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遠距工作,go!~雲端時代企業與個人的美好生活主張》
【書介】《遠距工作,go!~雲端時代企業與個人的美好生活主張》
2014.04.21 |

自2005 至2011 年,光是美國的遠距工作比例便竄升百分之七十三,總數約有三百萬人。

不論公司規模大小,遠距工作的比例在各行各業逐年穩健成長。然而,與當初各公司行號熱烈採用傳真機的情況相比,遠距工作其實不如許多人想像般普遍廣為人知。

遠距工作需要的技術已經到位。如今隨時要與任何地方的人們溝通合作,都比以往方便簡單許多。但基本上,人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需要升級的其實是人們的腦袋。

**為何上班時間的工作成效不彰
**如果問人們必須把工作完成時,會選擇在哪裡做事,恐怕極少人會回答「辦公室」;或者會說,「在清晨其他同事還沒進辦公室時」,或「我會在辦公室待到很晚,等大家都走了」,或是「等週末再進辦公室加班」。

因為辦公室已經變成充滿阻礙、會不斷被打擾的場所。繁忙的辦公室就像食物處理機一樣將一整天切成小碎片。這裡十五分鐘、那裡十分鐘,每個片段塞滿了電話會議、開不完的會、或是其他制度化卻無益的干擾。

事實上遠距工作最關鍵的優勢,便是讓你能獨處並從事深度思考。單獨一個人工作,遠離公司總部的紛紜雜沓,才能真正發揮工作效率。

**為什麼其他公司不嘗試
**答案很簡單:技術還沒到位。不知不覺中,科技發展如今已超乎想像,使得遠距工作變得可行。尤其是當網際網路發明之後,人們可使用WebEx分享畫面,利用Basecamp協調待辦事項,運用即時通訊軟體聊天,用Dropbox下載最新版本的檔案—這些新技術和解決方案都在近十五年內出現,之後也陸續會有更多適合遠距工作的技術發明。

或許你需要一點時間和練習,才能掌握與團隊成員非同步工作的訣竅,可是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明白,重要的是工作成果而非準時打卡。

**IBM實例
**IBM 自從1995 開始實施遠距工作策略,總共縮減了七千八百萬平方呎的辦公室空間。其中五千八百萬平方呎出售後獲利十九億美元,出租不需要的空間獲得的轉租收入則超過十億美元。光是在美國每年便省下一億美元,在歐洲甚至更多。該公司目前旗下三十八萬六千名員工裡,有百分之四十採遠距工作。

像IBM、壯生(S.C.Johnson & Son)、埃森哲(Accenture)及eBay 都是全面擁抱遠距工作的大企業。

只有辦公室才安全?

網路安全是極其重要的議題,但大致上都有解決之道。所以一般人才會願意使用網路銀行服務,也不怕上亞馬遜網站輸入信用卡號碼購物。寫出安全協定與演算法在電腦界是高難度的技術,但運用這類技術卻簡單多了。只要花點時間學會基本原則,替自己使用的電腦裝置加裝安全措施,已經是人人都需通曉的常識,就跟搭車必須繫安全帶一樣。

 

書名:遠距工作, go!-雲端時代企業與個人的美好生活主張
作者:Jason Fried &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兩位作者是37signals創辦人,也是聞名全球的專案管理工具軟體 Basecamp的製作人。兩人曾合著有《工作大解放》(Rework)一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屹立十八個月不墜,全球售出二十八種語文版本)
譯者:陳逸軒
出版社:天下文化

關鍵字: #數位書選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