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地圖愈來愈厲害的「路線規劃」完整教學與疑難解答
Google 地圖愈來愈厲害的「路線規劃」完整教學與疑難解答
2013.11.08 | Google
還好, Google 的新版地圖並非只是特效絢麗的閹割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後,很多舊版 Google Maps 重度用戶慣用的功能也慢慢被加回來,甚至提供更進階的升級。例如「[我的地圖](http://www.playpcesor.com/2013/10/google_28.html)」這個自訂地圖功能,就在不久前以 Google Maps Engine 的形式回到網頁端與手機版。 另外一個我常常聽到用戶抱怨的就是 Google 新版地圖上的路線規劃,但是同樣的在持續的升級後,**目前的「規劃路線」已經非常完整,不僅擁有新的特色,也有舊版的所有功能。** 像是直接點擊地圖來新增目的地、進行多點路線規劃、隨意排序路線行程,還有新版裡增添的「預覽路程」等等,都已經內建在新版的 Google 地圖中,讓規劃路線更加好用。為了幫助大家深入了解利用 Google 地圖規劃路線的方法,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來進行一個完整的教學。 想了解 Google 新版地圖基本功能,可以先參考:「[新版 Google 地圖全面開放,六步驟上手個人化探索導航](http://www.playpcesor.com/2013/07/google_17.html)」一文。 在 Google 新版地圖中,先找到我們要去的目的地,然後在左上方卡片點擊「規劃路線」,就能開始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進行開車、公車、走路的路線規劃。
[![](http://2.bp.blogspot.com/-E_uOX2W5Jng/UnmEQS7vmqI/AAAAAAADF-U/1SqyKCYP1Ho/s400/google+maps+direction-00.png)](http://2.bp.blogspot.com/-E_uOX2W5Jng/UnmEQS7vmqI/AAAAAAADF-U/1SqyKCYP1Ho/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0.png)
 
  **1.用「搜尋」快速新增起點與目的地** 在開始規劃路線後,首先就要輸入你的起點或目的地,這時候我覺得最快的方法其實是「搜尋關鍵字」,首先 Google 地圖現在可以內建你的住家、公司地點,如果是要從這兩個常用地點規劃,那麼直接點擊選擇即可。 或者輸入部份關鍵字,下面就會列出可能的地點讓你選擇。
[![](http://1.bp.blogspot.com/-YxI3cz9-X-0/UnmEQSd13CI/AAAAAAADF-c/56vk6hUNnTk/s400/google+maps+direction-02.png)](http://1.bp.blogspot.com/-YxI3cz9-X-0/UnmEQSd13CI/AAAAAAADF-c/56vk6hUNnTk/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2.png)
 
