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個問題剛好今天才剛在微博上面講完,企業會認為社會化行銷會失敗的主因,其實大多都是”目標設定錯誤”,”希望微博有50,000個粉絲”,這就是一個錯誤的目標;”希望透過微博帶來5,000張訂單”,這才是一個正確的目標,那有了目標,接下來你才能去訂戰略:瞭解微博會有多少的轉換率、怎樣才可以收集會變成訂單的粉絲、產生訂單後,微博將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客訴中心,客服單位該如何對付?
當你這些問題想好之後,進行社會化行銷才會有著力點,並且有明確的KPI****可以衡量,並且可以計算ROI****,讓每個行銷活動展現它的”價值”。所以本問題的解答就是:你必須先重新檢視你的目的是什麽?如果你只是求曝光,那你用抽獎灌粉絲我不反對,因為那的確是有效的曝光方式,但會不會形成使用者的記憶那是另當別論。但如果你想好我所講的30%的轉換率,你可以學習我們在新手小編七天社群經營上手單兵教戰守則 – Day 4的招募粉絲的方式。社會化行銷的本質是建立關係,是人與人互動的平臺,不是廠商打廣告的地方,如果你只想打廣告,請不要說你在做社會化行銷。
Question 2****,3****:****中小企業的產品力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我想用一句話來先做小結:千萬別連走路都還不會,就想跑想飛。過去我曾在粉絲團上發表過一張圖:
你會看到,”社群”其實根本在整個行銷策略的最外層,產品****(Product)****行銷的根本如果沒有先建立好,那後續要做的戰略自然很難展開。
所以你覺得要操作社會化行銷的時候沒內容,那你的預算及精力在這個階段就不應該是在投入社會化行銷,應該是規劃如何產生”內容”,產品不夠有內容,那就應該先去把產品添加內容,怎麽會是先做了社會化行銷後,才來抱怨產品沒有內容呢?
當然有些時候除了真的沒有內容之外,另外就是行銷人員沒有將產品的內容加以”社群化“,最Low的社群化自然就是”事業線開箱”,網路上比比皆是,當然這也只是求曝光而已,如果你的行銷目的就僅於此,當然我是不會太反對。但是要將產品社會化的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就是分享及討論,一個不便於跟人分享,或是不便於跟人討論的產品,自然就不會容易在社會化平臺上嶄露頭角。
一個產品,就算是一雙筷子,我也能從筷子的歷史、種類、故事,品牌為什麽要做這隻筷子,為什麽你要跟朋友一起買這套筷子,這套筷子送禮可以有什麽意義,收到筷子後要怎麽保存及回禮,筷子掉到正妹衣服裡怎麽辦等,很多事情都可以跟產品做連結,只看你會不會去設計它而已,這也就是為產品說故事的藝術。不過我還是得強調,**基本****4P****做好,再來想社會化行銷;****有了基礎的客戶,再來想如何將他們建立成社群。
所以今天三個問題,我們最後得到的小結是:1.****與其考慮成本,不如好好計算ROI****或轉換率,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2.****基本4P****做好,再來考慮社會化行銷,先會走再想跑 3.****學會說故事行銷,幫你的產品加好”內容”,再來做社會化行銷。
**來源:dcplus數位行銷實戰家
網址:www.dcplus.com.tw
數位廣告媒體完整介紹:【企劃與組合策略】、【綜效分析與提昇】、【操作與優化應用】
4/29(一)《數位廣告專家入門實務》—從實務理論、到案例分享、再到媒體企劃分組練習,一次學會數位廣告媒體企劃!
最後40名,立即報名:http://www.bnext.com.tw/edm/2013neo_talent/04Medi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