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商帶頭敲戰鼓,單核掰掰,行動裝置未來朝雙核與四核發展
晶片商帶頭敲戰鼓,單核掰掰,行動裝置未來朝雙核與四核發展
2013.02.18 | 科技

行動裝置發展迅速,在講求效能與功耗的考量下,以往的單核心處理器恐將淪為最低的規格配備。

因為現在從高通、博通、聯發科到三星等皆開始移向雙核心、四核心甚至是八核心領域開發,終端品牌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商也逐漸推出搭載多核心的產品,戰鼓隆隆聲聲催之下,未來預計二、三年內,雙核與四核將是首要的主流規格配備。

未來三年雙核和四核成主流

安謀(ARM)台灣區總經理呂鴻祥指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在運算能力的需求下,朝著雙核與四核發展已成必然,他認為,八核可能短期內話題性十足,「但從整體功耗、效能、軟硬體搭配與技術發展純熟度來說,四核才是最佳的、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

其實,就目前各家IC設計大廠近來的動作來看,在檯面上大家都相繼推出四核的處理器,三星甚至還推出了八核,而其八核實際為四+四核,等於為二組四核看使用狀況去進行動態調配運算。

八核中包含了四個ARM Cortex A7處理核及四個ARM Cortex A15處理核,其中技術較先進、性能更強、採用28奈米的A15四核處理器主要是用來處理高負荷量的運算處理任務,而A7構架的四核處理器則處理相對較輕鬆的任務。

這樣的整體搭配運算方式,來自安謀主導的技術「Big + Little大小核架構」,可同時解決了內容開發與消費所需的高效能,並同時延長電池壽命以達到超高能源效率。

永遠開機不斷線

呂鴻祥表示,「以理論上來說,核心數越多,運算速度越快,隨著半導體製程進步,功耗可以逐漸被改善,但以實際應用面來看,目前大多數的軟體可能無法太快支援到八核運算,而且需不需要用到二組四核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空間。」

高通全球副總裁沈勁則表示,今年開始市場上會多出很多四核處理器的產品,但多核並不代表一定比較好,雙核並不比四核差,還是要從手機的整體性能來評估。

因此高通接下來仍以推雙核為主,四核為輔,其市場策略會針對高中低階不同類型的智慧手機推出不同核心產品,目前高通四核MSM8x25Q已被大陸手機品牌的天宇、宇龍和酷派等採用。

聯發科採用四核的MT6589智慧手機則已在今年首季上市,在中國當地排名前五大手機商之一的金立,其搭載聯發科該款晶片的新手機「風華2」已正式上市銷售,此外,MT6589也被印度第三大手機廠Micromax採用,聯發科表示,雖然四核產品的發酵速度較慢,但看好在今年下半年出貨量會開始放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