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的「ARO網路測量研究」,二○○六年六月無名小站有六百五十萬名不重複使用者,十七億次的瀏覽網頁月流量。無名小站目前全台流量第二、全球流量第三十二,接下來呢?還會往上勁揚嗎?兩億元營收之後還會有高成長曲線嗎?「流量等於資產」,如何能將流量轉化為現金,是整個台灣網路產業最關心的。投資大眾則在問,無名小站可能上市或上櫃,成為股王嗎?
更以使用者為中心
無名小站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簡志宇說得很明白,「無名小站會永遠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替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是的,今年以來,無名已陸續推出許多新服務:影音功能、地圖功能、用手機寫部落格、出版網誌……。
相簿和部落格裡可以置入影音短片,這項功能超越了Flickr,也等於是向YouTube看齊,追上網友愛看短片的風潮,同時也可實現網友個人電視台的美夢,自己當主播或主角,或是自編搞笑短片。
用手機寫部落格,則與中華電信合作,一則多媒體簡訊只要一.五元,就可上傳手機拍的照片或影音短片到自己的部落格。第一波活動下來,無名小站就創下五萬筆的簡訊數量。活動期間上萬無名會員每人平均使用三十七次簡訊。手機寫部落格不但方便網友隨時分享,也間接帶動中華電信行動數據的成長。
今年六月,無名小站推出出版網誌功能,就是讓使用者將自己心愛的網誌「實體化」。網友經由幾個點選,就可將網誌印刷成冊,隨到隨印,最少兩本,含運費只需六百九十九元,讓愛現的年輕世代「每個人都變成作家」,無名小站的社群溝通協理吳緯凱說。
持續注意新技術
對於無名小站的用心,連台灣雅虎奇摩媒體事業的副總經理張憶芬都不得不讚美,「無名目前的團隊就是年輕人,他們真的很了解使用者要什麼,因為他們自己就是使用者。」
但無名能紅多久?無名真的知道使用者的心聲嗎?和國外知名社交網站相比,做為一個大型的社交網站,無名小站似乎還缺少幾項重要功能:沒有標籤(tagging)功能、沒有開放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沒有通訊功能、上傳工具不順暢……,若要網友列出無名的缺憾,能言善道的年輕世代可能還會列出更洋洋灑灑一長串的名單。
沒有開放的API,讓無名小站顯得比較封閉,也不能帶動台灣網路界更活絡的氣象。雖然開放API的問題見仁見智,但無名可以依使用者需求,再多做考慮。
以MySpace來說,美國許多Web 2.0網站都可依附MySpace而生,靠得就是能藉由API和MySpace串在一起。MySpace即使本身的功能不盡完善,也因為周邊小網站的餵養而讓它更加強壯。
同時,在廣告和使用者收費之外,無名是否能創造出其他獲利模式?MySpace除了廣告收益外,財源擴展到影音下載,像熱門影集《24反恐任務》將以一集一.九九美元在MySpace上販售,而福斯(Fox)電影也將以最多十九.九九美元下載出售。
MySpace更將整個網站的關鍵字廣告以九億美元代價轉包給Google,但無名小站目前甚至連關鍵字廣告的機制都沒有。產品發展事業部協理林弘全表示,無名小站一直在注意各種新技術,不論是行動平台,還是P2P的下載,對無名來說,技術問題不大,重點在使用者要能接受。
培育更多優質創作者
今年七月無名小站推出娛樂頻道,八月無名戲谷(讓網友玩線上遊戲)也正式開館,運動頻道雖然沒有正式公布,卻可從網路上點閱,看到二○○八年北京奧運的倒數計時已經開始。
簡志宇表示,未來會開十個頻道。可以想見,也許旅遊、美食、購物、動漫……等都可能會包含在其中。無名的內容向來以使用者自產為主,說無名小站的成功來自美女相簿,相信許多人都會點頭同意。
然而從藝人部落格/名人部落格,到娛樂頻道推出,廣告式的內容或置入性行銷開始滲入無名內容,網友的接受度到底有多少?花很大精神所製作出來的內容,是否也能有彎彎這樣的草根人氣?
