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創業家的真情告白:踏上創業苦旅前,先問自己這5個問題
一位創業家的真情告白:踏上創業苦旅前,先問自己這5個問題
2014.09.18 | 創業

此文是Ali Mese的文章,他是piqers的創辦人,一位流量成長駭客(Growth Hacker)。

簡訊終於來了:

明天凌晨5點,航班號AZ610,羅馬飛紐約

週日晚通常都會有一條簡訊闖進我的黑莓,這條簡訊決定了我下週的目的地和要見的客戶。

我替三大全球頂級策略諮詢機構之一工作。

一個手提箱就打包了我的生活。諮詢的生活意味著你將失去所有東西和所有的人,除了Excel 電子表格。這是一種極好的商業人生,當我們在以擁有學位而自豪的頂級商學院時就被教導,要成為這種生活理想的奴隸。

幾個小時的睡眠之後,私人司機把我帶到了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以便我能坐上赴紐約的商務艙。抵達之後,我辦理了豪華五星級酒店的入住手續,然後前往客戶的辦公室。

薪水?也非常可觀。我所在的公司以在業界頂級薪酬雇主之列而自豪。

父母

儘管如此,這種顧問生活還是出了點問題。我再也受不了這種扯淡的生活,於是有一天我打電話給父母:

爸、媽,我辭職了。我想自己開公司。

我媽差點心臟病發作。這不是一位鼓勵我從頂級商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完美主義母親想要聽到的第一件事。

我試著減輕她的痛苦。沒用。

媽,我恨這份工作。那些顧問的快樂都是裝出來的,是吃了快樂丸才高興得起來的。我每天只能睡3到4
個小時。公司所有承諾的好處都沒有兌現。還記得豪華五星級酒店嗎?我一天就工作20
小時了哪有時間享受啊!美味早餐?從來都沒時間吃。美味午餐、晚餐?只是坐在電子表格前啃一塊三明治罷了。

哦,順便說一下,坐商務艙的時候香檳我可沒享受到,只能一直盯著我的電子表格。豐厚薪水?我根本就沒時間享受。

我的父母度過了多年朝九晚五、安穩無聊的政府工作之後現在已經退休了。

我知道,這樣一個毫無創業背景的家庭出身是很難跟他們解釋清楚我的情況,但我想不到第二天早上的來電。

我媽打來的:

那麼……..,你的生意怎麼樣了?!做大了沒有?!

無論我說什麼,我無法向她解釋清楚生意發展需要不止一天的時間。

女友、朋友及社交圈

有了最最支持我的女友,接下來我得分享一點我的那些朋友的消息,那群在極好的企業界奮力向上爬的朋友的消息。

我告訴每個人辭職追尋自己創業夢想的事。慢慢地,我的一些朋友就不再來看我了,也許是因為他們認為我有毛病,因為這已經是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辭掉的第二份「極好」的工作了。

剩下的儘管支持我,但是我們之間的關係仍出現了一些問題:

很快我就意識到我開始把自己孤立起來。

每次見到那幫朋友時,對於他們不斷重複的問題我基本上無言以對,比如說「你的公司怎麼樣啦?你馬上就要成為下一個佐克伯了,對吧?」 「噢,我們為你感到自豪,我們相信你很快就會收到一輪巨額融資的。」

創辦新創企業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就因為顧忌他人的想法讓我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日復一日,由於迴避社交場合,我變得越來越孤獨和抑鬱。我的進展趕不上我的社交圈的預期,只能反覆向他們灌輸說Facebook和Twitter成長到像今天的樣子也是要花了好多年。

唯一能令我感到舒服的地方就是跟幾個創業朋友在一起。真的,只有創業者才能理解創業者

錢錢錢

彷彿社會壓力和孤獨還不夠,我又碰到一切壓力之母:錢沒了,比我想像的要快得多。

這扼殺了我做出正確決定的效率和能力。我慌了,急著想成功和賺錢。

有一天,我甚至要女友給幾分錢來買瓶水。我自己還沒意識到這只是跌宕起伏的艱難生活的開始……

現在

充滿了戲劇性:2年多過去了,我現在正在泰國普吉島美麗的度假酒店寫這篇文章,一邊享受著我的Mojito(雞尾酒)。

等一下,我不是來推銷夢想的。不是,我沒有變成新創企業創辦人百萬富翁。

但是我的業務有了穩定的現金流,這可以讓我周遊世界,只要有WiFi的地方就可以工作。

儘管如此,還是有五件事我希望能在開始這段苦旅之前能先問問自己。這5 個問題我相信也是給每一位未來的創業者打算邁出第一步前準備的:

