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半導體關稅要來了!5/7公布細則:晶圓代工要怎麼課稅?2大難題一次解密
川普半導體關稅要來了!5/7公布細則:晶圓代工要怎麼課稅?2大難題一次解密

今年4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空軍一號」專機上說,「未來一周」將宣布新的半導體關稅稅率,並且在「不久的將來」端出這些關稅措施,但對若干半導體產業業者將有「彈性處理空間」。

川普說,就像美國已對鋼、鋁、汽車等課徵特定產業關稅,美國將對半導體、晶片和其他多項產品比照辦理,但也希望新關稅不要牽涉「太多公司」,因為「我們想在自己國家生產自己的晶片和半導體。」

川普說得「太快」了,全球媒體在4月13日後這一周,莫不引頸企盼,等待川普發布令人「期待」的半導體關稅。

不過川普沒有如他所預告「如期」宣布半導體關稅, 顯然川普團隊還沒準備好對半導體課稅的「功課」。

半導體關稅怎麼課?5/7見分曉

4月14日,根據「美國聯邦公報」所發布的文件顯示,美國商務部正在對進口半導體進行國家安全調查,調查範圍涵蓋「矽晶圓」等晶片零組件、晶片製造設備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

這項調查是援引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該條款允許美國總統,以國安為由課徵關稅。

事實上,美國商務部長已經於2025年4月1日啟動此項232條款調查,以判斷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其相關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232條款調查通常最多需要270天完成。然而,這顯然不符川普政府的需求,因此川普政府將加速完成。

很可能川普團隊原認為4月20日前即可「完成調查」,因此川普宣布將於4月20日左右宣布半導體關稅。

這項「超光速」的調查進度顯然無法順利達成,因此將宣布對半導體課稅的時間推延到5月7日。

台積電砸1000億美元投資,川普料給「撒必蘇」

川普力圖對半導體課稅,主要目的是希望以關稅作為「棍子」,將半導體製造業趕到美國「在地生產」,以達成美國掌握半導體製造供應鏈的企圖。

台積電是率先「呼應」川普「需求」的業者,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連同之前宣布的650億美元,合計共1650億美元,投資美國設立6座先進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個「研發中心」,讓川普非常滿意。

川普一定會對半導體祭出關稅,並且會給台積電「優惠」,否則會讓他「顏面無光」。

川普小手手.jpg
鑑於台積電跨大對美投資,川普勢必會給予台積電關稅優惠。
圖/ 白宮

延伸閱讀:台幣會升到多少?一文解析「合理匯價」:為何飆升效應,讓壽險公司壓力山大?

半導體關稅難點1:要避免重複課徵

半導體產品早在1997年7月1日生效的「資訊科技協定」(ITA)中,經4階段降低關稅,已於2000年達到零關稅。

半導體可說是所有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元件,從手機、電腦、電視、家用電器到汽車、飛機、船舶等,幾乎所有現代化設備皆離不開半導體。

美國每年進口3兆多美元的產品,除原材料、農產品等外,只要是用電「驅動」的產品,通常就含有半導體元件。

美國對進口產品課稅,其實已隱含對半導體的課稅。舉例而言,目前美國對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粗略統計,每部「燃油車」平均約含350美元的半導體,每部「油電混合車」平均約含700美元的半導體,每部電動車則約含950美元的半導體。

換言之,對整車課徵25%關稅,實際上已等同對車用半導體課徵25%關稅。

Toyota
美國對進口產品課稅,其實已隱含對半導體的課稅;圖為Toyota汽車,僅為示意圖。
圖/ shutterstock

如果再單獨對半導體課徵關稅,這些半導體被組裝到終端設備(如手機、電腦、電視、冰箱、汽車等)後進口美國時,又會被課一次關稅,這顯然是雙重課稅。

因此,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必須有一套機制避免重複課稅,否則美國企業勢必群起抗議。

半導體關稅難點2:供應鏈構成複雜,難以全面課徵

對半導體課稅還有不少難題,首先是如何對晶圓代工廠課稅。

晶圓代工廠完成代工的晶圓,通常會直接出貨給客戶(如輝達、高通等),而客戶會將生產完成的晶圓交給「封裝廠」組裝成IC,之後再交給「測試廠」測試,然後將完成的IC出貨給其下游客戶。

高階的AI GPU晶片,因為需要先進封裝(如CoWoS等),因此晶圓代工廠會負責完成封裝測試。

因此,很難直接對晶圓代工廠課徵關稅,因為很少有晶圓直接出口到美國。欲對晶圓代工廠課稅,可能只能對IC成品課稅。即使只對半導體成本課徵關稅,手續可能也會很繁複,難以全面課徵。

舉例而言,若對高通的晶片課徵關稅,由於高通的客戶大部分在亞洲(中國、韓國等),因此美國可能根本課不到高通的稅(因為高通的IC成品很少直接進口到美國)。

又如蘋果公司自行開發、委託台積電代工的IC,這些IC通常會組裝到蘋果的產品內(如iPhone、iPad、Macbook等)才進口美國,對這些IC課稅就只能從成品端著手。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出口到美國的蘋果產品,才會被課到關稅。

Apple-Mac-Studio-front-250305_big.jpg.large_2x.jpg
蘋果的產品如iPhone、iPad、Macbook等,因組裝完成後才進口美國,對這些IC課稅就只能從成品端著手。
圖/ Apple

為美國製IC免稅?效果恐不佳

較單純的是記憶體產品。美國會直接進口DRAM、NAND等記憶體,美國海關可以直接對這些記憶體課稅。

為了鼓勵在美國生產半導體,或可對在美國晶圓廠生產的IC免稅,不過效果恐怕不會很好。舉例而言,英特爾的產品,很多是外銷到美國以外的國家(如歐洲、中國、日本等),英特爾能獲得的關稅利益恐怕沒有川普想像中那麼大。

川普遲遲無法宣布半導體關稅,恐怕正是面臨上述的實際作業問題。且讓我們靜待川普團隊最終提出的半導體關稅細節。

延伸閱讀:來一杯可樂嗎?解密巴菲特「6歲兒童飲食法」:堅持3不原則,為何一般人別輕易嘗試?
川普出手救美國電影?擬徵「境外電影100%關稅」:為何業界人士崩潰,颳起輿論大逆風?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