另外,外來內容的唯一性(uniqueness)也是無名小站需要思量的。歌手阿妹的MV(音樂錄影帶)首播能在無名上極為成功,就是因為是它是唯一的。如果娛樂頻道的內容和其他網站或媒體雷同,無名的吸引力就會相對減少。
簡志宇深知,網路媒體就像一條河流,很多東西都在河裡流,網友到河裡撿東西,每個人得到的東西不一樣。但無名如何能批沙撿金,找到更多像彎彎般的優質部落客,是需要更下功夫的。
不論是文字、圖像、音樂、影音……,鼓勵優質內容,才不會讓整個網站突然變成八卦、詆毀、謾罵、邪惡的產生地。無名小站要更像一個孕育者(incubator),培育出更多優秀而創新的生產者。美國MySpace就可讓默默無聞的青少年樂團找到發表空間,進而成為人氣王。
目前無名小站的員工約有三十多人,和台灣雅虎四百多人相比,真是小蝦米對大鯨魚。簡志宇不諱言表示,目前公司業務擴展重於公司組織成長,「因為如果業務能力不佳,有人會願意到無名小站來上班嗎?我們聘得起專業經理人嗎?」
建構更成熟的公司組織
簡志宇了解公司目前的團隊是年輕人,管理能力需要改進,他們也努力做好一切。然而當無名小站的年營收達兩億元台幣時,找到專業經理人,帶領無名小站到達另一個成熟的境界,絕對是當務之急。
「不要以為自己有駕馭猛獸的能力,」江義宇語重心長地提醒。張憶芬則表示,「楊致遠當年成功地交棒,所以才會有今天的雅虎。」網路家庭的董事長詹宏志也建議無名小站,要更清楚地思考「長期轉型的商業模式和強有力、穩定的工作架構」。
無名小站,一個每天吸引兩百多萬人次造訪的網站,年輕的七年級生團隊每天也兢兢業業呵護這網站,他們沒有華而不實的營運計畫,只有最埋頭苦幹的工程師精神與智慧。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網友的愛用,更需要台灣社會的鼓勵與掌聲,走出爭議,期待他們能跨出更穩定的下一步。
●競爭對手看無名未來
◎中華電信Xuite數據通信分公司協理 王文山
──無名表現亮眼,刺激對手進步
對於同業,我們的觀念是相互拉抬,有無名小站這樣的競爭者,我們的看法是「國無外患者恆亡」,無名現在有很好的表演空間,對Hinet來說具有正面意義,可以了解別人的長處與自己不足。
之前有很多討論,認為Hinet在頻寬上很欺負人,不開放頻寬,在這裡我想要澄清一下,這是一個落地權的觀念,當一個服務要接結另一個時,有一個落地的技術,Hinet的網域每年投資數十億維護,有別的網站來這裡落地時,自然需要付費。
我認為能不能跟上使用者變遷的腳步才是重點,究竟今天熱門的部落格,明天會不會退燒,沒有人能夠確定,所以今天的優勢也不能代表明天,我們也體認到今天Hinet的成績也不會是永遠。(整理=何宛芳)
◎Pixnet技術總監 曾皇霖
──他們走的路別人無法複製
雖然Pixnet跟無名發展的時間、背景類似,但是細部來說還是有些不同,我們的站有很多交大學生還有學校的教師,所以我們的訴求是一個純淨的版面,與使用者的生活化需求,所以雖然像密碼相簿這樣的功能,其實會傷害我們社群,但因為使用者會喜歡,我們還是做了。 無名小站剛開始由於有交大資工系教授林一平的背書,所以獲得了不少資源,而且他們非常積極地進行商業化。擁有足夠的資金之後,讓他們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狀況下發展、膨脹流量。
就一個商業公司來說,他們做得很成功,雖然有點不夠圓融,但他們的優點就是夠狠,像我們今天也要走向商業化,勢必也需要如此,因為對使用者太好,就等於是對自己殘忍。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選擇的模式,其他人不能複製,這個模式只能走一次,就那麼一次。(整理=何宛芳)
◎樂多網路創辦人兼總經理 李取中
──頻寬問題未解決將成經營風險
無名小站有學術網路資源的助益,在起跑點就和商業網站不同。但是跑得快並不表示未來可以跳得更高,如果無名只以純粹部落格服務商的角度出發,未來被取代性很高。
隨著競爭者變多、使用者新鮮度消失、新服務的推出、服務品質的下降等因素,都可能讓網路業者在長期經營時面臨非常大的風險。未來網路經營者要負擔大量的頻寬維護成本,對於硬體設備的耗損與支援也是經營上的困難。我並不認為將所有的服務都放在同一個網站裡就是好的,這對頻寬的負擔尤其大,加上無名一直解決不了與中華電信之間的頻寬問題,這的確可能影響未來經營上的風險。(整理=薛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