 
**2.如何新增一個「十字路口」當作起點或目的地?** 有時候我想設定的目的地或起點是一個十字路口,這時候只要「同時輸入兩條路的名稱」,按下〔 Enter 〕, Google 地圖就會幫我們自動定位在這兩條路線的交叉口!
[![](http://1.bp.blogspot.com/-U1mFHHLTn6Y/UnmET4P2wBI/AAAAAAADF_U/NzbqONnFe3I/s400/google+maps+direction-03.png)](http://1.bp.blogspot.com/-U1mFHHLTn6Y/UnmET4P2wBI/AAAAAAADF_U/NzbqONnFe3I/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3.png)
**3.「直接點擊地圖位置」來新增起點與目的地** 有時候我們在地圖上已經看到目的地,這時候與其輸入關鍵字來搜尋,不如直接點擊地圖新增地點最快,這個操作也已經在新版 Google 地圖中支援了。 當要新增一個路線規劃地點時,可以直接用滑鼠左鍵點擊地圖上任何位置,就會把該地點加入路線規劃中。
[![](http://3.bp.blogspot.com/-LJ9lGr7UaMU/UnmERdLyv1I/AAAAAAADF-k/q7NuyYfcPgM/s400/google+maps+direction-04.png)](http://3.bp.blogspot.com/-LJ9lGr7UaMU/UnmERdLyv1I/AAAAAAADF-k/q7NuyYfcPgM/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4.png)
**4.新增多個地點的路線規劃** 新版 Google 地圖現在已經可以連續新增多個地點來進行路線規劃了,方法很簡單,在左上方的路線規劃卡片中,在「+」欄位輸入新的地點即可。
[![](http://1.bp.blogspot.com/-i1N8alnZ6Dk/UnmEQe-a0QI/AAAAAAADF-Q/zHmV5AklZJg/s640/google+maps+direction-01.png)](http://1.bp.blogspot.com/-i1N8alnZ6Dk/UnmEQe-a0QI/AAAAAAADF-Q/zHmV5AklZJg/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1.png)
**5.拖曳調整多點路線規劃的排序** 規劃一個多點路線後,如果想要改成先去 C 再去 A,都可以直接按住地點後上下拖曳,調整路線規劃的排序。
[![](http://3.bp.blogspot.com/-2Zc2FFqLWe4/UnmERtPsWVI/AAAAAAADF-s/tULONErbpl8/s400/google+maps+direction-05.png)](http://3.bp.blogspot.com/-2Zc2FFqLWe4/UnmERtPsWVI/AAAAAAADF-s/tULONErbpl8/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5.png)
或者,直接在藍色路線上,按住某一個節點開始拖曳,一樣可以改變路線規劃的路線。
[![](http://2.bp.blogspot.com/-Ud8Fo9rNgNw/UnmESPVkjnI/AAAAAAADF-0/NYtsysLR3sc/s400/google+maps+direction-06.png)](http://2.bp.blogspot.com/-Ud8Fo9rNgNw/UnmESPVkjnI/AAAAAAADF-0/NYtsysLR3sc/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6.png)
**6.機車怎麼辦?善用「路線選項」來規劃** 規劃開車路線時,如果 Google 地圖總是要帶你上高速公路,但是你明明騎機車,這時候可以善用「路線選項」來調整路線規劃的方向。
[![](http://2.bp.blogspot.com/-8Rn4GDW7YoM/UnmESn1x0MI/AAAAAAADF-8/UpU6aHRjujM/s400/google+maps+direction-07.png)](http://2.bp.blogspot.com/-8Rn4GDW7YoM/UnmESn1x0MI/AAAAAAADF-8/UpU6aHRjujM/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7.png)
只要點擊「避開高速公路」,那麼就可以幫你規劃機車可以行走的省道。 同樣的像是公車路線規劃時,可以利用「路線選項」來選擇轉乘次數最少等不同路線規劃方式。
[![](http://4.bp.blogspot.com/-A6n9a-ClhwQ/UnmES3U1DrI/AAAAAAADF_E/ME4ypq1hXhk/s400/google+maps+direction-08.png)](http://4.bp.blogspot.com/-A6n9a-ClhwQ/UnmES3U1DrI/AAAAAAADF_E/ME4ypq1hXhk/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8.png)
**7.預覽每個轉彎路口的街景** 事先在 Google 地圖做路線規劃,當然就是想要先了解所有開車路線的眉角,以防到時候走錯路。而這時候街景是一個相對真實、具體的瀏覽方式,幫助我們不只看到電子地圖,也看到當地實景照片,更清楚要走的路。 新版 Google 地圖增加了一個「預覽路程」的功能,當規劃好路線後,點擊右下方的「預覽路程」。
[![](http://1.bp.blogspot.com/-XU9XD3Ugl4E/UnmETandz0I/AAAAAAADF_M/tOkxNLrrmjo/s640/google+maps+direction-09.png)](http://1.bp.blogspot.com/-XU9XD3Ugl4E/UnmETandz0I/AAAAAAADF_M/tOkxNLrrmjo/s1600/google+maps+direction-09.png)