1、對即將遭遇的社會壓力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有不是創業者的的朋友和家人,他們是不會真正理解你打算實現的東西的,公眾的壓力甚至還會更大。

我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看得太重—以至於差點毀了我的生活。

我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嚴格到每遭遇這樣的壓力就會更加努力工作,好讓自己能儘早宣告自己的成功。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其實沒人理會我,那我幹嘛要理會這些呢?

你的Facebook狀態頂多能引起他人幾秒鐘的關注。在2014這個紛擾嘈雜的世界裡,沒人有時間去關注別人。

如果你對別人怎麼想太過關注,就會浪費時間在證明自己的成功上,而不是專心於你的新創企業。

幹點有益的事情吧!我醒悟得有點晚了。

2、你是孤軍奮戰還是有強力夥伴?

人長大以後,與夥伴在一起的生活甚至要多於與朋友或家庭一起。我很幸運,有一位非常很好的女友,但讓人難過的是我看到許多創業者朋友的創業路上與女友最終分道揚鑣。

自己做生意是艱苦的—比我想像的要艱苦得多。你的內心時刻都要忍受著成千上萬件事情的煎熬,沒有人,包括你的女友,能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果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確保你的伙伴理解有時候你連簡單的接吻的心思都沒有是正常的。

是的,來個簡單的法式接吻。

3、你的錢夠不夠至少撐一年?

夠?很好,再把這個數乘以3,因為你燒錢的速度會比你想像的要快得多。一路上會有很多隱形成本、會計費用、律師需求、損壞的iPhone、PC 等。

準備好住擠一點,吃少一點,數數你的硬幣,這些可能是你以前從未在意過的。

你燒光錢的最後幾個月會尤其艱難,壓力也會呈指數增長,反正別想睡安穩覺就是了。

成功來得很慢,錢卻燒得很快。明智的做法是從第一天開始謀劃。

4、準備好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了嗎?

逃離了企業顧問世界之後,我以為自己終於可以過上夢寐以求的想什麼時候工作就什麼時候工作的生活了—直到有一天我讀到Lori Greiner 的話:

創業者就是為了避免每週工作40小時願意每週工作80小時的人。

注:今天吃苦是為了明天享受,要想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你首先必須起早貪黑。

這一切從半夜驚醒開始。一開始是因為我對自己的想法太興奮了,我有太多這樣的想法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到第二天早上再開始工作了。

接著就到了誇張階段。我工作得太多了,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工作那麼多,我想要做得更多。然而,我工作越多睡得越晚之後,就越來越難以入睡,睡眠質量也變得越來越低了。

因此我每周至少有2到3天時間是幾乎沒有工作效率的。

不要被我上面的那張愜意的Instagram 照片給騙了。不要被炒作過頭的新創企業創始人成為了百萬富翁的融資消息給蒙蔽了。

其背後是難以計數的痛苦日子,無眠之夜,以及不斷的被拒絕和失敗。

成功之旅很長。非常長。而且往往是太長了。

5、如何定義成功?

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不同的優先級清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金錢是第一位的,儘管工作生活平衡也有著很高的優先級。因此,大家對成功的定義也不同。

視你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你的創業之旅的難度也會不一樣。如果財富和出名是你最想要的,那麼你的路可能會走得很苦。

海明威曾說過:

旅行有個目的地是好事,但最終還是旅行的過程重要。

成功的創業者未必就必須是那些融資百萬的人。別忘了,這些人屬於萬裡挑一。

然而,那裡還有成千上萬的夢想家,這群人正設法白手起家創業,過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但即便這樣也不能讓他們上科技新聞的頭條。

無論旅行如何搞砸了你的生活,也不管你走得有多苦,享受旅途追尋你的激情吧!正如Tony Gaskin 所說那樣: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夢想,那就只能為別人的夢想打工。

本文出自36氪,原文出自medium.com,編輯者為boxi。

關鍵字: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