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網結合CRM 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營收利器
許多企業都設有官網,但官網能為企業帶來什麼效益,答案卻莫衷一是。在日本協助多家知名企業改造官網的微拓公司(beBit),就建議結合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應用,分析使用者瀏覽網站的行為過程,適時提供對應的資訊及服務,讓官網流量順利轉化為實質營收。
微拓公司(beBit)總經理陳鼎文表示,企業必須重新審視及定義網站的角色,商品型錄或視覺設計都只是工具,真正必要的是分析使用者的需求、背景及狀況,進行良好的溝通,落實「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觀念及設計,就能讓網站扮演成功的業務員。
三階段作法改造網站
巿場的成熟、消費者主權的提升、網路的「self-service」媒體特質,都讓選擇網站的主導權轉移至使用者手中,企業若想獲得成效,就必須徹底分析使用者。身為網路策略顧問的beBit提出從觀念到實踐的三階段作法,依序是訂定成果目標、確認目標使用者、溝通腳本。
陳鼎文指出,不少企業常見的問題就是先從溝通腳本切入,將網站設計置於成果目標和使用者之前;另一個問題則是試圖以一套網站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這就如同以單一車款滿足不同族群需求一樣的不切實際,企業必須根據商業貢獻度來取決目標使用者的優先順序。
舉例來說,因應使用者操作功能的不同,日本的銀行會以不同網站來區隔消費金融與企業金融業務。此外,日本某保全公司苦於官網成為使用者比價工具,無助提升業務量,透過beBit的協助,在官網加強教育使用者對保全服務的觀念,就算使用者到處比價,但在服務品質的考量之下,回流簽約的比例顯著提升。
化被動為主動,提升易用性
回顧2000年beBit在日本成立時,就是感受到日本「以客為尊」的特質並未在網路世界落實,所以著手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網站設計概念。為時至今,透過民間組織和媒體的評比結果發現,約有70%的日本網站已符合易用性的標準。
簡言之,愈需要使用者思考才能操作的網站,易用性就愈低。beBit也曾深入研究台灣網站,其中包含40多個金融機構網站,結果發現符合易用性標準的台灣網站不到5%,台灣企業在觀念的轉化及對顧問的接受度,將是改善網站易用性的關鍵。
例如:過去使用者必須自己點選網站資訊,現在則改由網站將資訊推播給使用者,憑藉的是從使用者操作行為裡分析而得的需求。陳鼎文舉台灣製造業為例,由於以代工為重,在管理客戶關係時總是鎖定重點客戶,也就是所謂的KAM(Key Account Management),在面對為數眾多的網站使用者時,若能結合相關解決方案如Microsoft Dynamics CRM及網站內容管理系統,就可發揮相似於KAM的效果,讓官網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