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麻油香氣標準化,留住不變的味道(一)
將麻油香氣標準化,留住不變的味道(一)
2013.06.21 |

富味鄉所生產的麻油,擁有台灣80%市占率、外銷至26國,陳文南帶領公司周而復始的創新、研發與改善,時時刻刻思考不同的可能性,為產業踏出一條新路。

有時候大家在閒聊說笑,都嚷著彰化芳苑鄉該改名叫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笑著說,但這並非誑語,自陳文南從父親陳百川的手上接下製油廠後,他用30年的時間將一粒芝麻磨透,為坐落在這個濱海鄉里的富味鄉,釀出了經年不變的麻油香。

富味鄉所生產的麻油,占全台灣80%的市占率、外銷至26國,從八方雲集到美國頂級超市,都有富味鄉的蹤跡,2009年陳文南還被中國大陸官方邀請,擔任芝麻油制定國家標準的評審團。

2000年營收僅有新台幣兩億規模的富味鄉,到2012年為止,合併營收攀升至將近****25****億,成長超過12****倍,其箇中關鍵在於陳文南的一句話:「富味鄉的成功基因很簡單,就是製程的創新跟持續改善。」
****
兩件事相輔相成,為企業找出產品競爭力,確保品質
,對陳文南而言,這並非一蹴可幾的過程,其中幾經波折,他自承,自2003年起導入ERP系統、建立品評師團隊起,數次企業內部轉型,都是富味鄉的陣痛期,但他堅持非做不可,「做不一樣的事,不代表做不到,」陳文南說。

傳統產業大多看重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害怕轉變,為什麼陳文南會對品質有異常堅持,每件事情都要建立標準作業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陳文南坦言父親的身教,至今仍深深影響他的管理態度。

他憶起年輕時剛從貿易公司離開,回家繼承家業後便接手原物料採買,有次他買進了一批比市價要低10%的花生,興高采烈地回家,父親陳百川走過來,一句話都沒說,手指在簍子裡翻翻看看,拿起幾顆花生在掌心細瞧,抬頭問:「一斤多少錢?」陳文南說:「9元!」陳百川聽了只回一句:「這些花生不能用。」陳百川進一步說明,這批花生泡過水後炒出來的顏色不好看,品質也不穩定,最後只好認賠丟掉。

「父親沒罵我,但這就是學習的代價,做生意都是這樣的,」一次教訓,學一次乖,家庭教育讓陳文南養成做決策時,即使重視成本、但仍然堅持品質第一的風格。
****
將「香氣」標準化,制訂
SOP
****流程
以富味鄉獨有的品評系統為例,2000年以前,富味鄉使用日本進口的檢測機器「聞香鼻」,分析麻油的氣味成分,雖然價格不斐但成效一直不彰,老是遭到客戶投訴反應:「這批油聞起來,就是比較不香。」

「麻油香味無法掌控的原因有很多,製程、品種、產地都有可能,」陳文南最早從泰國、緬甸一帶買進芝麻,但芝麻的顏色、風味深受品種及產地氣候影響,產地歉收時,連貨源都成問題。

有鑑於此,陳文南致力於開發原物料來源,穩定供給並掌握品質,從印度、柬埔寨到衣索比亞,都有他的身影,「最近才剛有蘇丹的貨櫃運進來,」陳文南說,一口氣下單2000噸,就怕生產線停擺。

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No.101》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