這時候就會帶你瀏覽每一個轉彎路口的街景,並且告訴你要往哪個方向轉彎,經由右上角的左右切換,可以瀏覽下一個轉彎路口。
[![](http://4.bp.blogspot.com/-UGQPvAVXXhg/UnmETvC-cCI/AAAAAAADF_c/ELlpgLB0nfc/s400/google+maps+direction-10.png)](http://4.bp.blogspot.com/-UGQPvAVXXhg/UnmETvC-cCI/AAAAAAADF_c/ELlpgLB0nfc/s1600/google+maps+direction-10.png)
**8.怎麼在街景中知道自己面對的方向?** 如果從第 7 點的預覽路程直接進入某個轉彎路口的街景,那麼 Google 地圖會預設街景面對的方向就是你開車來的正確角度,幫助你正確的知道右轉路口到底是哪個路口。 另外在新版地圖的街景中。左下方有一個小小的預覽電子地圖,這個電子地圖中會有你面對方向的指標。
[![](http://2.bp.blogspot.com/-29n2CH1oWjM/UnmEUbWaQVI/AAAAAAADGAA/nx3gN8AdFok/s640/google+maps+direction-11.png)](http://2.bp.blogspot.com/-29n2CH1oWjM/UnmEUbWaQVI/AAAAAAADGAA/nx3gN8AdFok/s1600/google+maps+direction-11.png)
**9.比較不同大眾運輸班次的快慢時間** 在 Google 地圖路線規劃時可以看到一個「列出所有路程」的選項,進入這個選項可以看到完整詳細的路線規劃資訊。 如果是公車路線規劃的話,這時候可以看到經由長條圖呈現的每種公車路線的快慢、到達時間,尤其當需要轉乘時,可以直接經由長條圖來知道每一站等待時間、開車時間、走路時間、最終到達時間,更好判斷哪種方式最適合你。
[![](http://4.bp.blogspot.com/-U4MAL6-1akw/UnmEUvG2qoI/AAAAAAADF_k/MBrNiH84Ngg/s640/google+maps+direction-12.png)](http://4.bp.blogspot.com/-U4MAL6-1akw/UnmEUvG2qoI/AAAAAAADF_k/MBrNiH84Ngg/s1600/google+maps+direction-12.png)
**10.調整你的出發時間以推薦最佳公車路線** 因為 Google 地圖已經內建台灣大眾運輸工具的班次表(火車相對準確,但各縣市公車大多就是預定的班次時間,而非即時的到站時間),所以我們可以在詳細規劃的頁面中,指定我想出發的日期、時間, Google 地圖會推薦班次表上最接近我能搭乘的大眾運輸工具。
[![](http://3.bp.blogspot.com/-D7NognFfrNc/UnmEUx0bMUI/AAAAAAADF_s/4yBw7osmYcg/s400/google+maps+direction-13.png)](http://3.bp.blogspot.com/-D7NognFfrNc/UnmEUx0bMUI/AAAAAAADF_s/4yBw7osmYcg/s1600/google+maps+direction-13.png)
**11.如何「儲存」這一次的路線規劃結果?** 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次多點路線規劃,調整出自己最想要的行程,那麼要怎麼把這次的路線規劃方案儲存下來呢?非常簡單,直接「複製網址」,儲存到你的筆記中即可,這樣以後就能隨時呼叫出這一次的路線規劃結果。 不過這裡比較可惜的是,多點路線規劃儲存的網址,如果是在手機上打開,無法還原多點路線,但是電腦端可以。
[![](http://3.bp.blogspot.com/-q5cCUj0ovUQ/UnmEVWxXogI/AAAAAAADF_0/Saa3o1QG4g4/s640/google+maps+direction-14.png)](http://3.bp.blogspot.com/-q5cCUj0ovUQ/UnmEVWxXogI/AAAAAAADF_0/Saa3o1QG4g4/s1600/google+maps+direction-14.png)
**12.效能不足?別擔心,會自動進入「精簡模式」** 新版 Google 地圖中有許多 3D 特效,很多朋友可能因此覺得在自己的電腦上開啟、操作很慢。不過現在新版 Google 地圖多了一個「精簡模式」,只要偵測到你的電腦跑得不夠流暢,就會自動切換到「精簡模式」。 放心,精簡模式中所有功能都是完整的,只是少了一些特效而已,但會跑起來流暢很多。 整體來看, Google Maps 新版地圖在各種功能上已經逐漸完整,甚至超越舊版,如果你之前因為「路線規劃」功能不足而還未使用新版地圖,或許現在可以試試看了。歡迎延伸參考: - [Google地圖 旅遊景點排行榜,推薦週休二日台灣旅行好去處](http://www.playpcesor.com/2013/10/google_27.html) - [自助旅行就靠 Google Now !日本旅遊實測攻略教學](http://www.playpcesor.com/2013/10/google-now.html)
[![](http://3.bp.blogspot.com/-AhpBLssFukk/UnmEVijBdoI/AAAAAAADF_8/On0YlA6I6qA/s640/google+maps+direction-15.png)](http://3.bp.blogspot.com/-AhpBLssFukk/UnmEVijBdoI/AAAAAAADF_8/On0YlA6I6qA/s1600/google+maps+direction-15.png)
 
