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因為參加Fablab Asia Network在菲律賓薄荷島舉辦的首次論壇,於回程時在馬尼拉轉機,與全球之聲東南亞區域編輯Mong見面,聊了不少關於台菲兩地的事情。今年1月因全球之聲高峰會的緣故,我再次前往菲律賓宿霧,跟Mong及其他與會的菲律賓網路界意見領袖有更深入的交流。Mong曾任青年黨Kabataan前國會議員,是最年輕的議員。連任兩屆後,現在由更年輕的同志接力參選。現在他是一個公民倡議型NGO聯盟的主席。
以下幾件關於菲律賓的事,是我跟Mong、多位菲律賓朋友聊過之後才知道的,我猜台灣知道的朋友大概也不多,所以想跟各位分享:
1.根據2015年1月的數據,菲律賓人口已突破1億,其中4,400萬人是活躍的網路用戶,在這之中4千萬人擁有社群媒體帳號。但菲律賓手機滲透率跟台灣一樣高,超過114%,而當中有3,200萬人透過手機上社交網站。2010年,菲律賓被國際媒體稱為社群媒體首都,而2014年更被譽為自拍首都。
2.因為接連的天災,透過部落格與社群媒體串聯救災已成為網民的大事,#RescuePH跟#ReliefPH等都是Twitter上的熱門標籤。這個標籤聚集的訊息已經獲得許多地方跟中央政府認可。但層出不窮的貪腐還是讓天災傷害加劇,在地公民組織透過公民記者訓練,促進「從災民到行動者」的改變。
3.菲律賓的天主教以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國的低生育率跟老化情形為例,反對在菲律賓進行任何生育控制,包括禁止墮胎、性教育以及發放保險套。
4.菲律賓馬尼拉現在有好幾個世界上最大型的商城,但Mong認為這其實是因為菲律賓勞動人口都在外國打工,而這些父母因為常年在外,無法陪伴家中子女,於是只好每月寄錢回家彌補,因此這些錢並未成為投資國內產業的動能,而是直接成為這些商場的利潤。
5.菲律賓目前面臨電費高漲。由於國內電力公司都私有化,但形成聯合壟斷,所以價格持續攀升。菲國也曾建過一座核電廠,但從未啟用。因為建置快速,菲國電力公司主要以火力發電為新增電力,沒有開發國內豐沛的其他再生能源,例如水力、太陽能。
6.菲國人普遍認為要把家中長輩交給其他人照顧是很羞恥的,所以非常善於也很習慣照顧老人,但如今他們當中許多人必須離鄉背井到國外照顧其他國家的長者。
7.雖然他也很清楚台灣有許多惡質僱主對待外籍移工的案例,但悲哀的是,相較於菲律賓同胞在中東國家受到的對待,他認為台灣還算相對好些。
8.目前菲律賓的醫療出現真空,因為菲律賓護士非常優秀,但國內薪資低,於是大量被外國醫院或照護單位挖角,這使得國內的醫療品質下降,因為最優秀的都出國了。
9.Mong認為,菲律賓人英文好是個優勢,但也是詛咒,這讓他們很容易受美國文化掌握,並遠離自己的傳統。
連續兩年的面對面交流,我們都覺得台灣跟菲律賓有太多相似之處,而雙方的網民應該要有更多互動,或許透過實體與線上論壇,你覺得如何?