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裝置成為科技業顯學,當別人在談穿戴裝置,你不說上幾句就好像顯得很落伍,不過Misfit創辦人Sonny Vu指出,現在穿戴產品還停留在Wearable 1.0階段,而要進到2.0階段的產品,除了產品更美、更好用之外,重要的是要更有生活文化(Life Style)的態度。
Sonny Vu在24日參加IDEAS Show,發表「進軍億級市場:穿戴裝置」的演說,他一上台就開玩笑地說,標題最後是打個問號的,他強調現在穿戴裝置其實還在1.0階段。
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Turn Around」測試來說明。「請問你出門忘了帶什麼東西會特地繞回家拿?」是鑰匙?是錢包?還是iPhone?但是,你絕不會為了Google Glass特地跑回家。穿戴裝置現在還只是剛開始而已。
在開發穿戴裝置的新創公司中,Misfit顯然受到市場較多關注,創辦人除Sonny Vu之外,還有一位是史考利(John Sculley),也就是前蘋果、百事可樂執行長,去年更因獲得亞洲富豪李嘉誠旗下私人投資公司Horizon Ventures投資1,520萬美元(約4.5億台幣),備受關注。
不過,就產品而言,Misfit的設計的確很有特色,像是運動追蹤器Shine,採取鈕扣式設計,約莫一個錢幣大小,可以變成手環,或是別在衣服、鞋子上、甚至變成項鍊,而且外型相當時尚簡約、又具備防水功能,因此頗獲市場青睞。
圖說:Misfit開發的穿戴產品Shine,約莫只有一個錢幣大小,可別在衣服、鞋子上。(圖片來源:Misfit網站)
Sonny Vu表示,現在市場上有太多的穿戴產品,有夾子(Clips)、手環、衣服、鞋子等類型,從頭到腳都有人做,大家對穿戴裝置的看法也多認為是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例如設計一個產品,專門針對跑步族。但他則有不同看法,目前的確是偏向Niche Market,但設計產品應該要從人類需求來看,如此穿戴裝置才能成為一個大眾化的產品。
而Wearable 1.0和Wearable 2.0的差異又是什麼?他舉例,1.0階段的產品材料以塑膠為主,間接性的電源,例如隔幾天就要充電,設計思維以功能為主,進化到2.0階段,產品更有美感,所以材料上開始使用金屬、皮革,電源續航力以「月」計算,而且設計更專注在「生活」。 簡單說來,就是更美型、更易用、更具生活風格,是2.0階段的特點。
圖說:Misfit創辦人Sonny Vu表示,變成項鍊的Shine,是相當受歡迎的款式。(圖片來源:Misfit網站)
儘管Misfit的產品,堪稱是市面上最有時尚感的產品,而且已經在市場開賣,不過Sonny Vu仍表示,Misfit的產品目前也只能算是1.0階段,但很快就會進到2.0階段。
他強調,穿戴裝置最重要有三個關鍵,依序是設計(Design)、電池續航力(Power)、以及實用(Utility),過去人類溝通依靠寫信、打電話,未來穿戴裝置也會扮演一個角色,例如Wearable Identity、Wearable Payment、Wearable Control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