關鍵字: #Google #數位工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摩爾定律極限!台灣奈微光用矽光子技術打造「會聞的晶片」,開創感測新藍海
突破摩爾定律極限!台灣奈微光用矽光子技術打造「會聞的晶片」,開創感測新藍海

在後摩爾定律時代,台灣奈微光不僅是開發出一款新晶片,更在於證明了創新不必只沿著摩爾定律持續追求製程極限,採取橫向發展同樣能找到市場著力點,台灣奈微光正運用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製程,打造出全球少見、能「嗅聞」世界的感測平台,這場從臺大實驗室技術啟程的冒險,正讓臺灣半導體產業看見另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

跨足大健康與車用,奈微光用矽光子打造感測新藍圖

台灣奈微光所研發的矽光子感測晶片樣品,針對多波段應用所設計的多樣化解決方案。
台灣奈微光所研發的矽光子感測晶片樣品,針對多波段應用所設計的多樣化解決方案。
圖/ 數位時代

正當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相投入奈米級製程競賽,追求更小、更快的晶片時,台灣奈微光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我們的核心技術就在於光子 IC 設計。」台灣奈微光董事邱俊榮說明,他們所做的是「光的晶片」,與傳統專注於電子電路的 IC 完全不同。

長久以來,市場上若要製造中長波紅外光的光源,普遍會採用化合物半導體。然而,化合物半導體不僅成本高、良率較低,且在光譜調控上存在不少挑戰,台灣奈微光則突破性地利用 CMOS製程,直接從矽基底打造出中長波紅外光光源,顛覆了以往的作法。

邱俊榮強調,這都要歸功於臺灣半導體 CMOS 製程的高度成熟與優異良率,讓台灣奈微光能在成本上取得絕對競爭力,打破中長波紅外光技術高昂的門檻。「我們是透過 CMOS的半導體製程設備,把晶片延伸到矽光子光源與矽光子感測器。」他指出,「這就是台灣奈微光最核心的差異化。」台灣奈微光的矽光子技術,也催生出最具顛覆性的應用──微量氣體的連續偵測。傳統上,偵測微量氣體多依賴大型設備,或是藉由薄膜與電化學感測器,體積龐大、造價不菲,且難以持續監測,必須等待薄膜變化才能得到數據,台灣奈微光則運用中長波紅外光,透過氣體吸收特定波長時產生的能量變化,實現即時且連續的濃度偵測。

在應用面,台灣奈微光鎖定「大健康」與「汽車」兩大領域:希望未來能將這項技術導入智慧衣等穿戴裝置,持續監控呼吸與體內氣體變化,也可應用於電動車市場,偵測鋰電池異常釋放的氣體,為車輛安全嚴格把關。

挑戰摩爾定律侷限橫向創新,打開感測市場新局

台灣奈微光持續以矽光子技術挑戰摩爾定律的侷限,開創感測市場新局,展現臺灣半導體橫向創新的實力與決心。
台灣奈微光持續以矽光子技術挑戰摩爾定律的侷限,開創感測市場新局,展現臺灣半導體橫向創新的實力與決心。
圖/ 數位時代

