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20(結合八大工業國與由中國、印度、巴西等領軍的十二個開發中國家)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到十月十七日中美經濟聯委會會議,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都是最大的焦點。一個極端的例證是:甚至在葛老去廁所的時候,門口都有大批攝影記者等在那裡,搶拍他出來的那一剎那。
在公眾媒體面前,葛林斯潘的特徵是一貫的沉默。因為他比誰都更清楚「沉默是金」對於美國聯準會主席這樣一個職位的極端重要意義。全世界都在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他的很微小一點表示,都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的大震盪。
美國(華盛頓郵報)助理總編鮑伯.伍德沃德就曾指出,葛林斯潘對迴旋錯綜的觀點、撲朔迷離句子的喜好,使他幾乎可以從任何他自己說的話中全身而退。
肯定中國匯率的改革
此次來到中國,他和美國其他高官非常重要的議題就是,要對中國進行考察,了解中國的匯率改革、擴大內需、發展金融市場、推動金融改革等,同時還要和各國財長、央行行長們共同討論全球經濟發展態勢、佈雷頓森林機構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人們有理由相信,葛林斯潘對中國的考察和對自己觀點的堅持,是聲明內容構成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因為這其中的觀點更加接近格老一直以來對於中國的認識。
在此之前,葛林斯潘就曾對中國七月二十一日的匯率改革啟動,給予很高的評價,「這是中國這個亞洲經濟巨人自我調整的一個好的開端。」
今年在六月份回答國會質詢的時候,他同樣明確指出,一些觀察者錯誤地相信,人民幣匯率相對於美元的大幅度升值,將會顯著增加美國製造業的活力和增加美國的就業。但在他看來,並沒有可靠的證據來支持這種觀點;另一方面,他更加主張全面推動中國的市場化進程,認為這是經濟活力背後的根本力量。
葛林斯潘在其十八年的任期內,經歷了美國最長的經濟繁榮期。面對一九八七年股市危機、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一九九八年俄羅斯債務危機和二○○一年九一一恐怖襲擊,他成功地實現了突破,並在很長時間內將失業率降至最低,實現了價格穩定,牢牢控制住通脹;也破解了一九七○年代的滯脹,從而取得一九九○年代美國中期生產率的加速增長。
穩定美國經濟功不可沒
「葛林斯潘美國聯準會主席的職業生涯,是地球上所有中央銀行行長的一份重要經驗。」英格蘭銀行行長Mervyn King指出,葛林斯潘非常與眾不同的作法便是,他常常會質疑官方公布資料的準確可靠性,同時又透過從前與各界人士,特別是商界人士的密切交往,來多管道獲得更加實際而準確的資訊,用經驗上的知識補強對官方資料的分析。
明年一月份,葛林斯潘將正式退休。此次中國之行中美間所達成的共識,或將成為葛林斯潘做為美國聯準會主席,留給中國、美國乃至世界的又一份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