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真是靠老天爺吃飯。古人的這句話說得還真有點道理,以前農業時代,老天爺賞臉,風調雨順,今年就大豐收;要是老天爺不賞臉,刮大風下大雨的,這個年可就難過了。隨著人類進入工商時代,沒想到能源危機、地球暖化問題通通出現,這回人類又走回遠古時代,要靠老天爺賞臉吃飯了。 太陽能電池近年來嚇嚇叫,就連台灣的益通、茂迪的股價也是嚇嚇叫。太陽能產業如此發光發熱,造成產業一窩鋒搶進,這可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當然,現在熱烘烘,錢滾滾來,要是遇到未來產業競爭激烈的紅海狀況,可能不曉得又有多少家業者是併得併,倒得倒。像是益通總經理蔡躍進就笑稱,「早就不知道目前市場上有多少家競爭對手了。」 不過,太陽能產業仍面臨到許多問題,在上游面臨矽晶圓材料是否供貨穩定,在在下游面臨系統整合商的問題,另外還包括太陽能目前轉換率仍不夠高,還有應用產品的創新與方便性,這些都有待再進一步解決。雖然在原物料部分目前廠商已經有替代式的方式,採用薄膜式太陽能電池,但是其他包括成本、落實到市場面的需求性問題也有待考量。 目前已有商品化的產品在市面上亮相,舉凡太陽能手機、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背包、太陽能雨傘、太陽能衣服等通通出籠,但是真正應用在實際生活的並不多。(起碼在台灣還真不多見)倒是建築物,台灣在這部分倒是已有不少新標地已經建置儲蓄太陽能發電的太陽能電板。太陽能發電,無論是大型的太陽能電板,還是小到隨身的太陽能電池,人類這下要「永續電力」,並「節省能源」,大概也真的只能靠老天爺賞臉囉。(撰文=薛怡青、編輯=何宛芳)

太陽賞個臉 商機就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