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10年砸百億重押台灣!參戰COMPUTEX秀肌肉,力爭AI伺服器檢測商機
蔡司10年砸百億重押台灣!參戰COMPUTEX秀肌肉,力爭AI伺服器檢測商機

說到蔡司(ZEISS),你可能會聯想到眼鏡鏡片與相機鏡頭。這家有180年悠久歷史的德國光學大廠,事實上在半導體與AI產業鏈扮演要角,近年並積極拓展在台布局。

光學技術大廠蔡司4月29日宣布將參與5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出AI伺服器解決方案「ZEISS METROTOM CT斷層掃瞄系統」,透過非破壞性掃描無損檢測,協助供應鏈提升AI伺服器檢測效率與品質。

蔡司集團積極布局台灣,去年與經濟部簽署投資意向書,宣布10年內將在台投資超過新台幣100億元,並預告將在本屆電腦展宣布投資計畫的新進展。

AI供應鏈製程鎖定台灣!今年要擴編1成人力

成立於1846年的蔡司由顯微鏡起家,以光學技術為核心,延伸至醫療、汽車、工業、電子等應用領域,在全球擁有超過4.6萬名員工,於50多個國家設有分公司。

回顧蔡司在台灣的發展歷程,蔡司台灣總經理章平達說,蔡司自2018年開始在台設立分公司,平均每年新增一個直營事業部,依序為「視力保健與光學消費品」、「醫療技術解決方案」、「半導體解決方案」、「顯微鏡解決方案」與「工業量測解決方案」等部門,為全球第5個擁有完整5大事業群的市場。

蔡司 台灣 事業群.jpg
蔡司自2018年在台設立分公司,平均每年新增1個直營事業部,為全球第5個擁有完整5大事業群的市場。
圖/ 孫嘉君攝影

章平達指出,蔡司剛在台灣設立子公司時團隊僅30至40人,到目前已有400多人,今年並計畫擴編50名員工,團隊規模成長約13%。

蔡司台灣工業品質解決方案總監嚴子登表示,蔡司竹科創新中心於去年6月落成,至今大幅加速台灣研發能力,「全球AI供應鏈最高的製程、解決方案及資源都在台灣,研發中心則在中國、美國,在台灣做新產品導入(New Product Introduction,NPI)是最理想的。」

顯微鏡部門營收連飆3年,追擊先進封裝、AI伺服器

嚴子登提到,蔡司的解決方案在工業領域,過去大多是在汽車產業,自5年前跨足汽車動力電池,並於3年前成立電子產業團隊,針對齒輪、電機、PCB板(印刷電路板)、連接器、相機、天線等多種應用,逐步走向AI供應鏈。

蔡司 高效能運算 檢測.jpg
為達到AI高效能運算,需要更高規格及新技術的檢測設備
圖/ 孫嘉君攝影

對於開發AI伺服器要突破的難關,嚴子登表示除了PCB板、液冷,還包括連接器、L10~L11的整機組裝等面向。而不論是先進封裝的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sis,FA)、製程及機構驗證,蔡司都參與其中,努力消弭技術挑戰,並獲得上游晶片製造商認可。

蔡司台灣顯微鏡解決方案總監蔡慧表示,竹科創新中心為客戶帶來的效益,包括縮短加快服務效率,等待時間從過往的數天縮短到數小時;並讓德國總部更好掌握客戶特別需求,開發客製化方案。

蔡慧並指出,過去3年蔡司台灣顯微鏡解決方案部門業績,每年都成長超過50%,未來預期可持續成長高雙位數百分比。

責任編輯:謝宗穎

關鍵字: #半導體 #伺服器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