這項突破性的感測能力,也展現出台灣奈微光對半導體產業發展脈絡的深刻洞察,傳統的半導體產業長期依循摩爾定律,追求單位面積內電晶體數量的極大化,也就是線寬持續縮小、功能不斷堆疊,屬於典型的「縱深式」發展,然而,隨著製程推進至1奈米世代,單台曝光機設備高達4億美元,資本支出急遽膨脹,物理極限與成本效益成為產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台灣奈微光選擇另闢蹊徑,他們將半導體製程的應用「橫向」擴展。邱俊榮指出,即便在傳統 IC 領域中,微米級製程線寬早已鮮少被提及,但在感測器等應用領域依然蘊藏廣大潛力,台灣奈微光正是運用這些「尚未被徹底開發」的微米級製程,結合自家的矽光子技術,開發出光源與感測器晶片,創造全新的應用價值,這意味著,臺灣半導體產業不只在奈米級製程領域具備領先地位,還能進一步將既有資產延伸至更多元的應用場景,而不必一味追逐最先進的製程節點。

「我們不是照著摩爾定律的方向往下挖掘,而是打開另一種可能,只要做一些物理上的調整,就能產生中長波的光源,還能偵測中長波紅外光,甚至在同一顆晶片上就可同時偵測到紫外光。」邱俊榮強調,這正是對半導體生命週期的延伸。他也提到,台灣奈微光的目標並非爭奪市場,而是藉由技術替換,協助既有產品升級、實現價值加值(value-add)。

不過,若要讓這項劃時代的光感測技術真正落地並普及至廣大市場,仍需面對商業化與規模量產的多重挑戰。為了推動晶片功能從單一走向多元,並提升其多波段的精確調控能力,台灣奈微光申請了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 IC 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期望加速技術成熟與市場部署。

AI時代新戰局,台灣奈微光技術應用的無限可能

此計畫的核心目標,是讓單一晶片實現「多波段(multi-band)有效控制的微分辨識」。過去,台灣奈微光所開發的晶片多以單一功能為主,而透過晶創 IC 補助計畫的資源,將協助他們推進晶片功能的多元化。

這項技術的挑戰,在於如何精準控制多個光譜的發射。邱俊榮形容,以前的設計就像一次將所有光譜全部釋放,現在則能做到「要A動、BC不動」或「C動、AB不動」等更細膩的調控,要達成這種「誰要動、誰不動」的精準控制,必須增添新的光罩設計與更複雜的驅動機制,雖然這意味著更高的開發成本,但能顯著簡化後端機構,加速產品量產與推向市場的進程。

台灣奈微光預計在2026年6月前完成這項技術開發進入投片階段。儘管從投片到實際市場落地仍需時間,但他們已開始與紡織、電動車鋰電池、半導體廠房氣體偵測等產業客戶溝通布局,力求縮短市場開發週期。同時,在迎接AI的時代,數據品質與廣度更是關鍵。邱俊榮認為,台灣奈微光的矽光子感測技術,能為AI提供更精確、即時與連續的數據。透過晶片同時測量多種身體參數並實現每秒連續偵測,將提供豐富且精準的「身體密碼」數據,不僅能協助AI進行更深入的演算找出過去未能捕捉的變化規律,更將賦能AI在大健康等領域做出巨大貢獻。

目前,台灣奈微光正積極與半導體廠房氣體偵測廠商、大健康品牌客戶及跨產業夥伴合作。展望未來,台灣奈微光不僅要透過晶創IC補助計畫將晶片功能多元化,更將持續深化技術,證明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只在極限製程上領先,更能橫向開拓無限的市場潛力,為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感測應用突破。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台灣奈微光
● 董事長:張坤昱
● 核心技術:CMOS製程的先進矽光子光源晶片模組與感測晶片模組
● 資本額:新臺幣4.5億元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