環境。若沒有真正融合科技思維的團隊與文化,就難以培養具備轉型能力的人才。

身為在 AI 原生時代誕生的企業,相較於近年流行的「AI First」,方睿的企業文化反而是「Think First, AI Second」。執行長吳健宇表示:「我們認為在 AI 時代,最關鍵的是『高認知人才』──能理解技術的可能性與侷限,並融合自身專業,讓 AI 發揮最大效能。」

「我們經歷了許多時代,從數位轉型到 AI 轉型。技術固然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但產業累積的行業知識與深度智慧也是金礦。我們必須結合兩者,才能開創新時代。」吳健宇強調:「我們希望有更多高認知、願意嘗試並接受新技術的產業人士加入,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 的團隊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的團隊
圖/ 方睿科技

目前,方睿正擴大徵才中。無論是不動產領域的專家,或對 AI 與科技應用懷抱熱情的人才,都誠摯邀請加入團隊,共同打造引領產業轉型的下一個關鍵平台。

方睿科技官網: https://www.funraise.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